眼瞅著全國的疫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各地開工復學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是時候可以約一波好友出來打打撞球進行放鬆娛樂啦,那麼如何挑選好的球桿呢?這就給大家安排上。
撞球是一項高雅的室內運動,都說一支穩定性好和傳力好的撞球杆能使你的準確度立刻增加10% — 20%。
挑選「適合自己」的球桿就變成了十分重要的指標。
很多時候並不是打得不好,而是球桿沒有選對。
撞球杆大慨分成三種,一段式、兩段式跟3/4段式。
一段式球桿的傳統歷史最久,目前很多職業選手都在使用,因為是一體成型所以在力度傳動方面會比較完整。
兩段式撞球杆是把撞球杆切成兩段,而它的真空接口剛好在正中間,攜帶十分方便,但選購時要注意連結部位的螺絲是否同心,擰緊後是否彎曲不嚴。
3/4段式是目前最普遍的撞球杆類型,它的前節是一體成型的,所以木頭本身的傳動力得以保留,這種球桿細分為12、14和16英寸後節,後節越長,重量越重。
大多數的球桿採用北美白蠟木、加拿大楓木、非洲黑檀木等製成,主要特點是:密度高、彈性好、木紋清晰,不易變形,廣受大家的喜愛。
球桿長度和重量需根據每個人的不同身材高低來選定。一般球桿長度為1.4--1.5米,重量為450克--550克左右,球桿並不是越重越好,比重在於杆法跟力度上的控制。
而硬度,是為了保證擊球的穩定性,減少擊球偏差,硬度與木材本身的纖維結構有關,纖維結構越緊密,木材的硬度也就越大。
球桿前細後粗,粗細主要是體現在最前端(擊球處)和最後端(握把),最前端的直徑在8mm-11mm,一般在9.5mm,這個粗細度是最合適的。
握把的直徑在於29.5mm-30mm,選擇要看個人手感,但切忌讓握把把手填滿,因為會影響出杆的靈活度,最好在握把跟手之間留一點空間。
到底該選擇一個什麼樣的皮頭?軟的?硬的?多層?單層?很多人都有這些疑惑。
皮頭是用皮革或合成材料經過加工處理製成的,是直接與球相撞擊的重要部件,前期皮頭須修整,使用砂紙把菱角打磨成半月形,增加球外圓的表面接觸。
小貼士:
在測試球桿時把撞球杆放在球桌上滾動,其實並不正確,正確的測試方法應該是用球桿的細端朝箸光源(如燈泡)然後用一隻眼睛來檢驗球桿夠不夠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