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深圳醫院完成新生兒心臟血管「動脈調轉」手術

2020-12-27 新華網廣東頻道

  新華網深圳6月1日電(記者 白瑜)近日,一位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還沒來得及讓父母好好端詳,便迎來人生第一次巨大考驗:心臟血管「動脈調轉」手術。

  小寶寶出生後第十天,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深圳醫院(以下簡稱「阜外醫院深圳醫院」)李守軍、張旌專家團隊妙手「補心」,幫患兒血管調轉復位。

  劉女士(化名)懷孕24周時,一次產檢結果猶如「晴天霹靂」:肚子裡的寶寶連接心臟的主動脈和肺動脈長反了,這是一種需要新生兒期急診治療的危重先天性心臟病。

  據了解,正常人的主動脈連接左心室,肺動脈連接右心室,而劉女士的寶寶主動脈與右心室連接,肺動脈與左心室連接,這使全身組織細胞出現缺氧症狀。患兒出生後需要依靠未閉的動脈導管(PDA)維持生命,一旦動脈導管閉上,將迅速出現進展性酸中毒或循環衰竭。

  輾轉多家醫院後,劉女士與家人前往阜外醫院深圳醫院就診。該院與深圳多家婦幼醫院共同組建了大灣區重症先心病產前產後診治一體化平臺。

  經該院超聲科主任江勇、小兒外科主任張旌等專家會診,病例確診為室間隔完整的完全型大動脈轉位,隨即醫院確定了診療方案。

  4月29日,在劉女士懷孕達到38周+6天時,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為其實施剖宮產。胎兒娩出後,哭鬧時面部、嘴唇呈紫色,血氧飽和度最低為74%。小寶寶馬上被送到該院的小兒重症監護病房,進行術前的用藥治療,保持動脈導管開放。

  4月30日,小寶寶被轉診至阜外醫院深圳醫院,醫生對寶寶進行生命體徵、血氧等監測。5月5日下午,北京與深圳兩地的阜外醫院專家線上進行術前討論,確定了手術方案:實施一期根治大動脈調轉術。

  5月9日,由小兒心臟外科專家李守軍、張旌團隊為小寶寶進行了手術。由於小寶寶出生才幾天,身體嬌嫩,手術需要在深低溫、體外循環的狀態下進行,這對麻醉醫生也是考驗。開胸後,寶寶的心臟就像雞蛋那麼大,與主動脈相連的冠狀動脈僅1毫米粗細,周邊的組織非常脆弱,每一步操作都關乎小生命安危。李守軍主任將其長反了的主動脈和肺動脈切斷互換,手術持續了近5小時。術後,新生兒的胸腔隨即關閉,心臟跳動恢復正常。術後第9天,小寶寶已轉至普通病房。目前恢復良好,近日即可出院。

  這一手術是大灣區重症先心病產前產後診治一體化平臺的一例成功實踐。據了解,心血管病「國家隊」阜外醫院於2018年正式落地深圳。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先天性心臟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小兒外科中心主任李守軍出任阜外醫院深圳醫院先心病中心主任。

  深圳於2019年設立大灣區重症先心病產前產後診治一體化平臺,旨在通過小兒心血管外科、產科、超聲科、新生兒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多家醫院聯合,從先心病產前產後診斷幹預決策入手,提高複雜重症先心病的診斷成功率,改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預後,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先天性心臟病產前產後的急症快速救治能力。

相關焦點

  • 華中阜外醫院血管外科專家再次開創標誌性技術
    華中阜外醫院血管外科專家再次開創標誌性技術 2020-09-14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阜外醫院完成國內首臺心臟二尖瓣返流微創修補手術
    患有重度二尖瓣返流合併持續性房顫及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合併症,近日阜外醫院為一位79歲的患者完成了國內首臺心臟二尖瓣返流微創修補手術。與此同時,胡盛壽院士率領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中心潘湘斌教授團隊,藉助雅培的經導管二尖瓣夾及可操控導引導管MitraClip ,已經成功完成3臺二尖瓣返流修補手術。二尖瓣返流是心臟瓣膜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病變,主要是患者心臟的二尖瓣關閉不全,使得血液從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
  • 為19歲罕見先心病少女重組心臟 華中阜外醫院創造手術奇蹟
    然而,由於病情複雜、心功能差,在當地的幾家醫院,他們得到的都是憐憫的目光和否定的答案。終於,在同鄉一次聊天中,他們聽說了華中阜外醫院——這個位於省會城市的"國家隊"醫院。華中阜外醫院首席顧問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小兒外科中心主任李守軍教授聽了彭幫田團隊匯報的詳細檢查資料後,很快做出決策——可以手術!幾次研討、術前會診後,李守軍教授、彭幫田教授登上手術臺,聯手為曉婧開展這場罕見的複雜先心病手術。
  • 我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高瑩,關於心臟支架手術...
    我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高瑩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開始收治患者
    12月1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開科,目前已開始收治患者。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腎內科病房位於阜外醫院科研樓4層,編制床位37張,目前,科室聘請北京協和醫院的李學旺教授作為首席專家,有腎內專科的臨床醫師3名:主任醫師1名及主治醫師2名。
  • 燕化醫院聯合阜外醫院打造心臟中心
    日前,由燕化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科、普外科等專科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專家團隊共同打造的北京燕化醫院心臟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成立後將長期與阜外醫院專家團隊合作,得到阜外專家團隊在學科發展幫扶、人才梯隊培養、專業教學培訓、學術科研支持等技術學術方面支持。
  • 早產兒心臟有小洞 2毫米血管裡撐開「生命之傘」
    早產兒心臟有小洞 2毫米血管裡撐開「生命之傘」 2018-03-06 11:39:50來源:武漢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第一醫院血管外科團隊完成一例高難度頸內動脈閉塞患者的手術治療
    近日,長沙市第一醫院血管外科團隊完成一例高難度頸內動脈閉塞患者的手術治療。家住芙蓉區56歲的郭先生,既往有右側大腦缺血性卒中病史。入院後CT檢查發現右側頸內動脈節段性閉塞,完全依賴對側頸動脈提供大腦供血,而對側頸動脈也已出現狹窄改變。
  • 青島阜外醫院劉曉君:心尖上「起舞」,為心臟「排雷」的先鋒戰士
    劉曉君和其他幾位專家會診研究,升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需要實施「升主動脈+主動脈弓替換+胸主動脈象鼻支架手術」。這個手術本身就比較複雜,難度高,風險大。而患者的二尖瓣有明顯反流,已經導致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下降,也需要手術矯正。且該病人的二尖瓣病變是比較少見的Barlow氏病,多個節段瓣葉冗長、脫垂,如果考慮手術時間可控和降低手術難度,直接換瓣最為簡單。
  • 致力於更高的遠期血管通暢率——李軼江教授完成兩例全動脈搭橋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李軼江 專家簡介:李軼江,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學科負責人、主任醫師,德國漢諾瓦醫科大學分子醫學博士及心臟外科學臨床博士。
  • 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完成股動脈複合手術
    繼威海市中心醫院開展多例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手術之後,近日,院長叢海波、副院長侯紅軍等專家團隊在緊密型醫聯體單位——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完成一例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術,通過複合手術方式,成功為一名股動脈長段閉塞的患者保全了下肢。
  • 武漢協和醫院為1月齡嬰兒完成心臟大動脈轉位矯正術
    董念國主任對斌斌病情進行評估:室間隔缺損6至7mm、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此時患兒缺氧尚處於耐受狀態,鑑於這種情況,斌斌出生後被轉入新生兒ICU進行觀察。經過一個月的成長,斌斌室間隔缺損縮小到3至4mm,房間隔缺損也逐漸縮小,動脈導管也已閉合,缺氧狀態越來越嚴重,需要儘快實施手術。
  •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體外循環下心臟直視手術
    4月24日上午,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首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體外循環下直視手術」成功完成,標誌著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療技術水平又邁上一個新臺階。此例手術的成功開展,為魯南地區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據悉,27歲的患者鍾某,2年前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
  • 胡盛壽院士主刀拉開CHC2020 手術直播大幕,阜外團隊陸續展示「阜外...
    2020年中國心臟大會的手術直播,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院士親自主刀一臺不同尋常的二尖瓣成形術拉開帷幕。據悉,患者是一位年輕女性,術前多次心臟彩超未能確診病因,術中食道超聲提示二尖瓣後葉有一大裂,將二尖瓣後葉一分為二。
  • 華中阜外醫院心外科手術量增幅全國第一
    本報訊(記者 王平 通訊員 邢永田)11月12日,《中國心外科手術和體外循環數據白皮書》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華中阜外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共完成心外科手術4296例,全國排名由2017年第十位躍升至2018年第七位,增長幅度達24.6%,增幅位居全國第一。
  • 全國頂尖心臟病舞臺唱響河南好聲音,華中阜外醫院王聖團隊TAVR手術...
    健康大河南訊 2020年9月14日,華中阜外醫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王聖,受「第四屆中國結構性心臟病周暨第四屆中國國際結構性心臟病學會議」主席葛均波院士與高潤林院士的邀請,帶領團隊獨立完成一例高齡、極高危主動脈瓣返流患者經股動脈TAVR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且成功向大會實時轉播
  • 青島阜外醫院心臟中心:為危重複雜心臟病患者打開「心」大門
    對於不少心臟病的重症患者來說,心臟手術可謂是為他們打開了又一扇「生命之門」。在青島家門口,有這麼一支國內技術領先、服務一流的團隊——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臟中心團隊,為島城健康事業辛勤耕耘15載,為周邊地區解決若干疑難複雜心血管病,「看心臟到阜外」的口碑也隨之在齊魯大地上聲明遠揚。
  • 心臟「停跳」三個半小時後,她 「重啟」了健康人生!
    在制定手術方案時,華中阜外醫院心血管外科專家「舍簡就繁」,竟然選擇了手術難度更大、時間更長、風險更高的David(保留主動脈瓣的主動脈根部替換術 )手術!這種手術難度較高,國內僅有為數不多的醫院能夠開展。在手術室裡,各學科專家的工作都做到了極致,精準控制室溫、迅速進行麻醉、體外循環平穩精細、臺上臺下配合嫻熟。
  • 北京阜外醫院最新研究:雙側胳膊血壓相差9mmHg預示著動脈狹窄
    二、北京阜外醫院最新研究北京阜外醫院研究發現:如果雙臂間高壓差如果超過9 mmHg,那麼進一步行動脈造影檢查鎖骨下動脈,如果狹窄≥ 50%,作為判斷鎖骨下動脈狹窄的判斷標準。那麼就會發現鎖骨下動脈狹窄的風險明顯增加。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正式開科
    作為一家心血管病專科醫院,以往阜外醫院在遇到心血管病患者合併慢性腎功能不全、心血管手術後出現急性腎損傷等情況時,都要請綜合醫院相關科室專家前來會診。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胡盛壽介紹,學科建設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載體和基石,腎內科開科是醫院交叉學科布局的重要舉措,將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患者更加提供系統、持續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