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起降已普及,為何航母還造那麼長的跑道呢?專家回答恍然大悟

2020-12-17 威話國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關於航母海上試航工作的進行與服役之間的關係,我們廣大讀者其實並不十分了解,但有一項最能反映航母建造進程,並且直接反映出航母是否滿足交付的參考依據的,就是大家極為關注的艦載機起降試驗。被比作「在刀尖上跳舞」的艦載機起降,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有數據顯示,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目前全球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不超過2000人。這一危險的最根本原因就在於起降環境的限制,相對於數千米的地面機場跑道來說,航母的甲板更是重中之重。

舉例來說,現階段世界上最長的航空母艦是美國的福特級航空母艦,大約330米長,100米長的飛行甲板。所以現在艦載機的要求就被嚴格控制,受飛行甲板長度的限制,如果艦載機重量超過30噸,就不能起飛和降落。所以現階段的一些艦載機已經擁有了垂直起降的能力,普及率正飛速提升,試圖擺脫航母甲板長短對艦載機的苛刻要求。

而對普通艦載機而言,只有有足夠長的跑道才能實現航母安全起飛和降落。但是已經有了可以垂直起降的艦載機了,是不是可以不造那麼長的跑道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對於這一點,此前央視專題節目中,受邀工程師專家做出系統說明,大概內容就是如下。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戰鬥機不是只要滿足能夠飛起來就行的,重要的是能載荷、能飛多遠,這才是實戰意義。儘管 STOVL模式可以幫助戰機在特殊情況下垂直起飛,但它的帶彈量和航程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跑道就能極大的增加戰鬥機的載荷,並且即使只有一條跑道,也可以讓戰機多攜帶一枚飛彈,否則沒有載彈量飛起來又有什麼用呢?

對此,我們也有必要要弄明白戰鬥機為什麼會飛起來,飛機飛行的基本原理是「升力」,從字面上理解,升力就是上升的力量。普通固定翼飛機的升力是由引擎推動飛機與空氣形成一定的速度,機翼上下表面產生流速和壓力差,利用機翼與空氣的相對速度所產生的壓力差來支撐飛機上升。

但是對於垂直起降狀態的戰鬥機,由於飛機在這個時刻是垂直運動的,與水平方向的空氣的相對速度幾乎為0,所以機翼帶來的升力在這個時刻是很小的,升力完全由垂直向下噴氣的發動機提供,就是在單純克服重力做功。在這個時候,發動機的推力參數非常重要,戰機的起飛重量不能超過發動機的推力,否則無法克服重力自然也飛不起來。

以F-35B艦載機為例,F-35前機身配有升力風扇,通過讓氣流通過後部和機腹的開口處產生冷空氣推力,佔艦載機總推力的47%,而F-35尾部的噴管和機翼根部出水的噴管也能產生推力,在這三種推力的共同作用下,F-35B艦載機就可以實現空中「懸停」,也就實現了垂直起降。加上了升力風扇,對比鷂式戰機,F-35B實現超音速飛行便更加容易。

但考慮到實際起飛的效率問題,F-35B垂直起飛只能攜帶1噸燃油+2枚AIM9X,此時的AIM9X作戰半徑小於100公裡,實戰意義不大。在某些情況下,對方已經突破了你的防禦範圍,接近100公裡,所以這種情況幾乎可以用危險來描述。但在航母跑道上就不同了。

有了跑道之後,戰機可以利用機翼產生升力,這種額外的「託舉」使飛機能夠攜帶更多的燃料和彈藥。再舉F-35B的例子:如果F-35B在180米跑道上起飛(美國兩棲攻擊艦標準起飛跑道),攜帶1000磅(453公斤) JDAM彈丸和355磅(161公斤)AIM-120彈丸的距離達到870公裡,那麼AIM-120就會達到戰鬥半徑。這是什麼概念?不單增加了1噸的載重,作戰半徑也增加到垂直起飛的8倍之多。可見航母甲板是多麼重要。

此外,不知道大家曾是否有所聽聞這麼一句話:「只要動力足,板磚也能飛上天」。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我們合理地利用飛機機翼的升力,那麼載荷和航程就會大大增加,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無論是美國的F-35B,英國的「鷂」,還是蘇聯的雅克-38,這些 STOVL模式的戰機,其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起飛,而在於著陸,這使得航母的起步門檻大大降低,也使得一些兩棲攻擊艦可以得到固定翼戰機的空中火力支援,甚至暫時充當制空型航母的角色。

此外,垂直起降戰鬥機通常不會被部署在大型艦隊級航母上,因為這種垂直起降能力花費了太多的錢。垂直起降功能的關鍵在於升力風扇的存在,但該升力風扇嚴重地佔用了機艙空間,F-35B的載油量僅為6噸,比海軍F-35C型低30%以上,這意味著F-35B的作戰半徑減小。假如有彈射器,即使是滑躍起飛,所以藉助航母本身的起飛資源不是恰好嗎?何必還要對飛機本身施加外力呢?

但話說回來,以上的觀點都是在於戰鬥機的性能方面的影響,其實甲板長度最主要原因是「安全」。機夾的長度越長,艦載機在反艦過程中的控制距離就越大,因此艦載機的阻攔索就非常重要,如果在反艦過程中沒有鉤住阻攔索,飛機就可以打開所有的發動機,沿飛行甲板再次起飛,在空中低空再飛回艦船。當艦載飛機因為尾鉤無法放下或尾鉤損壞,或艦載機受到傷害,燃料不多,無法復飛等原因時,必須採用迫降方式使飛機著陸。甲板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事實上!阻攔網平時並不設置,而放在跑道左舷邊。在跑道兩邊各有一個可懸阻攔網的支柱,放入槽中,在攔阻網的幫助下與飛行甲板齊平,使戰鬥機安全著艦,甲板上的工作人員在兩分鐘內就可以按要求完成攔截。

總體來說,最初的航母實際上是從艦尾起飛的,但是因為這種設計對著陸的戰機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如果艦載機著艦後,敵機來襲,那麼己方戰機就根本沒有跑道,第一時間進行攔截,這將使整個艦隊處於危險之中,所以二戰時有航母的國家就開始考慮改進方法。

英國和美國就在航母機庫的側面開闢了兩條彈射跑道來彈射艦載機起飛,日本則設計了雙甲板起飛,但是效果並不太明顯。一直到英國研究了傾斜甲板之後,才將飛機的起飛區和降落區分開,即艦艏飛行甲板的艦載機在起飛時,前飛的艦載機可以在後著陸而不受幹擾。這也就是目前廣泛使用的設計方式。

而且艦載機如果著艦失事也能復飛,加上航母的甲板邊角區也可用於停泊艦載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也使航母打擊的效率更高,於是逐漸造就了現代航母的典範。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專家:中國新隱形戰機採垂直起降登上輕航母,翻版F35B?
    一位研究我國軍事的俄羅斯專家分析稱,中國新一代隱形戰機很可能是以殲-31為平臺所研製的新一代垂直起降殲擊機,若從2021年開始測試,大概會進行4至5年。目前在建的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完成後,就會使用這型類似美軍F-35B的垂直起降隱形戰機。
  • 垂直時代,第一代垂直起降戰鬥機,琳琅滿目卻只剩鷂式與鐵匠
    在核戰爭之下,所有機場的跑道都會被破壞,那麼如何讓戰鬥機在機場跑道被破壞之後,依舊擁有作戰能力?而不是只能停在機場,任人宰割,這是一個任何國家都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種大背景下,一方面研發火箭助推原地起飛,另一方面研發的就是讓戰鬥機自身擁有垂直起飛能力。火箭垂直起飛思路最終夭折。
  • 2艘075已經下水,我國垂直起降戰機還有多遠?機會終於來了
    相比海軍強國美國來說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垂直起降戰機技術方面相對有些滯後。很多軍迷都十分急切,2艘075已經下水,076也已經公布,那麼我國的垂直起降戰機還有多遠呢? 發展出3種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採用傳統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離起降/垂直起降的F-35B型,與作為航母艦載機的F-35C型。】
  • 美軍F35B戰機垂直起降的原理不是秘密,為何還是仿製不出來?
    美國F-35B戰鬥機是一種可以垂直起降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他的出現,大大降低了航母門檻,原本輕型航母戰鬥力有限,只能搭載英國的海鷂戰鬥機,這是一種第二代戰鬥機,只能發揮出對地打擊的作用,制空能力非常有限,而F-35B的出現,直接讓這些輕型航母也具備了隱身突擊的能力,一下子就換代升級了。
  • 紅色鐵匠,外號「桅杆保衛者」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
    特別是進入噴氣式時代後,現代戰機對於跑道的長度、規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遇襲之後沒了跑道隱藏再好的戰機也沒有用武之地。因此研製一款能夠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成了重要選擇,在這個領域英國人步伐最快,1957年就搗鼓並首飛肖特SC.1垂直起降實驗機,1960年實現「鷂」式原型機P1127首飛。
  • 國產垂直起降迎突破!075或要加裝?「鷂式戰機」還有價值嗎?
    而說起這一技術的由來,也是大有考究,具體說說,美國為了進一步增強其海上力量,計劃建造輕型航母,在試驗期間,美國發現噴氣式飛機一般都需要較長的跑道才能累積升力,而輕型航母由於體積太小,無法滿足此要求,所以美國設計製造了垂直起降的綜合彈射器,後來世界上各大海上強國發現了這一優勢,也開始為其配備。那也是艦載機垂直起降的一大優點。
  • 世界上第一艘垂直起降航母知道在哪裡嗎
    建設強大的海軍,打造海上強國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夢想,但是海軍的強大必須要有航母的依託,沒有航母變成了空談。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航母曾經是那麼遙不可及,強大還只是一個夢想,存在於國人的憧憬之中。
  • 兩棲攻擊艦也有甲板跑道,為何不直接稱為航母?兩個原因
    眾所周知,兩棲攻擊艦是一款可以用來運送艦載直升機、坦克裝甲車、登陸部隊實施登陸作戰的艦船,由於它的外形酷似航母,而且還有甲板跑道,因此有不少人稱其為準航母,但為什麼不直接稱它為航母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排水量4萬噸、直通式甲板,為何075兩棲艦不用搭載垂直起降戰機?
    那在全球眾多兩棲攻擊艦中,075屬於水平呢?該艦為了是否會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呢? 像土耳其的「阿納多盧號」、義大利的「的裡雅斯特號」以及日本的「出雲級」,這些多用途的兩棲艦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其實就是這些國家為了發展低成本的航母,要執行的也是與輕型航母一樣的任務(制空、制海)。
  • 俄羅斯欲復活雅克-141,與美國F-35垂直起降機搶市場,誰會買單?
    如今各國海軍裝備都在強勢崛起,由此使得美國的F-35垂直起降戰鬥機有了良好的賺錢機遇。畢竟戰艦如果想要提升甲板利用率的話,垂直起降戰鬥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它不像固定翼艦載機那樣需要超長的跑道就能正常起降。
  • 075兩攻艦接連下水,只差垂直起降戰機,仿製「鷂」式或是個選擇
    對這款可以垂直起降起飛的"鷂"式戰機,我國當時可謂是盼望已久。十幾年前,我國就曾計劃從英國採購80-100架該型戰機,但是,由於資金預算問題,採購計劃最終破產。最後,能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得"鷂"式戰機,著實令人激動。
  • 西飛突破全機落震試驗,國產垂直起降戰機呼之欲出?075受益最大
    眾所周知,兩棲攻擊艦作為海上僅次於航母的作戰力量,其絕對的戰鬥力來源就是攜帶的艦載機。但是兩棲攻擊艦與航母不太相同,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使用範圍相比於航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所以並不適合發展大型的艦載機,就目前國際領先水平來看,垂直起降艦載機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 韓國加快輕型航母研發建造 專家:保持對日本的戰略平衡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黃子娟、葉知春)據外媒報導,韓國海軍目前正在試圖建造一艘排水量3萬噸級的輕型航母,並在該艦上部署垂直起降戰鬥機,機型很可能是美國製造的F-35B。報導稱,韓國軍方近日敲定了一項計劃,將在今年推進輕型航母項目。輕型航母相比中型及重型航空母艦,有哪些性能特點?
  • 沒有垂直起降戰機,但攻擊-11可替代,將來或登上075艦
    不過有分析認為,美軍一開始就未必打算上大型無人機登上兩棲攻擊艦,畢竟要為這種無人機建設專門的跑道甚至是電磁彈射裝置,成本不低,更重要的是有因為有F-35B這款垂直起降戰機,可以登上兩棲攻擊艦,因此沒有必要專門為大型艦載無人機勞費心思,,一般的戰鬥任務可以交給F-35B戰機,而偵察任務由中小型無人機即可完成。
  • 印度N-LCA「光輝」戰鬥機首次航母上起降之後
    據印度媒體報導,1月11日,一架N-LCA「光輝」戰鬥機成功降落在遊弋於阿拉伯海上的印度海軍「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甲板上。12日,該機順利完成在航母上的首次滑躍起飛。N-LCA「光輝」戰鬥機在航母上的成功起降是印度海軍艦載機項目發展的重要節點,也是印度海軍發展的「重大裡程碑」。
  • 直-18首次起降 國產航母料最快下周海試
    連日來,首艘國產航母與89號海軍綜合保障船徹夜亮燈,午夜時分亦可見有人員在甲板上值守,5日上午又有媒體拍到一架直-18改進型直升機在國產航母甲板上首次起降畫面
  • 中國衛星傳回最新畫面:印度新航母被扯掉偽裝!一舉曝光重大缺陷
    一直以來,航空母艦都是海上戰爭的主力核心武器,所以很多國家都想擁有,然而印度就為了增強海軍的實力,多年前建造的戰略核潛艇外,現如今又開始著手建造航母。近日,我國衛星拍到了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照片,而這張照片卻無意暴露了這艘航母一個致命的缺點,我國的軍事專家看了之後表示:一旦開戰,它將毫無還手之力。
  • 中國購買了兩艘蘇聯載機巡洋艦,為什麼不改造成航母?
    ,早已失去參考價值,於是稿件買入的航母就成為韓國手中的燙手山芋,成為手中的負擔,最終韓國拆解了新羅西斯克號,又將報廢航母明斯克號賣了350萬,賣給中國還自自以為大賺了一筆。,都是流入中國的前蘇聯航母,但是基輔號也沒有被軍事化改裝,那麼中國購買了兩艘載機巡洋艦,為何不直接改造為航母呢?
  • 中國最「牛」的機場,比北京首都機場還多2條跑道
    現在高鐵也普及了,乘坐飛機是很多人的遠路旅行的第一選擇,說到飛機,當然離不開機場,中國的機場很多,大部分城市都有自己的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距離上海市中心約30公裡,是4F級的民間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綜合基地之一,同時,是我國唯一有5條跑道的機場。
  • 法國海軍只有一艘航母,2部彈射器,航母維修艦載機怎麼訓練?
    那麼問題來了,航母大修和保養的時候,法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上哪兒訓練去呢?◎法國朗迪維西奧海軍航空站內的航母模擬調度培訓區,沒有彈射器也沒有攔阻索那美國海軍航母不在法國附近,或者像當下這種情況,美法海軍航母無法展開互降訓練該怎麼辦呢?答案就在上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