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一名45歲男子在以色列首府特拉維夫遭到槍擊身亡,這名男子的身份是以色列摩薩德高級指揮官。據悉,這名被槍殺男子名為法米·希納維,當天獨自駕車出行,在途中突然遭到多名搶手連環開槍,在15槍之後,這名男子不治身亡。對於這次突發事件,外界第一時間將目光鎖定伊朗,聯繫最近伊朗國內頂級核科學家遭暗殺事件,因此外界有理由懷疑這次的意外屬於報復行動,對此,也有說法表示伊朗終於復仇了。
這次摩薩德高級指揮官遭到暗殺,極有可能是伊朗當局所為。如果猜測肯定,那麼德黑蘭這次無疑走了一步險棋,幹掉了摩薩德最危險的特工。或許對於摩薩德外界並不熟知,其實摩薩德在以色列相當於中情局在美國的地位,都是為國家搜集情報,處理一些暗殺行為的機構。因此這次指揮官的被暗殺,對於以色列來說,無疑是重大損失,而且這一重要人物的損失,或將直接導致摩薩德的癱瘓。
自從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以來,以色列和美國都被視為頭號懷疑對象,當然這樣的猜想也並非沒有道理。就拿以色列來說,以色列雖然和伊朗都是中東國家,但是一直以來以色列和伊朗之間格格不入,雙方存在一定的宗教分歧,致使兩國並不能友好相處。除此之外,以色列還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再加上美國多年來和伊朗之間的種種隔閡,即使是因為盟友關係,以色列也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對伊朗多一分敵意。而且這些年以色列對伊朗的打擊行動頻繁,致使雙方事到如今並沒有迴旋餘地。
除了以色列之外,就是美國。美伊衝突向來都是國際焦點,等同於美俄紛爭熱點。美國之所以敵對伊朗這個國家,主要是因為利益問題,而這就要說到伊朗國內的石油資源,作為「工業黃金」,石油對於武器裝備的研製來說意義重大,因此面對這樣的利益驅使,美國自然不會放過伊朗。除此之外,就是伊朗面對美國的打壓,選擇奮起反抗,讓美國不會輕易得逞,這樣的民族氣節使得美國總是對伊朗有征服的欲望,這點伊朗在本質上區別於伊拉克。
面對美國的「使絆子」,伊朗方面最近又有新動向。據媒體報導,近期,伊朗外長公開喊話拜登,希望他能夠遵守伊核協議的規定,那樣美伊關係將會步入正軌。不過,拜登對於伊朗的示好卻並不「感冒」,他一直在強調如果美國發現伊朗不遵守伊核協議的規定,美國將立刻恢復對伊朗的打壓政策。俄方專家表示,美國所說的話伊朗不應該全信,拜登的重返伊核協議計劃顯然是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