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齒蘇鐵: 蘇鐵科,蘇鐵屬
別名:龍尾蘇鐵、刺葉蘇鐵、華南蘇鐵
雲南西南部,印度、尼泊爾、錫金、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也有分布。
其大孢子葉的形狀與二迭紀的化石蘇鐵相似,對研究蘇鐵類植物的演化、分布及古地理、古氣候等都有價值。
彝藥(羅蘋):莖治婦科虛寒,白帶,紅崩《滇藥錄》。基諾藥(的遮):莖杆基部治肺結核咯血,胃炎,胃潰瘍《基諾藥》。葉、種子和莖頂部樹心有毒,慎用
【《中國植物志》 第7卷 (1978) 】樹幹圓柱形,高達3米。
羽狀葉長1.2-1.5米,葉軸橫切面圓形或三角狀圓形,柄長15-30釐米,兩側有疏刺,刺略向下彎,長約2毫米,羽狀裂片80-120對,條形或披針狀條形,厚革質,堅硬,直或微彎,邊緣稍反曲,上部微漸窄,先端漸尖,基部窄,兩側不對稱,下延生長,上面深綠色,中脈隆起,脈的中央常有一條凹槽,下面綠色,有散生短柔毛或漸變無毛,中脈顯著隆起,中部的羽狀裂片長15-20釐米,寬6-8毫米。
雄球花長圓錐狀圓柱形,長約40釐米,徑10-15釐米,有短梗,小孢子葉楔形,長3.5-4.5釐米,頂部三角狀或斜方形,先端具鑽形長尖頭,寬1.2-2釐米,密生褐黃色絨毛,花葯3-5 (多為4)個聚生;
大孢子葉密被褐黃色絨毛,上部的頂片斜方狀寬圓形或寬圓形,寬較長為大或長寬幾相等,寬6-8釐米,邊緣有30餘枚鑽形裂片,裂片長3-3.5釐米,先端尖,通常無毛,頂生的裂片較長大,長4-5釐米,邊緣常疏生鋸齒或再分裂,大孢子葉的下部急縮成粗短的柄狀,長3-7釐米,上部兩側生胚珠2-4枚,胚珠無毛,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頂端有一乳頭狀突起點。
種子卵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圓形,長4.5-5釐米,徑4-4.7釐米,熟時暗紅褐色,具光澤,幹後外種, 皮常同中種皮分離開。
有關知識摘自網絡,2020年12月攝於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