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汽車年均行駛裡程不超過10000公裡的車輛有多少?
相信絕大多數車輛都達不到這個標準,尤其是很多擁有≥2臺以上車輛的家庭,日常通勤代步買菜的小車可能一年只有幾千公裡的行程。比如個人代步的微車一年不過跑個兩三千公裡,主車的裡程可以翻十倍;那這兩臺車的保養要如何區分,是不是要按照時間來更換呢?
其實汽車的常規保養和非常規保養都只需要按照裡程計算,下面按照三濾一油進行分析。
01兩組空濾
發動機空氣濾清器
空調系統空氣濾清器
顧名思義,這兩個濾芯都是用來過濾空氣的;前者是保證進入發動機的空氣沒有雜物,後者是保證車內的空氣清新。濾清器的建議更換周期沒有固定標準,因為不同車企採購的濾芯的規格不同;部分車輛會建議使用10000km更換,但也有些車輛會建議20000km才需要更換。
常規保養完全沒有必要去品牌售後,因其價格虛高,且更換三濾一油都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操作。所以選擇後市場保養汽車也是可以的,重點是能夠選擇到低中高不同規格的濾清器,那麼更換周期也就可以自行決定了。
建議標準:發動機空濾可以按照一萬公裡為更換標準,空氣品質好則可以按照兩萬公裡為參考,但要在行駛一半裡程後拆掉進行清理;清理時要注意避免破壞紙質濾芯,這是防止異物進入燃燒室的重中之重。
空調濾清器標準相同,期間拆掉清理即可;不過在明顯感覺到空調有異味的時候也可以更換,濾清器和管路中都比較容易滋生黴菌。如不想更換則可以熱車怠速將空調暖風調整到最高溫度,以外循環模式將風量開到最大,怠速半小時左右也可以有效清理異味。
(內循環不能起到有效清理作用)
02特殊的油濾
【燃油濾清器】是汽車油路系統中很重要的存在,其功能是過濾燃油中的雜質。
不過這個濾清器的使用壽命是很長的,以汽油為例:卸油過程中是油罐車與儲油罐密封后卸油,不存在泥沙雜質進入油罐的說法;同時卸油時還會用濾網過濾,標準可達到180目左右,能過濾掉髮絲粗細的雜物。
汽車在加油時使用的加油機裡也有濾清器,標準多為500目,可以過濾掉25微米的雜質;加注到油箱裡的汽油不會有所謂的「泥沙」,因為沙粒的直徑是按照毫米計算,1mm=1000μm(微米)。也就是說加注到油箱裡的汽油只有塵埃級別的物質,對於燃油濾清器而言是很難造成堵塞的,那麼這個濾清器究竟多久更換呢?
兩個標準:
外置濾清器·5萬公裡左右
內置濾清器·需要感受
外置濾清器是在底盤上可以清晰看到的,是個連接油管的圓形筒;這種濾清器也只是建議五萬左右更換,如果車輛行駛正常則沒有必要更換,實際用到十萬公裡以上的車輛也是有很多的。只有在車輛感覺明顯動力變差且油耗升高,或者怠速不穩的時候——排除積碳的影響,檢查噴油嘴和火花塞的工況後,如果沒有問題則有可能是燃油濾清器堵塞。
內置濾清器會集成在油箱的油泵裡,拆裝是非常麻煩的,需要拆掉後排座椅卸掉油泵才能更換;這種設計不能用愚蠢評價但也不夠高明,結果是不得不做成免維護的類型。不過10萬公裡左右也有可能堵塞,是否需要更換還是要根據車況來判斷。
(以家用汽車的行駛裡程而言,基本終身免維護)
03重要的機油和機濾
正常車輛使用的機油應當以裡程作為更換參考,時間周期控制在「≤2年」的範圍內是不會有問題的。因為發動機潤滑(engine oil·簡稱機油)由兩種主要成分組成,概念如下。
基礎油(礦物·合成·半合成)
添加劑
機油會加入十餘種添加劑,比如抗氧化劑、乳化劑、消泡劑、清淨劑、分散劑等等;這些添加劑有效延長了機油的使用壽命。很多說法是機油使用時間長了會因為「氧化而變質」,抗氧化劑是擺設嗎?熄火後的發動機曲軸箱內的剩餘空氣很少,而空氣中有隻有不足21%的氧氣,貯存在曲軸箱內的機油是很難被氧化的,所以用兩年不會有問題。
建議標準:
自然吸氣小排量發動機·半合成機油10000km
各類渦輪增壓發動機·合成機油10000km
很多家用車的年均裡程只有5000km左右,如果使用耐用性最差的礦物機油按照半年5000km的標準更換,這是一年保養一次的標準。但是這些小排量相對的低溫低壓發動機用半合成機油,行駛裡程翻一倍是沒有問題的;這就是兩年保養一次的標準,剩下的是「一桶機油+一個機濾+一次工時」。
即使半合成機油比礦物機油價格高一百元左右,但少用一桶礦物機油是不是省出更多?換機油是一定要更換機濾的,因為機濾中會有貯存的雜質和殘留的機油,不更換則會影響新機油的使用壽命。
那麼在綜合機濾和工時費用的話,用車成本就更低了。全合成機油與渦輪增壓汽車也可以用這種模式,機油的合成與半合成區分的只是裡程標準的使用壽命,與潤滑能力和時間標準的使用壽命沒有必然關係。關於汽車保養的話題就聊這些了,我們的車輛都是這樣用,什麼問題也沒有。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