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時間3月27日上午7時左右,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2404例,確診數居全球首位,死亡1201 例。較前一天上午7時,新增確診病例達17119例,新增死亡病例275例。
美國的疫情重不重?
現在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加州和紐約疫情會怎麼發展?
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
為什麼美國人不戴口罩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些海外華人和中國留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張文宏教授給出了解答。接下來和小刺蝟一起來看看吧~
1、美國的疫情現在是什麼情況?
張醫生:紐約確診多說明檢測能力已經跟上,現在反而需要關注確診數字較少或不動的地區,要提高警惕。
2、為什麼美國年輕人感染比例更多?
張醫生:美國年輕人感染比例比中國多,這和病毒沒有關係,是因為國內追蹤病原及密切接觸人群可以做到,但是在美國可能較難,感染風險來自密切接觸者。對年輕人和學生,有大量的社會活動,"瞎混"很危險,英國同理。
我看連線的倆孩子笑呵呵的不焦慮,但最擔心的是你們爸媽!傳染離不開社會環境,在美國家庭傳播少,在中國家庭傳播多,要避免社會活動。
3、為什麼美國人不愛戴口罩?
張醫生(回答加州學生提問):加州4000萬人口,3000多發病,萬分之一概率,在上海的研究發現無症狀攜帶者傳播不是主流,更多是有症狀的人大量傳播。所以你在加州目前出門遇到有症狀感染者的概率是萬分之一,為了萬分之一的概率強迫歐美文化的人戴口罩的確比較難。
各種社會情況中難以避免摘下口罩,最大的問題是兩點:
① 在美國這個城市所有人戴口罩在美國是恐怖的事情,但是在中國在亞洲這是可以接受的,不奇怪。
② 美國的口罩生產能力不足,口罩會不會擠兌,老百姓都買不到。
中國留學生前段時間能把美國的口罩買空,說明什麼?
產能不足,老百姓想買也買不到。目前不得不站在美國的文化習慣,口罩擠兌,以及防疫效率來綜合考慮, 口罩優先給醫生和患者。
如果你有口罩,人群密集的地方還是一定要帶。之前說萬分之一的概率,但是10個人就是千分之一,這個時候如果有感染的人,就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超級傳播者, 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也要理解美國現在的國情。
4、美國的拐點什麼時候到來?
張醫生:全世界許多地區的疫情拐點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沒有到高峰就談不上拐點,美國的高峰什麼時候來取決於美國各地已經開始的嚴格管制,比如和國內類似的居家隔離關閉公共場所。要進行堅決的病原追蹤和診斷,才能控制住。
美國已經失去了早期控制階段,現在只有嚴格控制了,未來兩周後才可能出現拐點。傳染病經不起隔離,只有隔離好才能控制住,你讓我預測,我很難說,但隔離和檢測都做得好的,才會好轉。
美國疫情目前有很大不確定性,封鎖控制持續多久 到什麼程度?我初步預估,美國醫療資源儲備還是夠的,醫療緊急生產也啟動了,如果做了封城,2周到4周 就會掛點,如果到了4周才下降,那醫療資源可能會出現不足。但我個人還是相信美國的醫療體系和醫生團隊都是頂級的。所以具體哪個禮拜出現拐點,我還沒法告訴你。
目前的人口和呼吸機匹配看來足夠,美國每10萬人匹配icu的床位,遠超德國英國義大利。
5、中國留學生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或者在美國感染了病了,該如何處理?
張醫生:如果你發燒了,多喝牛奶,吃雞蛋 ,水果,多睡覺,多吃多拉。關掉手機,別讓媽媽哭的時候讓你更焦慮。
提醒父母:過度的關心對孩子沒有幫助,會讓孩子跟焦慮。
你要是發燒了一定多休息 這是最重要的 。
如果你覺得:①呼吸有困難②走樓梯一層有點走不動,氣接不上,你就要報警去醫院icu了。
年輕人進icu比例低,不嚴重的症狀你問題不大,如果嚴重了就直接去icu,不要考慮錢,最低限度的保險都會cover肺炎費用(學生醫保包括這個)。
另外同學們存好中國駐美大使館的電話,緊急情況,實在不行,直接聯繫大使館求助,大使館當地的資源等各方面都會來幫助你。
6、共用了患者使用的樓梯電梯會不會傳染?
張醫生:你先排除掉除了坐電梯之外接觸的所有人都不是患者,能做到麼?做不到!電梯裡不說空氣,也要考慮按鈕,電梯在物體表面可以存活許多小時,尤其在病毒高發地區,你要勤洗手。
戴口罩不規範用手亂摸,口罩幾個小時換一次,更危險!被汙染的口罩危險!這也是美國醫務工作者說戴口罩不如多洗手的原因之一。
電梯裡戴口罩,沒人會罵你,哪怕我用手絹捂著嘴也沒人罵你,餐巾紙、牙籤隔著去按電梯,出來丟掉!與其討論病毒傳播的分享,不如做好防護養好習慣。
7、留學生回國是什麼情況?有沒有必要在飛機上穿醫用防護服?
張醫生:這個時候我說你不要回來很多人說我沒良心,我說你們回來又有人說防疫壓力好大,我們今天拋開一切只說事實。
判斷原則:你的保險不管,你的母親天天哭泣搞得你生不如死,你在美國你也很慌亂,你在美國也沒事,你回去也無妨。
另外反之。如果你現在準備回來,我在上海很歡迎你,路上戴n95口罩,路上穿防護服。
你們看到的是icu的防護服,防護服是三級防護,護目鏡、頭盔、正壓呼吸器 ,這個是近距離操作病人用的!
一般來說n95口罩、衣服外面再套一層,頭上戴個別的保護就可以了,你穿的像個外星人,比美國醫生還厲害,飛機上人人都帶口罩,你穿防護服意義不大 。
機場肯定是高風險的地方,也有人憋不住暫時摘下來的,如果還有潛在感染者,空氣裡就會有病毒風險,這個時候你就要保證長期佩戴口罩!
最大的風險來自於哪?
來自於你登機之前!總之穿防護服意義不大 和美國的一般醫療工作者保持一致就行了。
接下來你平安回到祖國,你到了上海到了北京,你們也都很愛國也不願意把病毒帶給家人和祖國,上海輸入病例已經七八十了,所以隔離14天是必然的,整個過程非常麻煩。
上海每天入境幾萬人,海關在各個環節都會有服務不到位的情況,人只要多到一定程度,就會服務不到位,在此我替醫院和海關的工作人員向大家道歉,
你們回國的第一時間可能沒有感受到工作人員很溫暖,但是他們目前的壓力的確非常大!所以回國要面臨檢測的折磨,14天隔離的折磨,完事之後你就可以回家了。
回家之後你可能會發現 我美國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川普還是會讓我開學的,開學回不去了,在美國的小夥伴也還活蹦亂跳的,這個時候你就在圍城裡,也很不爽。
所以回不回來要考慮好!
8、在大多數美國人不戴口罩的情況下,華人及留學生去超市等必要場所該如何防護?
張醫生:人與人距離夠遠,不說話,不戴口罩被感染概率低, 去超市去自助結帳!
另外勤洗手 注意衛生, 要是能保證這幾個,你不戴口罩無所謂。
但吃飯你就要摘,所以取消一切社交!
華人在美國都很勤勉,宅,這個時候宅就是優點哈,宅是優點缺點不好評價...
這個時候宅一定是好的,所以華人這次感染率很低,另外我們焦慮,焦慮在這個時候是好的,是對我們的保護,另外就是恐懼,在美國看病還是麻煩,大家害怕自己生病,所以這兩個情緒也保護了我們。
所以口罩不是問題的核心,核心是保持社交的距離。保持一米之上,沒有近距離交流,被感染的風險很小的。整場疫情下來之後,近距離交流的風險就下來了。
疫情還在,你也不得不何人社交 social,那我覺得你不要怕,你是有地位的,你的病了也有的治療。
美國醫療的冗餘度超過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在美國不要太關注口罩的事情,有就帶。在中國則很重要,必須要帶,國情不同。
9、很多人說連花清瘟膠囊會有用,我們應該吃這個來預防嗎?
張醫生:OTC藥物、vc這些都是保健品,你在美國超市都可以買到,但是預防有多大用?不知道不確切,美國醫生都不吃這些預防,但中國人喜歡保健品。這些好的保健品吃了沒壞處,哪怕不預防新冠但對別的也有用處。
氯喹 ,我和各國專家進行了討論, 我們準備在醫務人員中進行一些效果的探索,對早期的治療是否有用,目前沒有結論!並且和中國的臨床記錄來看也不完全一致。
副作用不可預測,處方藥,治寄生蟲和風溼病的藥,都被你們擠兌買走了怎麼辦?
這個藥現在沒有結論,預防,也是給風險最高的人預防,你們為啥要預防?這個藥就不是預防藥物。
最好的預防:多喝水 多喝牛奶 多睡覺 不出去瞎混!
10、留在美國的學生如何防護?
美國的醫療條件,衛生專業人員的素質,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美國的體制和我們統一調配不一樣,是各州各管各的。美國的防疫策略,是根據疫情模型的推算來製作的,每次疫情上升,都會有更嚴厲的防空措施, 他們知道自己的底線和極限在哪裡!
美國有最一流的臨床醫學專家,要相信他們,疫情上升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封城。不強制封城之前,我們就發揚光榮傳統,居家隔離,買菜回家做做菜!居家隔離就很安全。
人類疫情歷史上沒有戰勝不了的疫情,無非是代價有多大。有中國、義大利、歐洲的經驗,美國疫情的拐點始終會到來的,要有信息。
全球抗疫,什麼時候結束取決於抗疫最差的國家!大家不要考慮預測是什麼樣的,知道自己下個月怎麼過就行了好不好,大家放心。
美國中國留學生最多,你們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未來,十分重要的群體,家長也很擔心。
美國專家應該懂的比我更多,但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醫生不會花倆小時和你們聊疫情,而我是那個願意和你們聊疫情的人。
刺蝟安全@所有在海外的華人
注意日常防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區,暫停集會、聚餐等大型活動,出門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風。
咳嗽和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如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積極配合當局調查病情或接觸史。科學應對、積極預防、避免恐慌,注意謹言慎行,不信謠、不傳謠。
如因疫情遭遇不友善甚至歧視對待,務必保持冷靜,妥善應對,避免發生肢體衝突。遇暴力行為請及時報警或請他人協助報警。
如系對中國公民區別甚至歧視對待導致自身權益受損,可循法律途徑提出投訴、索賠。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防疫抗疫,刺蝟安全已建立部分國家華人24小時互助群:
1、群內會及時發布當地疫情相關的信息,防護指南、出入境隔離政策等。
2、疫情期間,有防護物資或其他任何求助需求找刺蝟安全,同時請真實的提供防護物資的個人和商家聯繫小刺蝟,我們將盡全力對接,協調,解決。
3、疫情期間有任何關於疫情的問題,刺蝟安全專家團隊24小時為大家答疑解惑。
最後,刺蝟安全會一直陪著大家,請放心有我們在!
做好自我防護,團結一致,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