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的「新三樣」,相信大家對伊蘭特這個名字是有感情的,特別是北方的朋友,這款車後期曾進入過計程車市場,甚至如今北京仍有大批的伊蘭特計程車。在龐大的群眾基礎下,3月18日全球發布的伊蘭特賺足了眼球,但它的變化,卻讓人有些不理解。
它採用「Parametric Dynamics」(參數化動感)的設計語言,營造了類似轎跑的設計理念,這也代表了現代未來新車的模樣。老實說,新車的「鯰魚式大嘴」、寶石中網及複雜的折線多少有些誇張,一改之前經典買菜車的形象。
問題也來了,國內的領動是伊蘭特的第6代車型,由於年齡偏大,它面對主流A級車的競爭明顯有些力不從心。全新伊蘭特出現後肯定要在這方面發力,可它的長相似乎比強調性能的菲斯塔還炫,是不是定位重了,說好的踏實過日子呢?
動力系統揭謎底,還是你的暖心小棉襖
為了有轎跑範兒,伊蘭特做了許多努力,它採用了最新的i-GMP平臺,車身尺寸為4676*1826*1415mm,軸距達2720mm,除了高度降低了35mm外,其餘參數均比領動有所增加。
大小基本和軒逸差不多,而且車載君甚至覺得:兩輛車的理念都有相似之處,但伊蘭特的科技感更強。
別看頂著轎跑身,伊蘭特的動力還是很佛系的,提供混合動力及燃油版兩種選擇,燃油版搭載2.0L自吸發動機,帶有阿特金森循環,匹配CVT變速箱,最大功率147PS,是明顯偏經濟的風格。
不過,這是美版的基本配置,未來國產版應該會有所調整。
也就是說,在豔麗的外表下,伊蘭特還是那輛追求實用的A級車,和軒逸是不是很像?即,愛性能、買菲斯塔,靚麗居家、有伊蘭特。另外,伊蘭特標配了前方碰撞預警、車道保持和自適應遠近光燈等輔助功能,並可選自適應巡航和盲區輔助等,科技表現達主流水平。
在設計、動力和科技感上,全新伊蘭特均有不錯的呈現,只有一點車載君比較擔心,前車門的複雜設計,如果發生碰撞,修理起來會不會很麻煩?
車內功能全面優化,不讓用戶帶手機充電線
相比外觀,全新伊蘭特的內飾提升更明顯。
它的前座車內高度達1031mm、後座為947mm、後排腿部空間為762mm、後備箱容積402L,美媒《Cars.com》表示:全新伊蘭特的車內空間相當寬敞,有可能是同級中最好的。
接下來是用料和設計,伊蘭特的中控造型有著捷尼賽思G70的烙印,依然是濃濃的轎跑風,整體向駕駛員傾斜,易於操作,用料和做工保持了非常高的水準,實際感受比卡羅拉和思域高級。
同時,新車標配了語音識別、CarPlay和Android Auto及8英寸中控屏幕,它的手機映射功能支持無線連接,車主不再需要兜裡放著充電線。液晶儀表也達到了10.25英寸,還可選裝10.25英寸的中控大屏、無線充電及Bose音響等。
另外,之前在索納塔十代上,炫技過的數字鑰匙,全新伊蘭特也將提供,每個虛擬鑰匙能記錄不同車主的使用習慣,包括座椅位置、音樂設置等,還能遠程關閉車輛的部分功能,但比較受限的是,數字鑰匙只能兼容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
就車內表現來看,全新伊蘭特絲毫不遜色於卡羅拉、朗逸這樣的頂尖對手,它在空間、用料和科技配置上的表現甚至更好,希望未來國產後能保持海外水準。
總結
全新伊蘭特和捷尼賽思的風格很像,它擁有靚麗的設計,並在空間、動力能耗、科技等方面進步明顯。更主要的是,如今韓系車的操控表現進步很大,屢受美媒好評,這讓人多了一份對伊蘭特路試的期待。
目前來看,全新伊蘭特的賣相不錯,如果售價合理,殺傷力還是很大的。
有消息說,全新伊蘭特將在第四季度國內上市,正式見面時,它會叫伊蘭特還是X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