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七絕.關於成語入詩的思考
作者/肖連成(筆名,笑雨)
善從妙化自翻新,直取入詩詞彙貧。
腐朽如能雕若畫,神奇突現是高人。
2020.12.15日上午作於湖北襄陽市
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簡釋:經常在網絡上看到一些詩友直接用成語入詩,這種現象是不是可取呢?大家都知道,成語是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固定短語,來自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也有很多成語是從詩詞中衍生而來的,比如「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衍生的成語是「曲徑通幽」;還如「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則衍生的成語是「捲土重來」。這其中的例子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但是,成語究竟是不是可以直接入詩呢?《歸潛志》卷十二中明確指出:「古文不宜蹈襲前人成語,當以奇異自強。」這個意思是很明確,就是說,古文(含詩詞)是不易用成語的,應當另闢新意。比如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其中的「北定中原」就是諸葛亮《前出師表》中的句子,而經陸遊一點化,就出了新意,並且成了千古名句。在當今詩壇,成語不可直接入詩之謂,已被廣泛認同,因為成語直接入詩,少了些個人語言風格,是不可取的。但是並不是說,成語不可入詩,要學會化用成語,要學會化腐朽為神奇,這才是高人所為。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或有不對。大家是如何看待成語入詩的呢?歡迎討論。
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作者簡介:本人系中華辭賦社會員,襄陽市楹聯學會副秘書長,香港詩詞文藝協會常務理事、《詩雅香江》紙刊編委兼微刊副總編、《東方之珠》微刊副主編,愛好詩詞聯賦及書法,著作詩詞聯賦作品見諸於國刊及省市刊物,詩詞聯賦作品在全國大賽中獲有一二三等獎及諸多優秀獎。
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圖片來自平臺素材,在此鳴謝!
本文由肖連成原創,歡迎關注,我們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