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田協主席段世傑接受採訪。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 璇 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廈門12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 璇)中國田徑協會第九屆代表大會五次會議今天在福建省廈門市閉幕。會議強調,2020年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東京奧運延期的大背景下,中國田徑堅持東京奧運備戰的目標不動搖,堅持深化改革的步伐不停頓。
近年,中國田徑成績穩步提升離不開「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尤其赴海外訓練參賽已成為各支國家集訓隊備戰的常態。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國家田徑隊海外訓練的16支隊伍共計114人分別從6個國家13個城市全部安全撤回。為主動解決賽練結合問題,中國田協舉辦多種形式的特許賽和通訊賽。截至到11月中旬,2020年共舉辦全國性田徑場地和競走賽事4場、各省市基地賽事33場、街頭賽4場、通訊賽5場,參賽運動員達3892人次。
截至目前,田徑項目有18 個小項共計91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達到東京奧運會參賽標準,另有5 個小項可通過積分排名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總計在 23 個小項上獲得 54 個參賽席位。
為保障運動員明年能以最好的狀態參加東京奧運會,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於洪臣表示,2021年協會的重點工作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好冬訓工作,全面提高備戰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進一步強化、優化體能訓練,且科學設置項目和標準;充分發揮既有科技助力和醫療保障資源的作用,增強科技助力的成果應用轉化力,提高診療、訓練服務保障質量,減少傷病,確保重點運動員以最佳競技狀態參加奧運會;加強備戰的監督管理,繼續做好每兩月一次的備戰盤點工作;抓實備戰中存在的關鍵問題,一人一策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強化作風鍛鍊,補齊心理短板。
除了奧運會備戰工作,加強協會改革也是中國田協現階段的重要任務。2019年底,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中國田徑協會實體化改革落地實施。通過修訂章程、屆中負責人調整,組建了首屆執委會和15個專項委員會。中國田協日常辦事機構與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實現分離。於洪臣表示,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穩步推進協會改革,2020年協會組織修訂和新增協會制度共110項,其中內部管理制度56項,外部制度54項,體制機制的完善在協會實體化改革運行的起步之年,為協會改革走出第一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激發活力、釋放能量、武裝思想。」中國田協主席段世傑在大會總結髮言時提及改革重要性。1998年,國家體委進行機構改革成為國家體育總局,實現運動項目的中心管理制,兩年後的雪梨奧運會,中國代表隊獲得28枚金牌,比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16枚金牌有所增加,其中不乏改革的助益。段世傑表示,明年的東京奧運會,賽事延期為運動員訓練周期配置、體能儲備等造成影響,疫情下國際賽事平臺的空缺也對運動員了解對手、提升實戰能力帶來困難,在歷史性的挑戰面前,檢驗的除了中國田徑選手的實力還有改革後中國田徑的競技體育成果,「希望備戰工作穩步推進,運動員爭取取得好成績,不僅講技術,還有意志品質和心理上的穩定,這是中國體育的成熟,也是中國運動員的最大成熟。」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