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嗎?

2020-12-16 謙謙談歷史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戰爭就沒有中斷過,因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欲望,而欲望是戰爭的主要導火索,一旦野心能夠撐起自己的欲望,戰爭不可避免的就會發生,發生在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皆是因為法西斯為了一己私利把整個世界拖入戰爭的泥潭當中,為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其中二戰的影響範圍是最大的,對於日本的戰敗很多都把主要原因歸於偷襲珍珠港,招惹到了美國人,事實真的如此嗎?

日本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入侵中國,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近代隨著日本國力的不斷強大,其野心再次膨脹,雖然日本只是一個彈丸之地,但是日本人對於戰爭是做了詳細的部署地,尤其是情報信息做的非常好,那麼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難道日本就不知道自己與美國的相差很大嗎?小編認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日本是一個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而發動戰爭是需要大量的資源作為支撐的,依靠日本自己的實力肯定是無法發動這場戰爭的,日本所需要的鋼材、石油、糧食等資源大部分都是通過美國購買而來的,經過多年與美國進行貿易往來,日本對於美國的實力可謂是了如指掌,因此日本也知道與美國開戰自己將面臨怎樣的一個處境。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日本不得不對美國開戰。

既然日本大部分的戰略物資都是從美國購買的,那麼一旦美國斷絕了日本的一切資源,日本的飛機坦克將會變成一堆破銅爛鐵,槍裡面也不會有子彈,甚至連士兵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是無法再繼續進行戰爭的。

但是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英法兩國在歐洲戰爭上節節敗退,作為歐洲大佬的英國更是被德國狂虐,美國看到這種情況之後,也明白自己在想保持中立是完全不可能的,於是便開始對英國給予支持,逐漸的對整個反法西斯聯盟給予經濟還有武裝方面的援助。

美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也同樣受到了影響,在1940年的時候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禁運,雖然並不是完全的停止貿易,不過,此時的日本已經嗅到危險的信息,他們一方面開始部署對東南亞以及太平洋的作戰計劃,一方面抓緊時間從美國手中購買大量的戰略物資。

剛開始的時候日本並不想與美國徹底的撕破臉,於是想通過談判的手段與美國重修舊好,不過很明顯這個方法是沒有任何效果的,隨後美國徹底的斷了與日本的貿易往來,並且把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全部凍結。日本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停止戰爭,另外一種則是死扛到底。當時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盛行,想要就此休戰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只能選擇繼續戰鬥。

雖然日本當時已經深陷東亞的戰爭泥潭當中,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日本仍然有戰勝的把握,雖然美國的實力要強於日本,不過,在太平洋上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日本對於美國都具有碾壓式的優勢,否則的話美國也不會再太平洋戰爭中輸得如此難堪。後期,美國的軍事實力開始碾壓日本,但是日本卻牢牢佔據著戰爭前期的優勢,而日本也是想通過前期的優勢迫使美國進行妥協,因為美國的民眾是反對戰爭的,主要迫使美國重回談判桌,對於日本來說就是最大的勝利。

即便美國沒有妥協,而是與日本死戰到底,那麼日本也可以通過前期的優勢來換取時間,在亞太地區與德國進行會師,到那個時候德日兩國聯手也未必不是美國的對手。因此,對於日本而言,對美國開戰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至少在當時來說只最好的選擇,畢竟戰爭本身就是一場賭博,誰都沒有把握孰勝孰敗。對於今天的話題,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一起進行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為何一邊進行侵華戰爭,一邊卻去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被逼無奈的選擇,被美國人逼得,更是被中國軍民逼的!長期以來一直有一種錯誤的認識:美蘇戰勝日本,中國是搭了美蘇的便車。不但日本人這樣認為,連我們自己的某些知識界人士,也這樣認為,並廣為宣揚。
  • 如果日本沒有發動太平洋戰爭,二戰的結局會是如何?
    太平洋戰爭是二戰時期的四大戰場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以海戰為主的戰場。太平洋戰場是與1941年12月7日美國偷襲珍珠港,截止於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無條件投降,前後共計持續近四年時間,戰場涵蓋了整個西太平洋,其海戰規模在人類戰爭史上無出其右。
  • 二戰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不是看不起美國,而是這兩個原因
    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就對中國進行了一個評估,他認為以日本國的國力是無法打敗中國的,必須使用其他地方的資源和人力才能從根本上擊敗中國。而在二戰後期,日本被美國封鎖,資源使得他資源十分匱乏,無法在驅動戰爭機器。這才使得日本鋌而走險,爆發了太平洋戰爭。
  •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享有多大優勢?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聯合部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日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那麼在發動這場戰爭前,日本到底享有多大優勢?值得注意的點是,雙方大致上雖然接近平衡,但日本在航空母艦上卻佔有巨大優勢,而航空母艦也正是最為重要的兵種。此外,在數字上並不能表現雙方的差異。日本的兵力組織嚴密和有著良好的訓練,尤其是夜間戰鬥。且日本不像同盟國,沒有任何語言和指揮的困難。在當時的太平洋中,同盟國兩大海軍基地——珍珠港和新加坡相距著6000英裡遠的海洋。從物資來看,日本海軍也較優。
  • 二戰中,日本為何在攻打中國之後,又有膽量發動太平洋戰爭?
    於是,美國和日本的矛盾愈演愈烈,美日雙方進行了長達九個月的談判,在這期間,日本做好了一切關於對日作戰的準備。在1941年的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日本將美國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將希特勒逼上了絕路。
  • 今天看,二戰太平洋戰爭是一場註定了的戰爭
    太平洋戰爭是二戰時期在太平洋上打的,戰場上敵對雙方主要是日本和美國。對亞洲來說,太平洋戰場是二戰最重要的戰場,現在說二戰,都在談諾曼第登陸,好像多了不得似的,其實這時真正的大戰已打得差不多了,盟軍徹底取得勝利之勢已經確定。真正殘酷的太平洋戰爭反而少有人言。
  • 為何日本要冒險發動太平洋戰爭?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
    二戰前中期,美國都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的立場,觀察戰事的動向,與日本的關係也相對特殊,日本是一個島國,本土資源十分缺乏,因此四處發動戰事,搜刮其他國家的資源,而日本能夠連連取勝,不得不說還是依仗背後的大佬——美國。
  • 日本打中國已很吃力有何底氣敢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這是個死局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為首的軸心國和以英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期間進行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 「日本不是真想佔領中國」 發動「無勝算」太平洋戰爭的背後原因
    ,但南進不得,被中國「拖住」,國內資源用盡,只好鋌而走險發動太平洋戰爭。郭表示,外界疑惑在戰爭後期,為何日本會鋌而走險發動太平洋戰爭,其實是因為深陷中國戰場。「日本當年真正想要的是東南亞的能源資源」她解釋,日本當年真正想要的是東南亞的能源資源,包含橡膠、石油和礦場,並且成立一個個親日傀儡政權,控制中國的資源。
  • 瘋狂的島國:日本為什麼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可就是這麼一個近鄰,近代卻兩次挑起「中日戰爭」。特別是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不僅侵略了中國,還發動太平洋戰爭,侵略了亞洲許多國家,成為二戰法西斯國家之一。那麼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二戰呢?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咱們就聊聊幾個主要原因。1、首先日本是個島國,國土面積狹小,只有37多萬平方公裡,和中國的雲南省差不多。而日本又處於太平洋地震帶,火山地震頻發區。
  •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為什麼要挑戰全世界發動戰爭呢
    這個會議以美國為主導,當然寫入了許多美國關心的東西,比如在太平洋遏制日本、限制發展海軍軍備、重新劃分列強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拆散英日同盟等等,這些都為後來的太平洋戰爭埋下了禍根。對於德國,美國反倒沒有太多約束,他們甚至不同意《凡爾賽和約》,美國認為這個條約是歐洲的麻煩所在,對德國過於苛刻,所以美國國會投票決定拒絕籤署凡爾賽條約並拒絕加入國際聯盟。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沒有拿下澳大利亞
    二戰時,日本發動了瘋狂的侵略戰爭,連強大的美英都遭到了日本的攻擊。珍珠港事變後,日軍迅速南下,僅僅半年時間就佔領了大半個東南亞,與澳大利亞只有一步之遙。由於東南亞的美英殘部很多逃到了澳大利亞,而澳大利亞又是盟軍在太平洋的重要反攻基地,所以澳大利亞成為了日本人的眼中釘,日本人做夢都想去澳大利亞活捉麥克阿瑟。為此,日本制定了侵略澳大利亞的計劃。
  •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走得最錯的一步棋是什麼?
    如果要問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走得最錯的一步棋是什麼,那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發動太平洋戰爭。單單是局面來看,日本人在早期的戰爭,看似高歌猛進,一度無敵於天下,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日本人在1941年發動珍珠港事變之時,就幾乎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太平洋戰爭是它在加速自己的滅亡。
  • 二戰中的日本為何在攻打中國後又有膽量發起太平洋戰爭?
    對此,美國在經濟上制裁日本,限制對日出口,且開始大量增加海軍撥款,擴充海軍力量。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美國就有意參戰,只是當時美國推行的是以援助英國為重點的歐洲優先方針,不願意也沒有足夠兵力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時與德日作戰。換言之,如果美國搞定了歐洲的德國,遲早也會返回太平洋收拾日本的。
  •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為啥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隨著戰局的深入,美國也想正面參與到二戰之中來,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是一個主戰分子。但是美國民眾強烈反對正面參與戰爭,他們願意捲入到二戰的戰火之中。正當美國國內兩種觀點不停碰撞的時候,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一時間讓全世界震驚,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
  • 明知打不贏美國,日本為何還發動太平洋戰爭,因為少了個李四光
    昨天有網友問了不二這樣一個問題,說二戰時期日本明知道和老美在國力上有著巨大差距!那麼日本為什麼還要發動太平洋戰爭?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日本少了一個李四光!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前提原因!日本為什麼要發動太平洋戰爭?因為日本偷襲了老美的珍珠港!日本為什麼要偷襲老美的珍珠港?
  • 太平洋戰爭美國殲滅日軍150萬,日本人是不是很恨美國人?
    據戰後日本數據統計顯示,二戰中,日本侵略者陣亡的人數大約為220萬左右,其中有大約150萬的日軍是被美國殲滅的;此外,美國向日本 投下的兩個原子彈,造成了日本數十萬平民的傷亡,直接加速了日本投降。
  • 二戰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戰役: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的戰爭目標是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到1943年馬裡亞納海戰後,日軍的戰爭目標修改成了「確保皇國生存」。戰爭到了1945年4月份,日本的戰爭目標變成了「全民玉碎」。因為此時美國人帶著撲天蓋日一般的艦隊來踹日本的國門兒了!1945年4月,衝繩戰役爆發。
  •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什麼,給戰爭帶來了什麼影響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犯下的錯誤,日本人自己總結的似乎已經很全面了。日本在戰爭結束後,就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可是,我們如果看日本的戰爭史研究,就會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在研究中,日本充滿了悔恨,它悔恨的不是發動戰爭的罪惡,而是戰爭中的失誤。日本總是在反思,如果不犯這些錯誤,日本是不是能夠打贏太平洋戰爭。
  • 一戰時被打得潰不成軍的德國,到底有什麼底氣發動二戰呢?
    一戰發生時,德國剛剛統一數十年,不過在這數十年中,德國一躍而起,已經超越英法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可是完成統一的德國抬頭一看,世界已經被瓜分完畢了,於是德國開始瘋狂擴張,很自然就和老牌殖民帝國激化了矛盾,戰爭不可避免的爆發了。從德國組建的盟友來看,奧匈帝國雖然也是歐洲幾大國之一,可實力並沒有經過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