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誕生以來,戰爭就沒有中斷過,因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欲望,而欲望是戰爭的主要導火索,一旦野心能夠撐起自己的欲望,戰爭不可避免的就會發生,發生在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皆是因為法西斯為了一己私利把整個世界拖入戰爭的泥潭當中,為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其中二戰的影響範圍是最大的,對於日本的戰敗很多都把主要原因歸於偷襲珍珠港,招惹到了美國人,事實真的如此嗎?
日本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入侵中國,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近代隨著日本國力的不斷強大,其野心再次膨脹,雖然日本只是一個彈丸之地,但是日本人對於戰爭是做了詳細的部署地,尤其是情報信息做的非常好,那麼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難道日本就不知道自己與美國的相差很大嗎?小編認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日本是一個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而發動戰爭是需要大量的資源作為支撐的,依靠日本自己的實力肯定是無法發動這場戰爭的,日本所需要的鋼材、石油、糧食等資源大部分都是通過美國購買而來的,經過多年與美國進行貿易往來,日本對於美國的實力可謂是了如指掌,因此日本也知道與美國開戰自己將面臨怎樣的一個處境。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日本不得不對美國開戰。
既然日本大部分的戰略物資都是從美國購買的,那麼一旦美國斷絕了日本的一切資源,日本的飛機坦克將會變成一堆破銅爛鐵,槍裡面也不會有子彈,甚至連士兵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是無法再繼續進行戰爭的。
但是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英法兩國在歐洲戰爭上節節敗退,作為歐洲大佬的英國更是被德國狂虐,美國看到這種情況之後,也明白自己在想保持中立是完全不可能的,於是便開始對英國給予支持,逐漸的對整個反法西斯聯盟給予經濟還有武裝方面的援助。
美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也同樣受到了影響,在1940年的時候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禁運,雖然並不是完全的停止貿易,不過,此時的日本已經嗅到危險的信息,他們一方面開始部署對東南亞以及太平洋的作戰計劃,一方面抓緊時間從美國手中購買大量的戰略物資。
剛開始的時候日本並不想與美國徹底的撕破臉,於是想通過談判的手段與美國重修舊好,不過很明顯這個方法是沒有任何效果的,隨後美國徹底的斷了與日本的貿易往來,並且把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全部凍結。日本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停止戰爭,另外一種則是死扛到底。當時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盛行,想要就此休戰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只能選擇繼續戰鬥。
雖然日本當時已經深陷東亞的戰爭泥潭當中,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日本仍然有戰勝的把握,雖然美國的實力要強於日本,不過,在太平洋上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日本對於美國都具有碾壓式的優勢,否則的話美國也不會再太平洋戰爭中輸得如此難堪。後期,美國的軍事實力開始碾壓日本,但是日本卻牢牢佔據著戰爭前期的優勢,而日本也是想通過前期的優勢迫使美國進行妥協,因為美國的民眾是反對戰爭的,主要迫使美國重回談判桌,對於日本來說就是最大的勝利。
即便美國沒有妥協,而是與日本死戰到底,那麼日本也可以通過前期的優勢來換取時間,在亞太地區與德國進行會師,到那個時候德日兩國聯手也未必不是美國的對手。因此,對於日本而言,對美國開戰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至少在當時來說只最好的選擇,畢竟戰爭本身就是一場賭博,誰都沒有把握孰勝孰敗。對於今天的話題,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一起進行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