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曼」系列是被譽為「特攝之神」的日本導演圓谷英二先生一手創辦的「圓谷株式會社」及其歷代工作人員所拍攝的空想特攝系列電視單元劇作品,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奧特曼系列首部作品《奧特Q》放送以來,已有五十餘年的輝煌歷史。
「大家好,這裡是小晝~帶來的『奧特曼』系列百文。因最近小晝親感相關所謂『奧特曼特攝文化不良』的不妥觀念,刻意作此百文,謹奉看官審閱!」
如果在中國內陸說起帶有「奧特曼」字眼的話題,那麼五湖四海的觀眾們都會靈光一閃般露出「得意的笑容」——對自己「深度了解」奧特曼而感到驕傲。其中不乏許多真正欣賞以奧特曼等特攝文化作品的粉絲,也有許多因不良因素導致自身對應認知被扭曲的大眾。而今天小晝便與看官們淺談「奧特曼」在歷史車輪中的境遇,還望看官們客觀看待:
關於中國大陸引進奧特曼系列作品的歷史記錄:國內首部奧特曼系列特攝劇《宇宙英雄·奧特曼》於1993年由上海東方電視臺引進中國大陸並放映;隨後,除去《奧特賽文》因為劇情原因未曾及時引入國內外,昭和奧特兄弟作品均被陸續引入國內,成為許多80後和90後的童年記憶;漸入21世紀,以《迪迦·奧特曼》為代表的平成系奧特曼引領了國內電視特攝劇放映潮流。這些夾攜著數字的記錄背後,既有眾人對「奧特曼文化」進行正常宣傳後帶來的優秀成果表示讚賞,也有粉絲們對許多偏差因子傳播開後使得「奧特曼文化」風評被害而感到惋惜、悲哀。
許多國內影視觀眾認為觀看「奧特曼」是低齡的象徵,是幼稚的溫床。事實上,觀眾們對奧特曼文化的類似觀點並非毫無依據——除去漫畫小說等圖文向作品,漫威、DC等英雄漫畫大亨將其超級英雄搬上電影熒幕後,大體上掩蓋了其超級英雄在漫畫原作中「孩子英雄」的形象,取代賦予的則是好萊塢大片的成熟、驚奇和浩瀚。反觀以《奧特曼》系列作品,排除「舊作」中少有的「成人向」劇情或集數,更多時候都是表以「子供向」符號。不可否認的是奧特曼系列作品確實視幼童和少年群體為消費主力——殘酷的時代、市場壓力為奧特曼文化奠定了不爭的「幼稚」主基調;除去中國觀眾,歐美、東南亞、東洋等地域觀眾同認為「奧特曼」分屬子供向文化。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電子設備在普通家庭的普及,使得許多世紀新兒能夠自主或他助地運用各種電子媒介觀看「奧特曼」系列特攝作品。隨同電子設備發展的信息統計技術為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了直觀的數據——昭示了「奧特曼」系列特攝作品觀看人群年齡段多位於十餘歲範圍甚至更低範圍的現實;而這些社會信息又將及時反饋於相關技術人員,並逐步為奧特曼作品打上「少兒」、「動畫片」等標籤。隨著觀劇途徑的拓展,這微妙的連鎖反應愈加凸顯,以至於「特攝」文化最終分屬於「動漫」版塊。雖然絕多數人對奧特曼作品的評判方式具有片面性和誤導性,但是在數據、信息需求之大且傳速之快的今天,奧特曼作品欲想在大眾認知中擺脫「適宜低齡兒童觀看」的關鍵詞已是難上加難。
部分觀看過奧特曼等特攝作品的孩童會「突顯頑皮或愚笨的一面」:用一種社會說法便是「以愛玩天性著稱的兒童們會模仿劇中人物表現,從而引發爭執打架等不和諧現象」,而這也導致「奧特曼」等特攝作品被冠以「暴力而低俗」之名;與此同時,孩子們花費較多時間追捧他們喜愛的特攝人物、劇情,使得他們有關學習、體質、涵養等正面結果弱化,導致奧特曼等特攝作品無獨有偶地被迫披掛上「誤人子弟」、「影響學習」等馬甲。緊隨之後,便是各大媒體及其相關報導對「奧特曼」等特攝作品的言辭批評。雖然這些現象並不僅限於國內甚至出現於諸多國家,但所謂的原罪必須由「特攝劇」背負嗎?沒有特攝作「催化劑」,孩子們就會因沒有接觸其他文化影響而品學體兼優嗎?所以,特攝文化並非根本制害因素,家庭教育和益人引導則顯得十分重要。
在快餐性質的娛樂文化迅速發展的今日,許多似懂非懂的網友出於自身利益而發表相關「惡搞」、「爆笑」等所謂的「奧特曼槽點」並將其幽默內容刻意「擴大化」、「極端化」。正式意義上,這才是「低俗」和「褻瀆」的具體體現。然而諸多以取樂為意圖的觀眾也不加區別地給予紛紛響應。原則上,「文化改編」也有程度之分,適度把控才是極佳態度。若緊承之前奧特曼作品造成社會風評並非良好的背景,再加上劇情積極、人物豐滿、寓意豐厚的特攝劇卻被普遍認為只有「玩弄消費」的價值;如同諸多古今文學般擁有深厚的藝術、科學、精神價值的「奧特文化」等特攝文化卻被忽視、埋沒,被拋棄至冠名為「低俗文化成果投放處」的垃圾箱中。
「線下」方面,以圓谷株式會社為代表的特攝文化製作公司的拍攝資金除了影視收入和業務收入,多數則為線下活動收入和周邊收入——除了少數深耕於特攝文化、樂於收藏相關產品、對其進行把玩和探索的「粉絲級」受眾外,玩具、零食、圖書等相關產品的主要受眾則是孩童,所以特攝周邊引發的社會心理將其準確定位於「子供向文化」。然而對應國內情況,出於製造成本和文化市場等原因,特攝文化周邊多以「低廉」的「偽造形象」、「劣質工藝」、「盜用版權」的圖像、玩具、書本等產品聞名,此類「繁華光景」變相地為奧特曼等特攝文化「積累」所謂人氣。即使「版權社會」逐漸發展的今日,此類思維和行為依舊「屢創新高」,反映的是廣大功利、實用主義生產者和消費者「欣然接受」的現實。
雖然諸多人群藐視奧特曼等特攝文化或輕視其精神文化成果、低齡群體為特攝文化主要消費者、官方權威版權不受廣泛待見等現實不可否認,甚至於產生了兩個月前國內受眾對「圓谷&漫威漫畫合作」企劃的誤解或偏見。但同樣不能反駁的是「圓谷株式會社」等特攝文化作品製作方正努力將自身文化以「積極的一面」推廣於大千世界範圍內的現實行動,而這些行動值得每一位特攝迷深感欣喜。同時,謹請各位看官辯證、客觀地分辨類似事件實際情況,做理性的文化消費者、享用者。最後,小晝誠請各位看官合理抒發個人情感,積極發表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