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三毛去世,1996年,一個名叫馬中欣的遊記作家就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花費5年時間重走了三毛的撒哈拉之路,遍訪三毛親友與鄰居,寫下一本書《三毛真相》,只為證明三毛是個虛偽的騙子,按照他自己的話說,那就是實在看不慣那些單純少男少女被假相繼續蒙蔽下去。
在三毛的文字裡,她與荷西的撒哈拉愛情甜蜜得讓人驚羨,她自己也完美得不像話,這兩人簡直是神仙眷侶般的存在。然後,經馬中欣調查取證之後卻發現,事實根本不是這樣,與三毛的描述簡直天差地別。在他的書中,三毛是個怪異、虛偽、隨便的女人,有些神經質,而且根本不愛荷西。
只要讀過三毛的作品,就知道當荷西第一次見到她時便對她一見鍾情。也就是說,是荷西追求的三毛。可是,兩人第一次見面時,荷西才14歲,三毛大他8歲。三毛又說,幾年後她重赴西班牙,終於被荷西的愛深深感動,於是相約去撒哈拉流浪。可據馬中欣的結論指出,是三毛對荷西死追爛打。
三毛說荷西是高材生,可事實卻是荷西沒學歷,馬中欣在學籍裡根本查不到他的記錄。荷西的家境更一般,自己又是個悶油瓶,所以面對三毛的追求他同意了。荷西本來在西屬撒哈拉當潛水員,沙漠裡輕易見不到個女人,所以三毛就被他喊過去,成了他的理想伴侶,二人開始一起生活。
可在一起之後,三毛卻發現荷西雖然身材威猛,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響屁,笨頭笨腦,十分無趣,而荷西則認為三毛神經兮兮的,控制欲太強。據當時的鄰居說,二人經常吵架,但三毛總是佔據上風,經常對荷西亂發脾氣,動輒打罵。荷西逆來順受,吵不贏就離家出走,有時候借捕魚跑到別的島上去避難。兩人生活的最後兩年,大多處於分居狀態。
從撒哈拉搬到加納利島上之後,荷西沒有工作,三毛說二人生活拮据,入不敷出,有時候一天只吃一頓飯,以此來證明他們愛情的忠貞。可據馬中欣調查發現,三毛在加納利島前後總共購買了三套海景別墅,後來把其中兩套賣掉,又投資了當地一座中國飯店,況且她自己還有稿費可以拿。在「富婆」三毛的幫襯下,荷西像極了白吃白喝的小白臉。
如果是這樣,那麼三毛經常無緣無故找荷西的茬就容易理解了,因為她畢竟是主人嘛,錢都是她掙的,有些脾氣是正常的。荷西是崇尚自由的歐洲人,自然不願受制於三毛的管控之下,所以才選擇逃。馬中欣曾採訪過三毛一位舊友,他說:「三毛又老又醜,舉止怪異,是個很隨便的女人。」
但同時,三毛也是個性十足的女人,可以想像這樣太強勢的愛情很難有好的結局。或許三毛與荷西的愛早就在無休無盡的爭吵中耗盡了,就連死亡的到來都顯得不那麼意外。三毛曾自己說,如果當初荷西能夠和自己大吵一架,說不定就不會死。這句話真是飽含深意啊。
荷西死後,三毛並沒有停下追求愛情的腳步,她又先後愛上了賈平凹和王洛賓,但結局基本相似,尤其與王洛賓的故事流傳非常廣,比如見面沒幾次就讓給買房子,吵架時大喊「我殺了你」之類的。馬中欣的《三毛真相》一經出版,就引發了巨大爭議,有不少三毛讀者甚至粉轉黑,但也有支持者表示反對。
他們認為同樣身為遊記作家的馬中欣是出於嫉妒才抹黑三毛的愛情,他也去過不少地方,寫了不少書,但卻沒有像三毛一樣火起來,可他的初衷究竟是什麼依舊不得而知。在兩份截然不同的答卷中,你更願意相信馬中欣花費五年時間得出的結論,還是相信三毛筆下美好的撒哈拉愛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