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詩畫浙江 行走閱讀」活動落下帷幕,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浙江圖書館與全省98家公共圖書館聯動開展的浙江「線上讀書月」活動進入尾聲。
為更好滿足群眾居家防疫期間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於今年4月至6月間推出全省首個「線上讀書月」活動。活動以「書香浙裡,雲享閱讀」為主題,開展了「閱新知 不孤讀」「閱讀TA力量」「詩話浙江 行走閱讀」「天籟浙江 印象詩路」等五大板塊活動,涵蓋「浙江中華詩詞大賽」「聽書馬拉松」「掃碼看書、全省共讀」「曬書房、薦圖書、共閱讀」「21天閱讀計劃」等十大創新項目。各級公共圖書館還圍繞主題自主策劃開展了2500餘場配套活動。整個「線上讀書月」全民閱讀、線上閱讀氛圍濃厚,直接參與線上各類閱讀活動的讀者數量超過1000萬人次。
提供公共閱讀服務「新場景」
「線上讀書月」的推出,是浙江公共圖書館系統應對疫情做出的積極反應。同時,活動提供的公共閱讀線上服務「新場景」,也是對近年來浙江各級公共圖書館探索推進供給側改革成果的集中檢驗。
「線上讀書月」實現了全省聯動「一盤棋」,並打破了資源與平臺「壁壘」。
一方面,實現了系統內「流量」整合。「線上讀書月」五大板塊十項創新活動,均由浙江圖書館統一策劃、統一組織,基層圖書館共同參與,既節省了資金投入,又促進均衡發展,還擴大了整體影響力。
另一方面,活動還成為了公共閱讀向系統外「破壁」的探索:
在資源供給上,浙江全省圖書館系統與各數字資源供應商合作,為讀者爭取優質資源提供免費使用;在優化讀者線上訪問上,完善了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生活號生活平臺與「浙江網絡圖書館」「浙江文化通」官方平臺的對接,實現了一個服務平臺、多個入口訪問;在拓展服務方式上,雲上觀展、雲上聽書、碼上閱讀、雲端講座……
各級公共圖書館從多個角度探索服務的多元化供應,利用直播、微視頻等方式,讓線上閱讀推廣活動變得更可親可感、互動性強。
檢驗服務效能的「放大鏡」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供給能力能否滿足大眾需求?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公共文化機構提出的新挑戰,同時也是檢驗服務效能的「放大鏡」。據統計,「線上讀書月」期間,有230萬讀者共計1000餘萬人次參與了各類線上閱讀活動:4月22日晚的「世界讀書日」線上主題直播活動,吸引了48萬觀眾觀看、互動;4月19日的「聽書馬拉松」,也吸引了超過8000人參賽。
組織方還專門推出了相關主題網站和H5頁面,按照活動時間進度實時更新。僅活動H5頁面的訪問量就達到500萬次。
文化「得分點」
近年來,浙江走出了一條書香馥鬱的先行路。而此次「線上讀書月」,更是以多樣性文化產品為載體,努力喚起廣大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浙江特色地域文化等的認同和熱忱。疫情阻擊戰中,浙江湧現出了大量榜樣人物和感人事跡。而作為「線上讀書月」重要配套活動的「閱讀TA力量」青少年演講大賽,就通過講述當今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事跡,引導青少年學先鋒、樹標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線上讀書月」還提出「在行走中閱讀,在閱讀中賞玩」,面向浙江全省開展「詩畫浙江——行走閱讀」微視頻大賽、「天籟浙江·印象詩路」朗誦大會、「為地球朗讀」打卡、「中華詩詞大會」等系列活動,以微視頻、有聲閱讀、地標閱讀打卡、詩詞交互體驗、全民朗讀競賽等,打造雲上浙江文化地圖,生動呈現改革開放以來之江大地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盛景。(王學思)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