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在杭州南宋皇城遺址上建豪宅被要求停工

2021-01-07 東方網

  中國網事·核實:網曝杭州地產商「南宋皇城遺址上建豪宅」 政府已要求暫停施工

  東方網5月5日消息:一段《南宋皇城遺址建千萬元豪宅》的視頻5日在網上流傳,視頻顯示開發商正在大舉動工,開挖地基,而文物愛好者則在工地上淘寶,發掘出了廊柱、地磚等南宋時期的文物。

  在國家級文物保護遺址上「動土」,用推土機、挖掘機對珍貴的歷史文物施以破壞,房地產公司為何公然違反文物保護法?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進行了核實調查。

  【網事聚焦】網民稱開發商正「永久傷害杭州」

  有「圍觀」的網民指出,根據網絡視頻《南宋皇城遺址建千萬元豪宅》的顯示,這個已經破土動工、定於今年下半年開盤的樓盤,位於杭州饅頭山東麓的南宋皇宮遺址上,而且是皇城的核心部分東宮遺址。

  珍貴文物遺址上建樓盤引起了網民極大的不滿。搜狐社區台州網民認為:「杭州目前正在申遺,而南宋皇城是代表杭州歷史文化底蘊的核心之一,急功近利和短視,會給杭州永遠的傷害。」鳳凰網網民「靜生慧」表示,面對不可再生的遺址遺存,希望決策者能夠以更加敬畏歷史的心情,慎重對待它們的保護與開發。

  新浪網民「報紙論斤賣」更是提出質疑:「開發商已越過南宋遺址紅線,國家文物保護部門2年前就確定了紅線,開發商為何如此膽大?是否上頭有人開綠燈?」

  新浪微博網民「香辣麥兜」認為,「此事關係到我們杭州和浙江的文化遺產,板子不能只打到開發商頭上,還應該問責職能部門是否涉嫌違規瀆職。」

  ??【記者調查】專家稱必然傷害遺址文物 「豪宅」開發商稱「不知情」

  「中國網事」記者在「豪宅」施工現場採訪了解到,這個房地產項目是綠城集團開發的「綠城西子·杭州御園」,佔地32畝,僅有77套住宅,每平方米售價5萬到10萬元不等,500多平方米的一套住宅售價起碼在3000萬元以上,是一個位於杭州市中心,毗鄰西湖的超級豪華樓盤。

  在接受「中國網事」記者採訪時,杭州古都文化研究會會長、杭州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林正秋教授,原杭州市文化局局長胡效琦,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周生春教授,浙江大學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周復多教授,古建築研究專家、浙江工商大學仲向平教授以及古都文化研究學者戎玉中、王安祥等專家一致認為,「綠城西子·杭州御園」項目確實正位於杭州饅頭山東麓的南宋皇宮遺址上,而且是皇城的核心部分東宮遺址。

  浙江大學教授周復多說,南宋皇城遺址距現有地面只有三四米,該樓盤目前開挖的地基深達10多米,肯定會對地下文物造成嚴重破壞。

  「中國網事」記者了解到,2001年,南宋臨安城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又被國家列入「十一五」100處重點保護遺址名錄。而早在2007年,中國文物研究所、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就聯合編制了《臨安城遺址--皇城遺址保護規劃》。而在2003年3月,由於在萬松嶺隧道施工中發現了南宋御道遺蹟,被稱為「西湖第二環線」咽喉的萬松嶺隧道還因此停工並修改了規劃。

  在綠城西子房地產有限公司對該房地產項目的介紹中,這樣寫道:「2009年,位於『南宋皇宮遺址公園』內的一幅稀世珍寶級地塊公開出讓,該地塊地處杭州城市中心,原南宋皇宮內,比鄰即將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西湖,坐倚名勝遍布的鳳凰山,是南宋皇城遺址保護區內唯一出讓的住宅開發用地,也是距離西湖最近的一塊可開發土地。」

  但是對於這一保護規劃,開發商竟聲稱「稱不知情」。項目經理王曉春在電話採訪中稱,招拍掛時相關部門並沒有說明這一地塊地處文物保護紅線內,開發商對地下有南宋文物一事並不知情。對於視頻中曝光的南宋文物,王曉春說:「我們正在調查中,之前並沒有聽說挖出文物,至於視頻中出現的文物,不能說明問題。」

  【相關回應】政府已暫停「豪宅」施工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長、南宋臨安城考古隊副隊長唐俊傑研究員說,從2001年起,杭州市規定老城區內任何建設項目都必須經過事前的考古發掘,為此,2008年,他們開入「綠城西子·杭州御園」地塊,進行了三個月的發掘,但是由於這一地塊在五六十年代建起了國家儲備糧庫,地基挖得很深,對遺址破壞嚴重,只發現了一小段夯土城牆。

  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市園文局)文化局副局長童國亮告訴記者,對於「綠城西子·杭州御園」地塊是否屬於南宋皇城範圍,學術界也有爭議。目前,杭州市已決定暫停「綠城西子·杭州御園」項目施工。如果有必要,會進行再次考古發掘。

相關焦點

  • 德壽宮遺址將建南宋博物院 規劃正在公示 杭州亞運會前有望建成
    從昨天開始,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區除汪宅)建設工程方案進行公示。按照目前建設目標,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建設工程有望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前建成。
  • 杭州工美館首場「金手鏟」公共考古活動,邀你一起揭開南宋皇城的面紗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陳晶8月起,由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刀剪劍、扇、傘博物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一連三場「金手鏟」公共考古系列活動即將上線。首場活動將在8月1日(本周六)舉行,本次活動將首次向公眾展示德壽宮遺址的發掘成果。
  • 杭州將建南宋博物院 2022年杭州亞運會前建成開放
    今天(12月28日),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正式開工,這是杭州首個規模性展示南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將於2022年杭州亞運會前建成並向公眾開放參觀。屆時,人們將在歷史遺蹟、建築景觀與虛擬場景的轉換中,獲得沉浸式的參觀體驗。
  • 杭州德壽宮將建南宋博物院 一期有望在2022年前建成
    圖為杭州德壽宮遺址 郭其鈺 攝中新網杭州10月25日電 (江楊燁)南宋文化是浙江杭州文旅的「金名片」。10月24日,記者了解到,杭州擬在中河高架東側,河坊街南側,建國南路西側,望江路北側建設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區除汪宅)工程,並有望在2022年前建成。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以杭州為都城,稱臨安。臨安作為南宋的政治中心,存在了一百餘年。期間,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稱讚臨安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這體現了南宋時杭州的繁榮。
  • 專家揭秘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
    12月28日上午,很多人關注已久的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開工。作為南宋皇城大遺址綜合保護的「開山之作」,杭州亞運會前,一座原址原貌、原汁原味的「德壽宮」將拂去歷史的煙塵,在世人面前亮相。很多人都知道,歷時152年的南宋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的黃金時代。
  • 南宋博物館規劃亮相 就在德壽宮遺址上!
    都市快報德壽宮在杭州,幾乎沒人不知道。開車在中河高架上,過了胡雪巖故居,杭州市方志館背後一片坑坑窪窪的空地,就是德壽宮。年紀稍微大一些的人,會告訴你,以前這裡是蠻大一個停車場,老人家則會說:「哦,老底子,杭州工具廠的位置嘛。」就在這塊地下,藏著南宋德壽宮,在這塊地上,將建起一座南宋博物院。
  • 我們可以看到什麼 |《南宋十萬個為什麼》
    對此,《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裡有比較清晰的描述:「宮內鑿大池,引西湖水注之,其上疊石為山,像飛來峰,有樓曰聚遠」。這個引西湖水注入而成的大池,面積大概十餘畝,規模跟鳳凰山皇城後苑裡的小西湖差不多,池中也有島洲,島洲上建有至樂堂,可以觀賞教坊奏樂、跳舞,欣賞戲劇啥的,文娛節目很多。此前幾次發掘,考古隊員已經發現了水渠,以及水閘、水池、水井等一系列園林遺蹟。只是小西湖的具體位置,卻還沒有定論。
  • 浙江:杭州德壽宮將建南宋博物院 增強多元性
    中國網10月26日訊 10月24日,記者了解到,杭州擬在中河高架東側,河坊街南側,建國南路西側,望江路北側建設德壽宮遺址保護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區除汪宅)工程,並有望在2022年前建成。
  • 走進杭州,領略南宋御街的「美」,一起來感受一下
    宋御街是南宋都城的一條主要街道,南面是皇城北門和寧門(今萬松嶺與鳳凰山腳交匯處),北面是朝天門(今鼓樓)、中山路、中山北路、觀橋(今貫橋),東面是鳳起路、武林路交匯處,西面是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全長約4185米,是「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至景靈宮(武林路西面,皇室先祖塑像之地)的特道
  • 杭州八卦田,南宋皇帝的躬耕之地
    史載這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遺址。 帝王執耒耜等農具在籍田上三推三返,叫做「籍禮」。意思是皇帝作為表率親自耕種,老百姓更要辛勤勞作務農,這樣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 南宋何時開始「籍田」? 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南宋與金國籤訂了不平等和約,史稱「紹興和議」。同年十二月除夕夜(1142年初),趙構和秦檜殺害嶽飛。
  • 隋唐洛陽城遺址,皇城、宮城、郭城
    20世紀80年代後,為配合基礎設施建設,還多次有目的地對宮城、皇城等重要遺址進行了針對性的勘查和發掘,直到現在考古勘探工作都仍在陸陸續續開展著。 整個皇城平面呈長字形,城內有南北四街,分東西列屬文武百司的辦公機構。皇城城牆高12米,共有6個城門,如左掖門、端門、右掖門。20世紀60年代,研究人員經過對皇城的考古勘察發現皇城的各面城垣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門址保存殘缺不全,但基本可以確定右掖門、賓耀門、麗景門、宣輝門的位置,而左掖門和端門遺址由於南城垣被洛河侵毀已不復存在。
  • 南宋皇城中疊山理水的北內究竟有啥看頭?
    紹興十五年四月,秦檜建第落成。初望氣者言:此地有鬱蔥之祥。檜專國,實覬覦焉,請以為第。檜死,高宗將倦勤,乃即第築新宮,名德壽。」德壽宮是宋高宗晚年將皇位禪讓與孝宗,在收回的秦檜府第基礎上修建而成。《宋史》中明確記載,由於德壽宮在大內的北面,故而稱為北內。自從宋高宗禪讓,搬出南內,住進北內之後,南宋皇城長期由南內和北內兩部分組成,這是南宋皇城與我國古代其他朝代皇城的顯著區別之一。
  • 鳳陽明中都,古代最大的爛尾工程,因體恤百姓停工,規模超過故宮
    距離古樓不遠的皇城遺址只剩了一段殘破的城牆,洪武時期鳳陽皇城的城牆和城內大部分建築是修建完整的,大都毀於明末戰亂,近代也保存了大規模的皇城建築,但是也在後來的幾十年被毀,或人為或戰爭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騎兵南下徵金,佔領了灤河上遊的桓州,金蓮川演變為成吉思汗的避暑地。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成吉思汗以桓州涼陘為其"夏宮"。成吉思汗分封眾將時,元上都地區是木華黎家族的世襲領地。
  • 方堃、胡哲斐:浙江良渚古城遺址申遺程序已正式啟動
    方堃、胡哲斐:浙江良渚古城遺址申遺程序已正式啟動 2017年04月26日 08:54 來源:中新網杭州 作者: 字號 2017年04月26日 08:54 來源:中新網杭州 作者: 關鍵詞:遺址;古城;世界文化遺產
  • 賈連港:南宋中央宿衛體系的再建與佈防格局的形成
    自建炎初年至紹興三年十一月,南宋皇城司逐步完成了重建任務。大致在御營、御前軍向神武軍、神武副軍轉變之時,即建炎四年五、六月間高宗結束頻繁「巡幸」,相對安定之後,南宋皇城司的重建速度得以加快。南宋初年,皇城司的職能定位也與北宋皇城司多有不同。目前,學界較少關注此一時期皇城司的變動,以下筆者略作探討[62]。
  • 擁有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杭州成立首個世界遺產聯盟
    今天(6月13日)上午,杭州市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拉開序幕,這是繼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之後的又一場盛會。活動上,杭州成立首個世界遺產聯盟。世界遺產聯盟,首批成員有8家單位今天,杭州正式成立世界遺產聯盟。
  • 都會森林:杭州千萬級豪宅或將斷供,誰會是你心中的「優質門票」?
    前幾天,大學城北兩宗被封頂+自持拿下,開發商開啟「搶地」模式。  顯然,杭州已經成為眾多高端客群青睞的準一線城市。  「春江水暖鴨先知」,向來嗅覺靈敏的高階人士,總是能做出保值的最優選——在城市中心區置辦一套核心資產。  手持千萬的意向購房者越來越多,但整個杭州千萬級改善房源卻非常稀缺。
  • 誤打誤撞走進皇城根遺址公園,自得其樂的慢生活透著老北京的韻味
    沒想到現如今北京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在建,從金魚胡同到燈市口限行了,電車改道北河沿大街和東安門大街,不經過中國美術館了。因為好久好久都沒坐這路電車了,結果人家一改道了,讓本想坐103路電車在中國美術館下車的我一下子懵逼了,眼睜睜地看著電車提前拐彎向南,害得我坐過了一站地。
  • 明清皇城金石圖收尾 皇城根遺址公園雕塑入座(圖)
    王希寶攝  本報訊(記者楊威通訊員張言)今晨,一位從早市採購完蔬菜的老人,坐在皇城根遺址公園雕塑邊上據王府井建管辦透露,6件浮雕作品中的最後一件——明清皇城金石圖正在緊張地收尾。  今天下午,這件雕塑將安放於即將開園的皇城根遺址公園最南端。到那時,公園中的6件雕塑和3組浮雕將向人們展示古都北京獨特的人文環境和歷史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