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為什麼被稱「土匪將軍」?有獨特訓練方法,上級:為戰鬥而生

2021-01-10 大洲讀歷史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往往英雄都是在亂世中出現的。亂世出英雄,英雄卻不一定愛亂世。但有這麼一個英雄卻是為戰鬥而生,他就很喜歡亂世,甚至達到了一離開戰鬥就活不了的那種程度。他就是被稱為鐵血軍魂的「土匪將軍」巴頓上將。

巴頓

巴頓,全稱小喬治·史密斯·巴頓,畢業於西點軍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著名的軍事將領。他雖然是在二戰時期出名的,但是在一戰時期就已經上戰場打仗了,只是那時候級別低,也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到了二戰時期,他的人脈、資歷經歷這麼多年的軍旅生活也逐漸建立了起來。所以說,二戰是他最為耀眼的一個時期。

當時美軍政府,對巴頓委以重任。在德國以坦克為主力的兵種橫掃西歐戰場後,美國感受到了裝甲兵的強悍,也開始重視裝甲兵建設。巴頓也是因此而被任命為裝甲旅旅長,後來升任為新成立的第二裝甲師師長,並負責組建裝甲部隊,晉升為少將。再到後來,被任命為第一裝甲軍軍長。

巴頓

英美蘇三軍聯盟時期,在北非戰場上,德國有一個了不起的將軍,人稱「沙漠之狐」隆美爾。隆美爾當時與三國盟軍交手,表現出強大的軍事能力,旗開得勝,把美軍第二軍打的暈頭轉向的。美國也是為了扭轉戰局,把巴頓調到了突尼西亞,請他來整頓美軍第一軍。晉升為中將。

巴頓在軍事方面確實有著自己的一套本事。來到第一軍的巴頓,每天喜歡在軍營裡轉悠。有一次,巴頓在軍營裡轉悠,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是嚇一跳。仔細一看,有直接站著打牌的,有躺著直接喝酒的,也有坐著聊天的,更有甚者,直接將軍被掏出來往地上一鋪倒頭就睡。

巴頓

巴頓這麼一看就知道軍隊為什麼打了敗仗,這個不對又怎麼可能打勝仗。一是沒有一往無前的氣勢,全都是懶散的不成樣子。二是沒有嚴格的軍事紀律,這部隊沒有紀律又怎麼打仗。巴頓一看這可不行,於是巴頓就開始對部隊的整頓。

第二天早晨6點,巴頓就來到了食堂,因為部隊的習慣就是6點吃早飯,巴頓一來到這裡發現就自己和作戰的參謀長倆人。巴頓就問:「是不是其他軍官都是吃過早飯了」?食堂的廚子回答到:「是這樣的,長官,這裡的軍官都是在8點的時候才會過來吃早飯,現在都在睡懶覺呢」。巴頓一聽就怒了,命令廚房10分鐘後就停止供應早餐。

巴頓

廚師剛要下去,就被巴頓攔了下來,問道:「你的護腿呢?」廚師說:「我是廚師,長官」。「你是軍人,罰款二十美元」。巴頓也因此定下規矩,軍人不戴頭盔者、衣裝不整者一律重罰。紀律也因此逐漸好了起來。

同時,巴頓還有一套獨創的訓練方法,被稱作高壓電休克療法,每天清晨起來先跑個一英裡,十分鐘之內必須跑完,完了之後兩個小時急行軍,回來之後接著就是作戰訓練。這麼一套程序下來,可把將士們累得夠嗆,但是也確實有效。

巴頓不但注重紀律,還經常下基層演講,灌輸思想。很快,在與隆美爾的戰鬥中,美國第一軍就取得了勝利。

就是這麼一個注重紀律的上將,卻差點因為一個巴掌而喪失軍旅生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巴頓平常呢喜歡下基層轉悠,也經常在病房裡轉悠,看著受傷的將士,他也會激勵他們,甚至看到受傷重的病人,會親吻他們。這天他像往常一樣在病房裡轉悠,看到一個在角落裡雙目無神,瑟瑟發抖的病人,於是上前去詢問。

看著這個並沒有受傷的將士,巴頓問道:你怎麼了?我受不了炮火襲擊的戰場,士兵哭著說道。巴頓一聽怒了:你這個怕死鬼。就打了這個士兵兩把掌,把他拉出去,不要讓玷汙了這個榮耀的地方。這件事說來也不嚴重,但是恰巧被戰地記者發現,記者回去後大肆在報紙上宣稱。要知道,美國是比較重視人權的,批判巴頓不尊重人權,不尊重心理病人。還有人稱巴頓為法西斯,最後長官也受不了壓力,甚至曾經提出巴頓去管理後勤。

巴頓

這個事也說明,巴頓這脾氣很衝動,有很多事他也想不明白,也不願去想。巴頓曾經有個手下後來成了他的上級名叫布萊德雷,布萊德雷就曾對巴頓這樣說過:我為什麼打仗?我是被你訓練成這個樣子的。你為什麼打仗?你天生就願意打仗。這句話對巴頓的評價很貼切。巴頓就是為戰鬥為生,他除了軍事,其他方面可以說是他的一大缺陷。離開了戰鬥在和平時期就活不下去的那種。

巴頓

巴頓總是容易說錯話,後來進入和平時期,他就四處給人演講。他把蘇聯當作潛在的對手,別人都是講的和平,他對別人講隨時都有可能發動戰爭,我們還有更厲害的對手,矛頭直指蘇聯。所以很多人也討厭他。

後來,巴頓就死於一場離奇的車禍,所以很多身邊的人懷疑他是被謀殺了,不是什麼敵人,而是內部的人。

戰爭是門藝術,這並不是由固定公式推出的受感情支配的解釋。

相關焦點

  • 巴頓將軍11句名言教你何為出色領導力
    沒有戰前高強度的訓練,士兵不可能在戰場上有好的表現。無論是士兵、想跑馬拉松的平民,還是公司老總,只要想成功,就必須全神貫注,付出努力,不斷學習。對士兵來講尤其如此,在訓練中加倍努力,或許就能在戰場上生存下來。
  • 久負盛名的巴頓將軍,為什麼沒有被評為五星上將的軍銜?
    久負盛名的巴頓將軍,為什麼沒有被評為五星上將的軍銜?文/無計讀史巴頓將軍是美國歷史上特別優秀的一位軍事戰略指揮家,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特別的出名,這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的表現不無關係。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則是,為何這位鼎鼎大名的巴頓將軍最後卻只有一個四星上將的軍銜?沒有達到美國的最高軍銜五星上將。
  • 《巴頓將軍》:一個視和平如同墳墓的嗜血文藝將軍
    電影《巴頓將軍》還原了英美盟軍遭到「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率領的德軍反擊而展開的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影片一開始,透過幾個描寫戈壁的空鏡頭,戰場的失意感便浸透了影片每一個角落。美國士兵的手忙腳亂,當地居民的流離失所,均在為巴頓的出現埋下伏筆。
  • 他曾是巴頓部下,因能力太強反而成為巴頓上級,後來又成商業奇才
    他曾是巴頓部下,因能力太強反而成為巴頓上級,後來又成商業奇才文/無計讀史美國陸軍五星上將截止到現在也就只有四個人,分別是麥克阿瑟,馬歇爾,艾森豪和布萊德雷。就拿麥克阿瑟與他對比,麥克阿瑟是一個非常高傲的將軍,他的狂妄,甚至讓很多人難以忍受,可是同為五星上將,布萊德雷的表現似乎看上去要低調很多,在很多人的眼中。甚至是默默無聞。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上得了戰場,下得了商場的五星上將,正是看上去不怎麼出名的布萊德雷。
  • 二戰時期,不得不說的戰爭狂人巴頓將軍
    他喜歡開著坦克衝在隊伍的最前面,這個最前面是指與大部隊拉開很長一段距離,遠遠一看,很滑稽的那個「最前面」,為此他當時的上級屢屢嚴厲地批評他:四處亂竄,目無軍紀,自作主張! 巴頓訓練士兵時,就曾說過:「戰爭就是殺人的買賣,你不放他的血,他就會宰了你,所以你們要麼劃破對手的肚皮,要麼打穿他的腸子。」 著名的「打耳光」事件就是巴頓性格的生動體現。 「一個戰士應當在最後一次戰鬥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擊中而倒下」,這是巴頓的職業信仰,他絕不能接受部隊中有任何的膽小鬼。
  • 人們稱他為中國的巴頓將軍,是李雲龍的主要原型,子孫是農民
    二戰時期的巴頓將軍聞名世界,在中國的開國將軍之中有一位將軍,被譽為中國的巴頓,雖然他只是開國少將,但是他的名字許多人都知道,他的事跡多次被改編搬上熒幕,他是李雲龍的主要原型。這位被譽為中國的巴頓的開國將軍就是鍾偉,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李雲龍的主要原型人物就是鍾偉,發生在李雲龍身上的許多事,都曾真實地發生在鍾偉身上,他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將領。
  • 【名將傳奇】巴頓是怎樣煉成的
    巴頓最終成為這樣一位獨特的軍人,與他的童年、青少年時期的經歷以及初入軍營時所受到磨練有很大的關係,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巴頓將軍是如何從一塊「粗鋼」被煉成「合金」的過程。不過巴頓與眾不同,軍人世家的傳統、成為軍官的理想、中學時養成的自律習慣發揮了作用,使得他並沒有像通常的一年級生那樣惶恐和膽小,而是很快適應了軍校生活。巴頓嚴守紀律,著裝整齊,頗有天生的軍人範兒,甚至被等級森嚴、一貫蔑視一年級生的高年級學員視為「自己人」,並拉他入夥,加入了「兄弟會」。這對巴頓來講,能夠被同學們另眼相看,獲得認同,是精神上的一大激勵和收穫。
  • 為美國建立殊榮的黑人官兵地位不如戰俘!巴頓將軍:誰厲害我愛誰
    然而,對這些黑人裝甲兵而言因禍得福的是他們所受的訓練使其上戰場時的素質顯然超過大多數白人官兵。1944年末,由於德軍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裝甲兵讓美軍一線坦克部隊損失巨大,所以黑人裝甲兵才得到參加實戰的機會:他們被編入第三集團軍,而該集團軍的指揮官正是素以鐵血作風著稱的巴頓將軍。
  • 黑人不全是「過頂射擊」,他們在巴頓將軍麾下,也曾驍勇善戰!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二戰時美國猛將巴頓將軍麾下就有一個全部是黑人的坦克營,他們驍勇善戰,成為第一個突破德國「齊格菲」防線的美軍部隊,也成為第一支與東線蘇軍會師的盟軍部隊,創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耀眼成績。這支部隊就是第761坦克營,於1942年3月15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組建,成員全部都是黑人。
  • 重溫巴頓將軍的至理名言
    很少有軍事人物的影響力能像巴頓將軍這般經久不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頓將軍在歐洲和地中海指揮美國陸軍第7集團軍。他的洞察力驚人,這也成就了他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卓越領導才能。在查爾斯·普羅文斯(Charles M.
  • 《巴頓將軍》:紀實人物傳記中的複雜人性和戰爭的殘酷性
    《巴頓將軍》是由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1970年出品的歷史片,時長170分鐘。該影片由富蘭克林·斯凡那執導,喬治·C·斯科特、卡爾·莫爾登、詹姆斯·愛德華茲等主演。影片的劇本是根據著名的軍事歷史學家迪斯拉斯.法拉格所著的《巴頓:磨難與勝利》以及與巴頓將軍有重要關係的五星上將奧馬兒·N·布萊德雷將軍所著的《一個士兵的故事》兩部回憶錄改編而成。
  • 回顧土匪世家姚大榜:祖上二十四代以打劫為生,有「傳承」的土匪
    姚大榜其人1882年,姚大榜出生在湘西,這樣一個名字可不要以為是沈從文筆下某個湘西的單純少年或有學青年,他身上也沒有什麼反應人性純真的故事。相反,姚大榜世代在湘西一帶打家劫舍,是有了名的土匪。相傳姚大榜祖上二十四代是以打劫為生,經歷了明、清、民國三代都沒有被當地政府或中央政府剿滅,直到1950年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年,才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土崩瓦解。後來著名的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中罪大惡極的田大榜的原型正是姚大榜。
  • 突出部之役 巴頓將軍的神跡之戰
    展現神跡的巴斯託涅戰役會後,巴頓將軍隨即發動行軍的命令,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下了此時的心境:「我很有信心,可以獲得一次偉大的成功,我相信這是上帝為我安排的一戰。」然而第三軍團在這次行軍途中,遭遇濃霧、大雪不斷,所有的道路都結了一層冰,車輛只能緩步前行,一整天下來只前進了十多公裡。
  • 一代「戰神」巴頓將軍因車禍死亡,究竟是意外還是另有隱情
    總體來說,巴頓將軍的情況並不算樂觀,甚至還可能有生命危險。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醫生們不敢耽擱,立刻對巴頓將軍進行搶救。經過精心的治療後,巴頓將軍的傷情得到控制,他的一隻手臂開始有了力氣,一條腿也開始恢復了一些知覺。對此,醫生們覺得他基本上脫離了危險期,剩下的只需要住院慢慢治療了。
  • 巴頓《返老還童》、班傑明投胎轉世~出走半生,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巴頓將軍與他的愛妻一生相知相隨,巴頓夫人是一生,以巴頓將軍一生為榮為福。因而也是巴頓將軍除戰爭之外,唯一的靈魂伴侶。因為戰爭,巴頓將軍對妻子的愛,必然是虧欠的。故而此神劇,為巴頓先生圓滿了未履行完的愛的夙願。
  • 巴頓將軍死於離奇車禍,失蹤的肇事司機,神秘的死亡預言
    這是巴頓上將的名言,但這位在戰鬥中屢建奇功的「鐵血老頭」最總並不是光榮的戰死沙場,而是死於一場離奇的車禍,之所以說他離奇,是因為車禍發生後,肇事司機竟然不知所蹤,並且在此之前巴頓也曾不止一次的預言自己將不久於人世。1945年6月7日,歐洲盟軍剛剛取得勝利一個月,喬治·巴頓來到美國波士頓,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
  • 巴頓才只是四星上將,為什麼感覺他比大多數五星上將還出名?
    但是八十年代以前幾乎沒人知道巴頓,或者也有知道有這麼一個人的,但不會多麼關注。那麼巴頓將軍在中國的名氣是怎麼才鵲起的呢?小編認為大多數人是在八十年代初,因為《高山下的花環》,從而得知有巴頓這麼一個美國將軍。
  • 《巴頓將軍》,一部針對當時越南戰爭背景的戰爭電影,人性的光點
    《巴頓將軍》,拍攝於1970年,原本是一部針對當時越南戰爭背景的戰爭宣傳電影。這部電影根據拉迪斯拉夫·法拉戈的傳記《巴頓:苦難與勝利》和布拉德利將軍的自傳《一個士兵的故事》改編,截取了巴頓將軍在1943年至1945年間的事跡。從20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泥足深陷,整個國家都處於厭戰狀態。
  • 巴頓將軍:沒有死在戰場,卻死於二戰結束四個月後的一次意外
    這或許是巴頓將軍此生最大的遺憾。 巴頓是「二戰」中美軍最為傑出的軍事將領,曾經遠徵北非、橫掃歐洲,但是他和很多不幸的人一樣,最後死於一場車禍。 巴頓的墓志銘上寫著這樣一段話: 如果命運安排我去死,那就讓我勇敢而光榮地為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而死!
  • 培養出3700名美軍將軍的超級軍校:1802年3月16日西點軍校建立
    一個西點的教官向學院家長們解釋:為什麼我們要在軍校裡面,對這些年輕人進行斯巴達一樣的訓練(斯巴達是希臘的城邦,是個軍人國家。男人從兒童時期開始就要接受各種訓練,一般戰死後才能離開部隊)?他們未來要在軍校更殘酷的環境中,進行戰鬥。我們要訓練他們習慣這一切,現實比學校還要殘酷的多。一些訓練讓人感到很誇張,甚至像虐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