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曹夢橋、靳夢蝶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
新華科普
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上)
近來門診常有家長抱怨她家的孩子很牴觸與身邊人的肢體接觸,日常活動時又顯得動作很笨拙,握筆寫字總是寫不到規定的格子中,本以為是身體不協調想著多練練總會好的。沒想到經過了一系列的檢查下來醫生說是「感覺統合失調」,這是怎麼一回事?在進入到後面的內容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什麼叫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失調(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是指大腦不能有效地組織並處理從身體各感覺器官傳來的信息,導致機體不能和諧的運轉,最終影響身心健康,出現一系列的行為和運動功能障礙。
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通常都會儘可能地探索各種各樣的感覺刺激,然後對這些感覺刺激進行分辨整合和篩選從而進行有效率的活動、有目的的學習和對情緒的良好控制。所以感覺統合不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神經功能,也是兒童各方面發育的重要基礎。
當發現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應及時進行感覺統合治療。在進行治療前,要先對孩子做一個全面的感覺評定。根據評估的結果制定適合孩子的治療策略,還要明確治療的目標。再制定治療計劃和方案,當然還要定期進行再次評定,了解治療的效果,根據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修改。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應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和理解孩子,耐心的引導孩子作出反應,幫助他建立信心給予孩子更多的參與權和選擇權,讓孩子嘗試各種各樣的訓練活動,激發出孩子的興趣,這樣孩子才會喜歡並主動參與有趣的或者給他們帶來快樂回憶的活動。
通過前期的評定就可以根據孩子現有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挑選合適的治療設施及器材,這些器材要能提供不同且多樣的刺激。這時很多家長認為同一時間給予孩子多樣的刺激有利於孩子的訓練和康復,其實不然,太多的感覺刺激會產生對大腦發展有害的壓力,並降低個人處理壓力的潛在能力。由於所有的感覺系統之間都有著關聯性,感覺統合失調的治療也需要具有全面性。
感覺統合失調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等等。進行康復治療的目的是促進大腦發育成熟,可以使大腦有效地處理來自環境與身體的感覺信息,幫助孩子發展出適應性反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互動能力等。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對嬰幼兒及兒童的身心發展有著豐富的相關臨床經驗,如果您有相關的診療需求,歡迎來到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就診,在下期科普中小編會對如何開展具體的感統訓練作更詳盡的講解,歡迎大家關注!
本平臺科普內容獲中國科協科普部
「科普中國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項目資助
版權聲明
本平臺旨在為大眾交流學習,歡迎分享,轉載前請於平臺留言,獲轉載後,請註明出處,必須保證帖子內容、作者、二維碼原封不動,未經允許不得二次轉載,未經許可嚴禁用於其他用途,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原標題:《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上)—— 新華科普584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