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北京訊 ——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今日發布2019-2020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這份報告是新華三自成立以來發布的第3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本次報告闡述了數字賦能社會、善心溫暖社會和倡導積極價值觀三大價值主張,系統地詮釋了新華三在多個領域的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成果。
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報告的周期跨越了國內特殊時期嚴峻的時間段。在全國上下抗擊特殊時期之時,新華三傾力相助,展現了科技抗「疫」的力量。特殊時期發生後,新華三第一時間千裡馳援武漢,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捐贈全套網絡與信息安全系統,並安排專項組日夜攻堅,實施現場交付和保障遠程運維,為兩所「功勳醫院」的特殊時期攻堅戰提供了高速、穩定和安全的IT系統保障。同時,新華三也向武漢方艙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免費提供網絡通信和信息安全設備及解決方案,保障醫院業務的順利開展和業務效率的提升。此外,新華三還通過數位化解決方案為全國各地的多家「小湯山」建設模式醫院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正如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兼新華三執行長於英濤在報告卷首寄語中所說,「作為數位化解決方案領導者,新華三集團始終將『讓數位化更有能量和溫度』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使命與奮進方向。我們相信,數位化創新一定會在善政、惠民、興業三個方面發揮越來越核心的作用,並為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美好改變。」
以數字之能,倡導積極價值觀
商業文明發展至今,財務指標的增長不是領軍型企業的唯一目標,新華三將自身發展放置在社會價值創造者的維度下進行思考。對此,新華三集團副總裁、首席品牌營銷官楊璽認為:「如果把企業看作社會中的一個『人』,那麼,企業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有責任心的『好人』,並且能夠帶動更多的人行善心,做善事。」
這一表述深刻體現了新華三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觀點:企業社會責任是每一個企業應有的擔當,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在領航者文化的引領下,新華三率先從自身做起,對外堅守商業道德,堅持誠信經營與公平競爭,對內理解、尊重、關愛每一位員工,幫助他們發展和成長。
以數字之能,力行善心善舉
只有以人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才會讓科技更有人性的溫度,讓科技企業不再是冰冷的機器和單調的數字。在這一理念下,新華三積極尋求企業能力與社會公益的最佳結合點。
一方面,新華三以科技賦能環保事業。在企業的日常管理、生產製造、生態建設中貫穿綠色理念,提高自身的環境友好能力;更幫助內蒙古、天津、西安、四川、西藏等省市,通過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創新技術引入環保工作,提升環保工作的效率,改善人們的生活居住環境。
另一方面,新華三以科技促推教育變革。多年來持續投入各項資源,推進數位技術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山東煙臺市牟平區實驗小學、四川廣元市七佛鄉中心小學等地開展實踐,幫助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的學生獲得更為平等、更加優質的教育。
以數字之能,讓百行百業煥發新機
新華三認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擔當的領軍企業,應當最大程度地結合自身業務優勢,去為產業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在這一不斷開拓的發展歷程中,新華三在2019年提出「數字大腦計劃」,旨在幫助百行百業的客戶打造屬於他們的數字大腦,加速數位化轉型進程。這不僅是新華三的業務發展計劃,也是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實踐方式。
今年,在智能戰略的指導下,全新升級的「數字大腦計劃2020」將加速百行百業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幫助更多企業高效應對後特殊時期的各種挑戰與不確定性,在變化中把握機遇,促進產業與社會經濟的蛻變升級。
展望未來,新華三將繼續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設,讓數字醫療惠及大眾,讓數字教育走進校園,讓供應鏈體系數位化水平提升,讓生態夥伴實現無界共贏,實現這些美好圖景需要更多力量參與。楊璽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生態融合,與更多夥伴一同探索,讓數位化成為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推動社會的整體發展和進步,讓美好生活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