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69歲女兒打針時受凍 94歲媽媽為她織毛衣

2021-01-16 人民網

原標題:無論多大,在媽媽眼裡都是孩子

這個故事來自錢江晚報一位讀者的分享:94歲的老人家在陽臺上曬著太陽織毛線,問她給誰織的,她說給69歲的女兒織的:「給她織一隻袖子,她去醫院打針時候手臂容易著涼。」

故事是杭州施女士發在朋友圈的。94歲的主人公是她外婆,外婆記掛著的女兒是施女士的媽媽——今年69歲的方阿姨。

「外婆為什麼要給媽媽織毛衣袖子?因為我媽媽身體不太好。」施女士說。

她的朋友圈一發布,讓許多人羨慕不已。朋友們紛紛評論:不管多大的孩子,有媽媽可以依靠,真好。

昨天(1月11日)上午,錢報記者見到了明明早已到了被照顧的年紀,卻依舊用心照顧女兒的邵奶奶。

靜靜在陽臺上織毛衣的94歲老人家,愛心溢出畫面

天氣很好,即便打開窗戶也沒有風,樓下的上塘河邊人來人往,老人家就這麼靜靜地坐在女兒家的陽臺上。陽光透過玻璃照進來,光影打在她的臉上、身上,溫暖又安靜。就在這樣一個暖洋洋的上午,我們聽到了94歲的母親和她孩子之間的故事。

94歲的邵奶奶身體健朗,除了耳朵不太好之外,一點看不出是個「90後」。

她眼神很好,毛衣織得很專註:認真盯著手中的毛線,三股並成一股,一針一針變成一隻袖子。之所以要織這個袖子,是因為方阿姨身體不好,每個禮拜要去醫院打針提高免疫力。邵奶奶怕女兒著涼:「冬天太冷了,我給她這裡開一個洞洞,針可以扎進去,省得脫下來了。」

69歲的方阿姨老家在金華的,所以邵奶奶是杭州金華兩地居住。「90後」邵奶奶不僅能熟練使用智慧型手機,還會打開微信聊天。在微信聊天界面裡,都是孩子們發來的小視頻,「這是我的重孫子。」邵奶奶說。

邵奶奶可是一個老網民。她關注了不少居家生活、養生、菜譜等方面的公眾號。而微信、頭條、抖音上的推送也經常看,竟然還喜歡上嗶哩嗶哩。

說起自己的媽媽,方阿姨話也多了。「至少有5年網齡了,那時候她就看大家用智慧型手機,我女兒問她要不要用,我媽就說要。」

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邵奶奶變得不愛看電視,手機的推送成了主要信息來源,「養老金提高了還是她和我說的。」方阿姨說。

有時候想孩子們了,邵奶奶就會撥通視頻電話,跟孩子們嘮嘮家常。

回憶都是愛,父母是永遠的避風港

在方阿姨的印象中,小時候母親是嚴肅的,對方家姐弟三個的學習抓得很緊。也正是因為這樣,方家姐弟三個最終都通過努力完成高等教育,取得高級職稱,事業上有了不錯的成就。

幼時父母親的一些做法,也深深地影響著方阿姨的一生。「我父母都是醫務工作者,小時候父親一有空就在一邊看書學習,母親每天晚上會給我們講故事,每次進城帶回的禮物中都有連環畫等。」當同齡孩子在野外瘋玩的時候,方阿姨幾個孩子卻要跟著父親在午休時間去看人體器官的標本。

看著織袖子的母親,方阿姨也很感慨。她告訴記者,小時候物資匱乏,那時候母親做的最多的是鞋子:「把舊衣剪裁成鞋底的模樣,一層層糊起來,然後用麻繩納鞋底,鞋面用的是新布料。」

當母親在做這些的時候,父親就在一邊看書。儘管父親已離開很多年,這個溫馨的場景一直定格在方阿姨的腦海中。方阿姨家族中,讀書的好家風傳承下來了。方阿姨這輩的下一代,大多走得更遠了:有的去了美國常青藤大學,有的去了英國、日本留學。

等方阿姨自己也成了母親,她很感謝自己繼承了母親的心靈手巧:「我女兒八九歲的時候,我去新華書店買回來日本童裝書籍,照著樣子做衣服,背帶褲,燈籠褲,白襯衫加個紅色蝴蝶結領子還做成木耳邊,很多時候這些衣服還會被人要了去。」

方阿姨說,只要母親一直在,自己就是女兒。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相關焦點

  • 「毛衣奶奶」15年堅持為貧困孩子「織愛」
    因愛而「織」 韓翠菊家住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柳街道,今年84歲。她說,十五年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幕,讓本已到含飴弄孫年紀的她為愛心事業再次忙碌了起來。 「那年春節,我和女兒無意中在節目裡看到,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冬天衣著單薄,有的甚至沒有一件像樣的毛衣。」
  • 為3歲女兒掙「救命錢」!爸爸送外賣,媽媽病房內織小玩偶籌款
    鉤線玩偶、針織斜挎包、草莓鑰匙鏈……靳亞利親手製作的一件件精美針織禮物,不是為了消遣娛樂,而是為了給正在住院的3歲女兒樂樂掙「救命錢」。為了給女兒看病,樂樂爸爸在北京找了一份送外賣的工作。最近樂樂狀態穩定,吃飯多了,心情也變好了,一直照顧她的媽媽有了空閒時間,便撿起了老手藝。在病房一角,一個透明塑膠袋裡裝著各色線團,趁樂樂睡著,靳亞利掏出鉤針忙活起來。她正織的,是一位網友預訂的獨角獸,只見她手指飛舞,鉤針穿上穿下,不一會兒就織出了一隻角。
  • 49歲壯漢在醫院裡打針,怕得躲媳婦懷裡大哭
    49歲壯漢在醫院裡打針,怕得躲媳婦懷裡大哭!見過很多小孩害怕打針哭鬧的,卻極少遇到過大人怕打針也嚎啕大哭的。據北京晚報報導,12月18日,江蘇鹽城一位戴大金鍊的大叔打針時嚎啕大哭,一旁的媳婦哈哈大笑,慈愛地幫他捂住眼睛。妻子秋女士說,老公49歲了,近幾年做體檢抽血才知道他打針會哭,每次出門前說得好好的,一到現場卻忍不住,覺得很可愛。
  • 69歲女兒和94歲老母親說:媽啊,你再不死,我都快堅持不住了
    孟女士/69歲我今年69歲,我有一對兒女,早就結婚生子了,我的老伴7年前離開了人世,如今我也退休了,好在我有退休金,能夠養活自己,要不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的女兒嫁出去後,我很少操勞她們,可我還有一個94歲的老母親。
  • 為整條街的欄杆織上「彩虹毛衣」 編織讓90後媽媽走出產後抑鬱困擾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整條街的欄杆織上彩虹毛衣 編織讓90後媽媽走出產後抑鬱困擾 毛晚是上海一名90年的年輕母親,在2015年生下第一個孩子後,她患上了產後抑鬱,通過織毛線做手工的方式,她慢慢走出了抑鬱症。
  • 男孩6歲起照顧殘疾爸媽,幫媽媽打針,常年只吃青菜土豆
    哥哥走了後,照顧媽媽的責任,落到了周宗松身上,那年他6歲。周宗松6歲起就在媽媽指導下配藥,協助媽媽打針,動作嫻熟而專注。張發翠的上半輩子,命途多舛。6年前,丈夫因心臟病去世時,兒子周宗磊12歲,周宗松3歲。對一個身患痛風、心臟病、支氣管炎,四肢嚴重變形,幾乎失去勞動力的農村女人來說,要養活自己和兩個兒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黴黴給科比17歲女兒寄送新專輯紀念款毛衣,曾發文悼念科比遇難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6日報導,目前,美國女歌手莓莓泰勒·斯威夫特正在給親密友人寄新專輯《Folklore》中主打歌Cardigan(中譯名為《開衫毛衣》)的紀念款毛衣,在這首歌的音樂錄像中,泰勒就是穿的這款毛衣。
  • 14歲女兒遭8次性侵不敢告訴媽媽,自殺後留話「怕媽媽傷心」
    女兒是個特別單純善良的人,在街上看到乞丐都會給錢。有時候我給她發一些社會新聞,說壞人很多,不要隨便相信人,她反駁我——不要以為每個人都是壞人。邱某從我女兒的QQ空間裡加了她同學,拿照片跟同學說,我女兒是他乾女兒,他們在耍朋友,是那種男女關係。他問同學我女兒多大,同學都說13歲。
  • 60歲媽媽給女兒「下跪」,求她撫養2胎弟弟,女兒「滾吧」
    文/歆小迪0160多歲的媽媽向女兒下跪,希望她可以幫忙撫養二胎弟弟。「我都奔三了,你們還非生二胎,我說了不管,你們滾吧。」女孩的媽媽生二胎的時候都已經57歲了,那時她爸爸都已經60歲了。當時女兒就說:「這個弟弟她不會管。」接著她就一直在外面生活,很少回家。她弟弟今年剛上幼兒園,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父母都退休了,一個月的退休金也不夠花。因為這樣,媽媽才來找到女兒希望她能幫忙撫養弟弟。但當年父母說了不用她管,現在又來求她,讓大女兒很不爽。
  • 上海數十位媽媽給小樹、座椅織毛衣,背後原因更暖
    最近,前來打卡的人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變化:園區裡的座椅背、門把手、立柱都披上了五顏六色的毛線衣,就連小樹也穿上了定製的毛衣,為這個冬天增添了幾許暖意。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營銷總監徐思嫻告訴記者,這些毛衣大部分出自上海紡織博物館的數十位愛心媽媽志願者之手,還有一小部分來自社會徵集。「上海國際時尚中心由原上海市第十七棉紡織廠改建而成,其前身為1921建成的裕豐紗廠。新年將至,我們結合這段歷史背景,發起了這次編織活動,希望這些毛衣能給園區的冬天增添溫暖,為遊客驅走寒意。」徐思嫻說。
  • 怎麼織毛衣 織毛衣的方法
    怎麼織毛衣 織毛衣的方法 2011-12-23 10:21:24 來源:網上輕紡城 看到這麼多好看的毛衣,那麼多的織毛衣的方法,想不想自己也織一件呢?
  • 劉燁曬老婆安娜教女兒給爸爸織襪子,溫馨畫面卻被他秒刪
    被嫌棄了的社長卻解釋自己聲音響的原因是自己不跑調,而諾一會跑調,所以帶著他唱……我假裝相信了……大年初三,劉燁又分享了一個新鮮出爐的小視頻,並炫耀道:閨女給我織襪子,媳婦給我織毛衣!視頻中的霓娜打扮還是很接地氣的,她穿著灰色褲子和白色羽絨服,非常樸實,她正盤腿坐在沙發上,定睛一看,果然是在織!毛!衣!小妮子真是厲害了!
  • 80後「娘炮」潘銳彬,帶50個村姑創業織毛衣,現聞名全國
    一、出身潘銳彬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的一個農村,作為一名農村孩子,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穿到媽媽親手縫製的新衣。因此,雖然貧窮,但是媽媽的愛一分也沒少,都在緊密的一針一線中展現著,就像一個硬硬的戰士盔甲,保護著幼小的潘銳彬長大。
  • 鄧超孫儷為等等慶生 爸爸做蛋糕媽媽織圍巾
    11月12日晚,孫儷通過微博曬照為等等慶祝8歲生日,並配文寫道:「今天等等8歲了,時間真快……今天爸爸媽媽給等等的禮物都是自己做的,爸爸做了一個蛋糕,媽媽織了一條圍巾。兒子很溫暖,不停的讚美爸爸說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蛋糕。
  • 男孩6歲起照顧殘疾爸媽,幫媽媽打針,常年只吃青菜土豆 | 下山之後
    6年前,丈夫因心臟病去世時,兒子周宗磊12歲,周宗松3歲。張明才因為視力殘疾,無法為妻子配藥和打針。周宗松除了管理藥櫃,還要照顧繼父和媽媽。「家裡離學校遠,孩子早上5點起床,燒好開水,把我吃的藥、要用的東西放在床頭,然後去上學,中午一下課又跑回來給我做午飯」。周宗松每天做兩到三頓飯,都是青菜、豆腐、白米飯。學校提供的營養早餐,是他吃得最好的一頓。
  • 張庭媽媽:以女兒的美貌為傲,女兒身價百億她82歲仍賣力幹活
    張庭和林瑞陽夫婦靠做微商掙錢,早已攢下百億身家,是別人羨慕的存在,但身為張庭的媽媽,張媽媽卻甘願為女兒發揮餘熱。她以女兒的美貌為傲,即使家庭貧困也要富養女兒,果然女兒成大明星身價百億,靠一己之力讓全家改換門庭。
  • 那個「最娘」80後,回鄉織毛衣登央視,帶動50名農村婦女創業
    作為一個農村孩子,潘銳彬自小身上的行頭都是母親親手置辦,冬天母親親手織的無比溫暖的「媽媽牌」毛衣,更是讓潘銳彬記憶尤深。後來,潘銳彬母親開始和外貿公司合作,按照外貿公司的要求進貨,之後回到村中把貨分給村中的織娘,生意最好時,潘銳彬母親的手下有100多名織娘。
  • 甄子丹16歲女兒大方秀美腿,遺傳超模媽媽完美身材
    12月2日,甄子丹女兒甄濟如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近照,並配文:「仍是我的最愛。」照片中的她身穿藍色毛衣的連體裝,披散著一頭紅棕色的長髮,看起來有些成熟,但黑色半筒靴的搭配凸顯了她一雙又細又長的美腿。據悉,甄濟如是甄子丹和汪詩詩的大女兒,雖然父母年齡差有18歲,但是他們家庭幸福美滿。
  • 94歲母親兩年前偏癱 66歲兒子每天背媽媽下樓曬太陽
    4月17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老婆婆名叫譚永珍,已是94歲高齡,兩年前因腦梗出現偏癱。後來,66歲的二兒子吳國元承擔起背她上下樓的任務。據了解,譚婆婆共有8個兒女,現在已五世同堂,兒女們說「媽媽老了,我們就是媽媽的腿」!↑吳國元背母親出門。
  • 李小鵬為女兒慶9歲生日,奧莉長成大姑娘,大方自信越長越像媽媽
    1月12日,「體操冠軍」李小鵬與李安琪之女奧莉迎來九歲生日。到了晚上,身為爸爸的李小鵬不忘上線發文為其慶生,李小鵬甜蜜祝福奧莉:「生日快樂,奧莉,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