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受益終生的一本書是《三毛流浪記》。
也許有的人會有疑問,為什麼一個漫畫冊會對你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這還要從這本書的來源說起。
我出生在一個偏遠的農村,小時家裡條件較差,別說是讀書,就連吃飯有時都成問題。小時候家裡養了雞,鄉裡每個逢集的日子,母親總會帶著幾天來攢的幾十個雞蛋到集市上賣去。
那一天像平常一樣,母親提著籃子、帶著我早早地來到了集市上,不多久,雞蛋被一個老太太給買走了,她的兒媳婦兒給她生了一個大胖孫子,她要買點雞蛋給兒媳婦兒補補。母親小心翼翼地將賣雞蛋的錢用小手絹包好,放到了口袋裡,然後又輕輕地拍了兩下口袋,確保錢在裡面放得穩穩噹噹。這時候集市上逐漸熱鬧起來,人也多了起來,母親提著空籃子,我拽著母親的衣襟,生怕被人流擠散。
「賣書啦~二手書便宜賤賣啦~要錢不要貨!」路過一個書攤的時候,我們被叫賣聲所吸引。母親雖說是個農村婦女,但母親也是初中畢業,並且當時也是個學霸,只是姥爺的一句話:女孩子讀書沒用,而斷送了母親的學習生涯。
母親拉著我的手朝著書攤走去。母親蹲下身子,把空籃子放到腳邊,拿起地上厚厚的書,如痴如醉地看了起來。淘氣的我面對著滿地雜亂的書籍,提不起絲毫的興致。在母親不斷地在地上翻找圖書的時候,一本書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為這本書不同於其他,它的封面是一個滑稽的只有三根頭髮的男孩。
我迅速地把這本書拿到了跟前,翻閱起來。那時候我雖然識字不多,但也大致地能夠看懂圖片所要表達的意思,翻看著書,「咯咯」傻笑著。
「你倒是買不買啊!」書攤主人不耐煩地盯著母親「你要是不買別在這擋著後面的人!」
我臉上的笑容瞬間被這粗魯的呵斥聲而凝固住了,膽怯地望著母親。
母親輕輕地放下書,牽起我的手,慢慢地說:「我們走吧?」說完母親便提著籃子站立起來,拉著我的手準備離開。
而我的另一隻手仍然緊拽著這本漫畫書,「媽媽,我……」
母親瞅了我一眼,又蹲下身子,放下籃子,雙手接過書問道:「你想要這本書嗎?」
「嗯」我膽怯地點了點頭,可憐巴巴地望著母親,眼中不知為何竟然含著淚水。
「老闆,你們這書賣多少錢?」母親問道。
「看這裡!」書攤老闆用手敲了敲身邊的紙板,上面用毛筆寫著:兩毛五一本,「管挑管撿,不講價。」
母親低頭看了看手裡的書,又瞅了瞅我,摸了摸裝錢的口袋。「老闆,能否給再便宜點,你看我一個農村婦女,手裡沒多少錢,你看你這本書也這麼舊了,便宜點賣給我們吧?」
「跟你說了不講價,你嫌貴別人可不嫌貴,這已經是最低價了。」老闆的話依然是那麼嗆人。
「老闆,你這地上的數雜亂無章的,別人來買也不容易挑,再翻來翻去的,有些書就得翻爛了,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幫你把地上數整理好,你給我便宜一毛錢行不行?」母親幾乎是用懇求的語氣。
「行吧、行吧、行吧,這農村老娘們真麻煩。」書攤老闆擺了擺手。
母親鬆開了我的手,跪在書攤前,小心翼翼地一本本地將地上的書碼放整齊,時間已臨近中午,母親的汗水順著臉頰淌了下來,不時地用衣袖擦擦臉上的汗,撩一下遮在眼前的頭髮,不一會兒,地上原本那一堆書整理的被整整齊齊。
「老闆,你看可以了嗎?這樣大家挑書就方便多了。」母親邊說臉上邊陪著笑。
「行了、行了、行了,給一毛錢得了,這本書你拿走吧。」老闆依舊是那種不耐煩的語氣。
走在回家的路上,母親依然緊緊地拽著我的手,而我把書緊緊地抱在懷裡,一路上我們母子二人沒有說話。
進家門後,我便如痴如醉地看了起來,不時「哈哈」大笑,也會把自己認為可笑的故事拿給母親看,將給母親聽。
母親則是一邊做著手工活,一邊微笑地對我說:「好好看,好好讀吧,將來長大了你會有更多的書來讀。」
小時候,這本書就放在我的床頭,時不時地就會拿出來翻看,有時還會模仿著給它配音。當小夥伴來家裡玩,我也會像帶他們看寶貝一樣帶他們一起看這本書,總之在那個時候這本書帶給我太多的歡樂。
慢慢長大上初中後,我還是會時不時地翻看這本書,而這時候就不再是簡單地感覺好笑、好玩,更多的是在同情三毛的一些遭遇,更多的是在痛恨那些欺負三毛的惡人。
再後來,自己經歷的事情也在逐漸的增多,自己也會有被欺負的時候,自己也會有受委屈的時候,這時候我也會拿出這本書來翻看一下,告訴自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而這本書我依然完好地保留著,我也時常會拿出這本書,給她講書的來歷,給她講三毛的故事,鼓勵她樂觀向上,鼓勵她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