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尤其在關係複雜、利害重大的時候,總是會遇到種種不順心的事情,不公、冷遇、誤解、詆毀、陷害。這些不順心有時候會對自己固有的原則和利益造成傷害。對於如何對待這些事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做法。有人主張堅持自己的原則,寧折不屈,有人主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是這些做法到底是對是錯呢?我想只要掌握以下幾個技巧,就應該在為人處事方面,很「吃的開」。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討論一下:
一、要明白「做人要多鋪路少砌牆」
在危險和困難面前,有些人的辦法似乎永遠都比別人多,那只是因為,再此之前,他們已經儘量的做了「鋪路」的工作,儘可能地為自己想條後路,多條後路,是很多人的寶貴經驗。鋪路的反面是砌牆。砌牆就是堵住了一條去路。為人處世總是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間,鋪路就好比打通了這一空間的連結,使我們隨時可以過渡到其他空間去,而砌牆則正好相反,它是堵住了這種聯繫,因此生存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少。為了讓我們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大,而不是束縛我們,最好是多鋪路少砌牆。
在現實生活中,給人恩惠,多交朋友,至少是不輕易得罪人,就是鋪路,而動不動就得罪別人,從不肯原諒他人,甚至是主動侵犯別人,都是砌牆的不當行為。當然,鋪路是難免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但是這些代價是值得的。當你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時,自己不被尊重時,不要輕易動氣,這時候,你的真功夫就顯露出來了。
二、要明白「裝裝糊塗,世事皆通達」
人人都想聰明,並且急於用這種聰明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其實,聰明難,糊塗更難,聰明有益,糊塗更有益。一個人要用足夠的利益來權衡利弊,以防失之於人,有時候不妨以靜制動,守拙若愚,這種處事的方法比處處聰明更勝一籌。尤其當身處複雜莫測的險境時,糊塗還是聰明,往往是決定個人前途和身家性命的關鍵因素。糊塗的智慧,簡單來說就是把靈巧藏於笨拙之中。那些表面看起來糊塗的聰明人,心胸似水一般沉靜而深不可測,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有糊塗的處世方法,所以他們永遠沒有過失,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攻擊。
很多時候,只要不牽涉到根本利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根本不值得花費太多心思去計較,那些凡事都要顯的聰明的人,在爭取到一定利益的同時也得罪了人,時不時糊塗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正因為看的更遠,所以他們失去的更少,得到的卻更過。
三、要明白「背後說人好,莫談他人非」
我們許多人都有背後議論人是非的習慣,其中大多是「非」——說別人的壞話,這種事通常是在與自己的利益無關的前提下說的,於是說人者覺得自己不負道德意義上的責任,也就放任自己,再加上旁人也有喜歡聽的習慣,所以就對自己這一惡行不加以反思和制止。有個詞語叫做流言,就是說這句話會像水一樣流動,從這張嘴巴,流到那一個耳朵,到那個時候得罪了人,就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麻煩。
在為人處事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講人家壞話,要學會運用讚美的技巧,在背後批評他人,說人壞話,這樣的效果有時比當面批評當事人還更差,因為他會據此認為你對他的確很有意見,什麼時候都在跟他過不去,最好的方法是,即使是在別人背後,也要從正面來評價他,儘可能的讚美他,這麼做,有時候還會起到比當面讚美他更好的效果。
為人處事確實不容易,我想如果能夠深刻明白以上幾點,在當今社會中一定可以「吃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