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王爺福晉容貌敦厚俏麗,羊倌在頤和園放羊旁若無人

2020-12-12 鴻鵠志在蒼宇

喜歡歷史的人都喜歡那些泛黃的老照片,給人一種親切厚重之感。裡面的人都已經作古,拍攝者甚至不會想到有一天它們會藉助網絡呈現在世人面前。尤其是一百多年前的晚清老照片,目之所及,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

清朝的普通百姓,當那些洋教士第一次將笨重的照相機對準他們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露著新奇。清初的「鼠尾辮」早已經無跡可尋,到了清末已經全被「陰陽頭」取代,辮子又粗又長。灰楞楞的鏡頭下,百姓的市井生活,袒胸露背,為生計奔波忙碌。

拿著打狗棒討飯的乞丐,在社會的最底層,身上就裹著一塊破布。大清末年,社會非常黑暗,人口又激增,人地矛盾凸顯。天災人禍,苛捐雜稅,百姓成為流民淪為乞丐就隨處可見。後世之人應絕對警醒!

在簡陋煙榻上吸食鴉片的男子,兩眼空洞,已經弱不禁風。當時鴉片泛濫成災,史料記載「老少奔波,男女爭嗜,始而城鎮,繼而鄉村,始而富豪,繼而貧窶」。清廷為了增加財政,鼓勵種植大煙。鴉片本土化,自產自銷, 毒禍蔓延,就連底層窮苦百姓都能抽得起。國民素質急劇退化,西方稱之為「東亞病夫」。

清末鎮國公載澤的福晉靜榮和兒子溥偀及外國公使夫人。靜榮是慈禧的侄女,也是光緒帝的大姨子,她從小就是一個美人胚子,敦厚俏麗。而她的妹妹靜芬卻醜陋不堪,馬臉駝背。可慈禧卻讓靜芬嫁給了光緒帝成為皇后,讓靜榮成了一名王爺的福晉。靜芬與載澤相親相愛,常常出國訪問。可隆裕皇后卻不受光緒帝待見,在宮裡守了一輩子活寡。

跪在地上的犯人,脖子上戴著木枷還有鎖鏈。他表情驚懼,一定是聽到對自己的判決了。枷刑在清朝非常的普遍,戴在脖子上,手上,或者腳上。三五十斤,讓人常常苦不堪言。犯人罪行越大,木枷就越重,戴的時間越長。肉體折磨,精神也受到摧殘!

京城的八旗後裔,兩人手三隻鷹。祖上榮光無限,蔭及子孫。沒成想當了清末個個成了一堆爛泥,扶不起。他們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因為朝廷每月給國糧,發俸祿。沒有後顧之憂的他們是有錢也講究,沒錢也講究。走到哪裡都是擺點譜,到頭來死要面子活受罪。最後有的變賣家產,混的不如乞丐。

清末漢族女子的打扮,松松垮垮的衣服,臃腫肥大,腰上系個布條,手裡拿條手帕。因為纏了足,站立的時候要用一隻手扶著桌沿。看服飾,桌子上有水煙壺,還有鐘錶,算是大戶人家的女子。因為家境殷實,裹了小腳後不用拋頭露面,乾重體力活。越是有錢人,女子越是成了籠中鳥。

頤和園的一處八角亭,羊倌在放羊,兩個印度士兵坐在那裡拉閒呱。羊倌倚在石欄邊,專心致志地看著他那幾隻羊,旁若無人的樣子令人唏噓。這是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後的一幕,慈禧挪用海軍軍費重修的頤和園又一次被聯軍洗劫。因為無人看管,時有百姓趕著養牛在園子裡放養。不知道遠在西安的慈禧太后看到這一幕心裡會作何感想

1908年冬,統治大清半個世紀的慈禧因為拉肚子病逝。她的葬禮堪比皇帝,近八千人抬棺,沿途下跪者綿延幾十裡,曾有外國公使在觀禮後發出感嘆:大清怎能不亡!葬禮上的紙人紙馬栩栩如生,比真人轎夫還光鮮亮麗。她要把陽間的風光帶到陵墓裡去,無數奇珍異寶藏於清西陵,繼續她的驕奢淫逸。可她做夢也不會想到,二十年後,她的棺材被人打開,幾乎扯得一絲不剩,金銀財寶洗劫一空。就連遠在天津的溥儀問之,也驚懼不已,痛哭流涕,與盜墓者勢不兩立!

相關焦點

  • 一組蒙古王爺上色老照片:圖2是僧格林沁,圖5王爺率兵鎮守邊疆
    蒙古親王僧格林沁。22歲時被慈禧賜婚,娶克勒郡王之女四格格為福晉,生下兩子一女,長子娶了張學良的妹妹。辛亥革命後,擁護共和,反對分列。日軍侵華期間,他謊稱自己患「肺結核」,拒絕擔任偽職,做漢奸!
  • 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格格,清朝王爺的妻妾為何也等級森嚴
    清代王爺和嫡福晉福晉,即「夫人二字之音」,乃係滿文翻譯漢文所成的名詞。福晉,在清朝專指皇太子、親王、郡王和世子這等皇室成員妻妾的稱謂。可福晉又有著嫡福晉(正妻)、側福晉(側室)、庶福晉(婢妾)三等之分;而在福晉之下,還有著「使女格格」這一底層妾室稱謂。也就是說,清代皇室成員的妻妾大致可分為四等: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和使女格格。
  • 清末民初老照片:貝勒毓朗家族影像,二格格英氣逼人
    清末民初宗室重要人物毓朗是定慎郡王溥煦次子,歷任宗人府左宗正、軍機大臣上行走、民政部侍郎、步軍統領、訓練禁衛軍大臣、軍機大臣、軍諮大臣等職。清朝滅亡後,積極參與「宗社黨」活動。毓朗福晉、女兒等與婉容合影。
  • 真實老照片:王爺威風十足,最後一張是民國的嬰兒車!
    真實老照片:王爺威風十足,最後一張是民國的嬰兒車!民國時期的小店,店裡有一個用磚和黃泥砌成的灶頭,爐膛裡燒的是木柴。 王爺威風十足,照片是第二代醇親王載灃,光緒皇帝的弟弟,溥儀稱帝期間的監國攝政王,清末宣統年間大權的實際掌握者,還是很有實權的。
  • 晚清老照片:皇族的福晉、格格,衣著華麗但表情呆板木訥
    福晉、格格是清宮劇中經常出現的角色。你大概沒有忘記,劇中的這些角色個個貌美如花、衣著富麗。那麼,你知道歷史上真實的福晉、格格長什麼樣嗎?拜攝影術所賜,晚清不少皇族的福晉、格格留下了影像記錄,我們得以一睹她們的芳容。
  • 清朝真實老照片:王爺肥頭大耳,最後一張是李鴻章夫人有氣勢
    清朝真實老照片:王爺肥頭大耳,最後一張是李鴻章夫人有氣勢!這位是愛新覺羅·載洵是光緒皇帝的弟弟,爵位貝勒,從圖中可以看出來他肥頭大耳,看來生活還是很滋潤的。
  • 清末老照片,新婚夫妻面對鏡頭一臉呆滯,王府女子愁眉鎖眼生悶氣
    這組清末老照片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清末河北的某一處鄉村集市,農人們將地裡出的蔬菜在村口售賣。成捆的大蔥擺在那兒,還有西瓜,都是時令蔬菜。鄉下的市井生活,只是為了變賣幾個銅板補貼家用。這村口應是南來北往之道,過路人順便捎帶,回到家中桌子上起碼有點青菜了。一位滿族貴婦人在學習騎毛驢,兩個下人一前一後在盡心服侍。
  • 清末真實照片,牽駱駝的商販黑不溜秋,鄉下地主的老婆俊秀俏麗
    遴選一組清末時候照片,因為照相術讓這些殘缺的片段成為真實的瞬間,定格在歷史的塵埃中。可文字之於圖片,不是配角,而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每每面對這些老照片,漾的感覺應該是歷史的滄桑,其意蘊有時候誰也說不完。清末百姓出行圖,幾位女子都是裹著小腳,走路搖搖晃晃。破舊的城牆,凹凸不平的街道。有錢人就騎上一頭小毛驢,出門就很高調了。牽著駱駝的商販,笑得真喜慶。現代交通之前,大江南北貨物流通主要還靠商販。他們風餐露宿,千裡迢迢,人也是曬得黑不溜秋的。
  • 老照片:清朝最後一位公主,相貌顛覆想像;王爺的兒子清秀帥氣
    巨人詹世釵與正常身高男子合影。 清末新軍計劃每一鎮(師)在工程營之下設置氣球隊(連),編制為120人,氣球6-9具,聘請外國人擔任教練,以備戰時偵察敵人情勢。實際上,大部分新軍部隊未能足額編練氣球隊。
  • 帶老照片遊頤和園,穿越感極強!(對比照)
    新年之際,帶著老照片、老明信片,遊頤和園尋古,看風雲變幻、滄海桑田,循著一百年前古人的眼睛,看到未來。
  • 最珍貴老照片:圖1疑似兩個女共產黨,被處死,圖4清朝最帥的王爺
    最珍貴老照片:圖1疑似兩個女共產黨,被處死,圖4清朝最帥的王爺 最珍貴老照片:圖1疑似兩個女共產黨,被處死,圖4清朝最帥的王爺 1927年,中國漢口,兩名女子因為反對英國、美國和日本帝國主義,受拒捕後很快被當局定罪
  • 清末老照片:塗口紅的婉容,看賽馬的溥儀,文繡的洋娃娃,溥傑的東洋...
    清末老照片:塗口紅的婉容,看賽馬的溥儀,文繡的洋娃娃,溥傑的東洋妻子! 清末老照片:溥傑,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同母弟弟,幼年曾作溥儀伴讀。
  • 罕見老照片:外國騎兵在街頭巡邏,第二張的清代王爺體態肥胖!
    罕見老照片:外國騎兵在街頭巡邏,第二張的清代王爺體態肥胖!1925年,外國騎兵在街頭巡邏,這是在上海租界區。 清代王爺體態肥胖,為愛新覺羅·載洵,醇親王奕譞第六子,光緒帝之弟,之後出繼為瑞郡王奕志的後人。
  • 甄嬛傳:難怪果郡王要許諾甄嬛「嫡福晉」的名分,看他啥企圖?
    導語:《甄嬛傳》中的果郡王每每以嫡福晉之位誘惑甄嬛。那麼,甄嬛真的會在乎這個王爺嫡福晉的名分嗎?果郡王要許諾甄嬛的,真的僅僅只是個嫡王妃?其實不然。
  • 清朝真實老照片:富態的王爺,威猛的大漢,官員妻妾成群!
    清朝真實老照片:富態的王爺,威猛的大漢,官員妻妾成群!富態的王爺,但愛新覺羅·載洵在日軍侵華期間,載洵堅持氣節,拒絕到偽滿州國任職。
  • 清末老照片,地主出行家丁沿途警戒護送,公使夫人在宮裡喝下午茶
    真實的歷史畫面莫過於這些老照片了,攝影技術進入中國還是在1840年以後,那笨重的相機漂洋過海,用還不成熟的技術影印了清王朝,給今天的我們留下珍貴史料。這些照片呈現在眼前,給人歷史的厚重,滄桑感更是撲面而來,「哦,原來如此」!
  • 老照片:八國聯軍佔領下的紫禁城和頤和園,慈禧太后看了都生氣
    本文選取的老照片,來自山本誠陽編輯、1901年出版的《北清事變寫真貼》,是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日本攝影師拍攝的影像。這些照片呈現了紫禁城、西苑、頤和園等皇家禁地最為恥辱的時刻。頤和園萬壽山,左側為佛香閣。頤和園是慈禧太后晚年特別中意的另一處頤養之所,她在此看戲、下棋、禮佛、逗寵物,也處理政務。
  • 如懿傳:晞月進府當日就被福晉算計,卻傻傻不知
    進府當日,福晉琅嬅賜給晞月和如懿每人一隻赤金蓮花翡翠珠鐲,是成婚時皇上賜予的嫁妝,安南來的貢品,轉增給兩位,以表和睦之情。算計已經開始,她卻傻傻謝恩進府當晚,在得知王爺前夜雖歇在了福晉的房裡,但卻未行周公之禮時,她一下子掀下了自己的蓋頭,驚奇到了極致,心裡默默地和福晉站成了一條線。
  • 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
    李雋 攝中新網青海剛察1月14日電 題: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作者李雋「我是個地道的放羊娃,跟牛羊有很深的感情,聽外面的人說現在的羊肉羶味大不好吃,還會讓人生病,我心裡就不舒服,在我看來肉的品質取決於人給它吃的啥!」說話的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年乃索麻村的村民馬金山。
  • 清末上色老照片,八旗後裔提著鳥籠四處溜達,李蓮英臉上膿包畢現
    清末時照相的清晰度儘管有了很大改善,可彩色技術依舊不成熟,我們看到的都是黑白照片。今天就來分享一組經過後期上色的老照片,因為有了顏色的加持,視覺上看起來格外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