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大愛有真情——漢陰縣大力發展助殘志願服務體系擷英

2020-12-17 陝西法制網

通訊員 李乾兵

生命在奮鬥中精彩,心靈在關愛中升華。

在秦巴腹地漢陰縣,這裡是享譽世界的沈尹默昆仲的故鄉,誕生了三位共和國開國將軍,歷史底蘊深厚,風土人情淳樸,新民風建設和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尤其是近年來作為社會事業的殘聯工作和助殘活動亮點頻閃,把大愛真情播撒人間,用智慧和奮鬥的汗水繪就出一幅幅助殘志願服務的動人剪影。

讓每一個夢想都美好

為讓更多的殘疾事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漢陰縣積極為他們搭建創業就業服務平臺,通過助殘志願服務,充分發揮他們一技之長,在奮鬥磨礪中不斷展示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

汪宏是一名堅定的助殘志願者。原先有一家汽車美容店,生意還不錯,和大多數人一樣並不是很了解殘疾人這一群體。直到漢陰˙溧陽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建設落成招商,汪宏把自己的汽美容店搬到基地,店名叫愛車夢工廠,開始帶動殘疾人在自己的店裡就業,才深刻體會其中艱辛。

從今年5月份開始,他先後帶動5名殘疾人在店裡就業,其中一名殘疾人剛來的時候從不說話,性格很急,和家裡人也基本沒有交流,家裡人很著急,只希望他到店裡做個事,避免在家再閒出其他的病。剛來時什麼都還不會,就安排他做簡單洗車的工作。雖然不怎麼說話,但是把工作幹得很好。天天的朝夕相處汪宏開始儘可能為他以後著想。一個年輕人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光靠洗車也無法過上更好的生活,畢竟最後他還是要依靠自己。於是開始讓他學習打蠟、拋光、貼膜等其他技能,並為他購買了相應的資料。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獲得了自信,收入也提高了,家裡人也為他高興。汪宏也感覺到些許之前感覺不到的滿足和自豪。從此也就更加堅定的與帶殘事業綁在了一起,覺得有責任和能力去做這份事業,殘疾人也有能力靠自己讓生活美滿幸福。

讓殘疾人走出家門、走向社會,開始試著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逐步掌握一些技能,最後能夠立足並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是漢陰˙溧陽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建設的初衷。

「給殘疾人搭『戲臺』子咯」一位殘疾人由衷地歡呼,社區群眾交口稱讚。記得去年11月的一天,漢陰縣殘疾人創業就業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在平梁鎮棉豐村開工啟動了,該項目設計用地3.0畝,總投資150萬元,由扶貧車間主體、培訓場所和活動廣場三大部分組成,於今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項目資金全部來源於蘇陝捐贈。

像汪宏一樣給殘疾人提供就業平臺其實也很不容易,但他覺得殘疾人更不容易,而今他和他的殘疾工友們相互扶持著一路走來,他用行為影響著更多人投入助殘事業。

殘疾人創業就業互助協會、盲人產業發展協會、五星技能培訓學校相繼進駐。開始了志願助殘、以殘帶殘的徵途。

讓每一個生命都精彩

「我現在每個月輕鬆賺3000多元,不用來回奔波,既照顧了家庭又在家門口賺了錢」。說起和體格健全的人一樣實現自己的奮鬥的價值和意義,邱昌前激情滿懷溢於言表。

邱昌前,三級肢體殘疾,是漢陰縣城關鎮中壩12組村民,以前在廠裡給梓桐服飾李連發做工,現在在家給李連發做加工,李連發給提供機器設備,還帶了兩個學徒,在家辦起了加工小作坊。吳吉明,漢陰縣平梁鎮高梁鋪村七組村民,兒子因意外導致殘疾,現也在家給李連發做加工。他們都是李連發把原材料送上門,做成成品後李連發去回收。

李連發,17歲時因一場意外左腿高位截肢,服裝裁剪技校畢業後飽嘗求職艱辛,就因為是殘疾人被拒絕,所幸被一家私人裁縫店收留,從小學徒成長為一名技術精湛的技師,再到自己開店,再成為漢陰縣殘疾人創業就業協會會長,李連發發誓要讓自己和更多殘疾人能夠體面的生活。如今他的願望實現了。他的梓桐服飾專門做校服和工裝,在漢陰蒲溪鎮有一個生產車間,在縣城繁華商業街有一個形象設計店,殘疾人家庭也有他的加工點。這只是該縣殘疾人創業就業的一個縮影。

同樣,雷發江因眼疾造成雙目失明,2014年靠著家裡的幫助在安康開了一家大的按摩店,員工達到20餘名,不久後關閉。但雷發江並沒有退縮,今年在縣城青楓秀嶺小區又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這次雷發江不再貪大求洋,除了自己,店裡只請了一名盲人女技師。同時他還註冊成立了五星技術培訓學校,發起成立了漢陰縣盲人產業發展協會。他說要讓殘疾人都能掌握一門技術,都能自食其力,要把盲人按摩產業做成連鎖。

李連發、雷發江都不止一次的說:能做到今天這個程度,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領導的大力扶持,他們要把這種愛傳遞下去。李連發發起成立的殘疾人創業就業互助協會(助殘志願者協會),宗旨就是發揚互助精神,做大做強殘疾人企業,帶動更多的殘疾人就業。

目前,通過互助資金,他們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讓更多的殘疾人實現家門口就業,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李連發發起成立的殘疾人創業就業互助協會得到了來自陝煤捐贈的100萬元殘疾人創業就業互助資金,協會發展有創業意願的會員121人,由殘疾人創辦的小微企業35家,帶動殘疾人就業32人,迅速帶動殘疾人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枝一葉總關情

如何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發揮生力軍的作用?漢陰縣殘聯大膽嘗試,敢為人先,完善體制機制,全面落實各項關愛幫扶政策,開展智志雙扶活動,積極主動對接全縣脫貧攻堅工作。

目前該縣有持證貧困殘疾人8596人,歷年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的有4147人,享受殘疾人生活補貼的6249人,享受殘疾人其他補貼的1235人次,享受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的有623人,享受基本康復服務7982人次,享受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的621人。這些都是殘疾人專享政策。多年來,漢陰在中省市項目資金安排的基礎上,堅持每年配套資金為殘疾人辦好10件實事,殘疾人兜底保障政策和康復服務工作得到很好落實。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相比較正常人而言,殘疾人屬弱勢群體,後天之難讓很多人想一想都望而卻步,加之部分殘疾人自身信心不足。為打通「最後一公裡」,縣殘聯理事會成員及其單位的黨員幹部甘當志願者,為他們跑路代辦,但這僅僅只是一個方面。

旋渦鎮中銀村吳兆培,今年36歲,視力盲一級,現在縣城新街一家盲人按摩店做技師。他說,「他現在享受了最高低保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也能生活下去,但他還想過得更好,他聽說同樣是盲人的雷發江還找了個漂亮的媳婦,還是正常人,他就想好好做按摩」。言語很樸實,也道出了大多數殘疾人的美好願望和心聲。

殘疾人事業是大有可為的事業,因而顯得更加精彩。漢陰縣殘疾人創業就業協會是漢陰殘疾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式的跨越。該縣在市殘聯的鼓勵指導下,有縣委縣政府領導給吃的「定心丸」,面對窘況,縣殘聯一般人並沒有為此而動搖,反而更加義無反顧,他們一路走來,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團隊協作情懷,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儘管艱辛無比,但樂在其中。

雷發和,縣盲人產業發展互助協會會長雷發江的兄弟,從雷發江開按摩店到成立五星培訓學校再到成立盲人產業互助協會,一路都有雷發和的付出。雷發和說,他計劃再幫助他哥開一個盲人體驗館,讓更多人通過親身體驗,來了解這一群體,幫助這一群體。

「實際上來說,人們都願意幫助殘疾人,每次殘聯、殘協、基地有什麼公益事業,都吸引了各方面的目光,都有很多的支持者,這些都是殘疾人事業的原動力。漢陰各敬老院還形成了以殘養殘就業模式,社區工廠、合作社也都相繼把殘疾人嵌入產業鏈條,中國建行開發的雲生產服務也是更多的傾向殘疾人」,漢陰殘聯負責人如數家珍。

今天,漢陰縣助殘志願服務大隊、中隊、各鎮服務站相繼成立,標誌著漢陰助殘事業向制度化常態化邁進。第30次全國助殘日、「雙百」幫扶、送輔具上門、「共享陽光,攜手同行」助盲等活動蓬勃開展,康復、教育、就業、文化、幫困、法律援助等為內容的助殘志願活動,在全縣方興未艾。

編輯:李鵬

責編:鄭黎波

相關焦點

  • ...助殘、濟困」志願服務活動|巴仁哲裡木鎮舉辦首屆「王布和…
    【文明實踐在行動】高力板鎮開展「為老、愛幼、助殘、濟困」志願服務活動|巴仁哲裡木鎮舉辦首屆「王布和… 2020-08-27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點讚漳州】市殘聯:扶殘助殘集愛心 踐行志願暖人
    據悉,「十三五」以來,漳州市殘聯將志願助殘工作列入殘疾人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廣泛發動社會愛心力量,提升基層志願服務水平,有效推動漳州市助殘志願工作向縱深發展。
  • 愛心志願 溫暖你我:濰坊惟愛樂山志願服務隊捐獻熱血
    陳玉紅是惟愛助殘公益服務中心濰城區志願服務隊隊長,多年熱心公益的她帶領許多人走進了志願服務的隊伍,在她的身上有數不清的愛心故事。今年2月份,陳玉紅還被評為「濰坊好人」。在此次獻血活動中,陳玉紅率先報名,帶領大家奉獻熱血。
  • 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丨耀眼「紅馬甲」用行動傳遞真情,用奉獻書寫大愛
    ……楊盛強是博濟公益聯合會「紅馬甲志願服務隊」的一名志願者,也是迎紅街道電廠社區愛心送水點的工作人員,在這裡,每天為轄區孤殘老人等弱勢群體免費送水,已經成為楊盛強的日常。夏日炎炎的午後,楊盛強如往常一樣騎著裝滿桶裝水的電動三輪車,來到迎紅街道電廠社區蔡阿姨家中。「嬢嬢,水給您送來了,最近身體怎麼樣嘛?」
  • 愛在一起 助殘義工志願服務活動 - 助學行動 - 寧夏義工志願服務...
    銀川 || 愛在一起 助殘義工志願服務活動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銀川西夏區幸平陽光家園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歡笑聲和著掌聲,迴蕩在小院上空,孩子們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12月24日,寧夏義工志願服務聯合會帶領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義工志願者們走進託養中心,給這裡的殘疾孩子帶去了絲絲溫暖。
  • 履行社會責任 踐行時代擔當——榆能集團助殘扶殘彰顯企業大愛
    助殘扶殘,愛滿人間!近日,由中共榆林市委宣傳部、陝西科技報社指導,榆林市殘疾人聯合會、共青團榆林市委員會、榆林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中共榆林市委網信主辦,《陝西科技報》榆林記者站承辦的2020年陝西榆林「直播助殘」帶貨線上線下公益宣傳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大力支持。
  • 陝西安康漢陰縣:文化馨香沁滿城,服務甘霖潤民心
    夯實基礎 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臻完善讓群眾享受「文化大餐」,首先得有陣地。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是政府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載體,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示範區創建的硬性指標。近年來,漢陰縣以文化惠民、文化樂民為主線,有效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建立起穩定高效的公益性文化事業經費保障長效機制,每年預算不低於1500萬元文化旅遊發展資金,完善縣鎮村三級硬體設施,配齊文化幹部,不斷提高基層文化設施服務能力,基本滿足了基層群眾就近、便捷地享受文化服務的需求。
  • 漳州市美發美容志願服務隊「上門義剪、門店開放義剪」的助殘志願項目,開展常態化助殘志願服務
    漳州市殘聯聯合漳州市美發美容化妝品行業協會組建專業助殘志願服務隊,漳州市美發美容化妝品行業協會招募三十餘家愛心店家組建自願者團隊,我們將充分發揮隊伍專業化作用
  • 一場生命的緬懷 一次大愛的見證
    在我心中,這就是一場大愛的見證,也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節點。」解困「生活多有不幸,但人間總有真情」  她是韓桂香,她的家庭就是這樣一個平凡又特殊的家庭。特殊在於這個家庭有兩位重症殘疾的親人,丈夫鍾貴生是優秀共產黨員,患腦血栓。2008年為汶川地震捐款時突發疾病,常年癱瘓在床。女兒鍾倩16歲患上「不死的癌症」——類風溼性關節炎重度殘疾,常年坐在輪椅上。
  • 省級志願服務「最美典型」,體育領域上榜三席
    ,通過自己志願服務,詮釋了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經過幾年發展,隊伍已經從最初的騎行愛好者發展到共計約3000多人、21支民間志願服務團隊參與其中。   社會體育指導員參與志願服務,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秘書長樓燕看來——   「將社會體育指導員納入全省的志願服務體系中來,不僅能夠擴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影響力,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健身指導服務,也能讓他們的志願服務獲得更好的物質及精神獎勵,有更強的獲得感。」
  • 山東省實驗印發《志願者服務活動手冊》推動志願服務
    山東省實驗印發《志願者服務活動手冊》推動志願服務  齊魯網7月11日訊(通訊員 範海沛)假期將至,在享受輕鬆愉快的假期的同時,每位實驗學子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山東省實驗中學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手冊》,它將全過程
  • 寶坻區殘聯「陽光福樂多愛心助殘幫幫團志願服務社」啟動
    內容提要:日前,寶坻區殘聯「陽光福樂多愛心助殘幫幫團志願服務社」啟動。該服務社由寶坻區實踐辦、寶坻區殘疾人聯合會、史各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成立,旨在為全區殘疾人和困難群體提供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服務,暢通點單服務網絡。服務社下設25個志願服務隊,實現區域全覆蓋。
  • 「我和冬奧有個約會」第三屆助殘志願者技能大賽舉辦
    千龍網訊 12月4日,以「我和冬奧有個約會」為主題的第三屆助殘志願者技能大賽決賽在北京西城區第一文化館舉辦。北京市殘聯王響平副理事長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我市助殘志願服務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長足發展進步。「志願北京」實名註冊助殘志願者達52萬人,志願服務團隊超過2萬個。
  • 志願服務 | 儀隴縣懿德志願者協會成立大會隆重舉行
    儀隴懿德志願者協會從2019年備案註冊以來,協會立足縣情、面向家庭,先後在扶貧幫困、敬老助殘、愛心助學、抗疫戰線等方面作了大量積極的工作,以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高尚行動傳承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得到了社會各界較高的評價。 志願奉獻傳遞關懷溫暖,德行善舉播撒文明大愛!
  • 市教育局志願服務隊開展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助殘服務活動
    近日,市教育局志願服務隊到西園遂林村開展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助殘服務活動,弘揚中華民族扶弱助殘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理解、關愛、幫助殘疾人的社會氛圍,倡導扶殘助殘新風尚,增強殘疾人自強、自信、自尊、自立的信心,讓殘疾人充分感受社會大家庭幸福溫暖。
  • 10人獲評2020年泉城助殘大使
    2020「泉城助殘大使」選樹命名活動由濟南市殘疾人聯合會、濟南市文明辦、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廣播電視臺聯合組織開展。自今年9月啟動「泉城助殘大使」選樹命名活動後,兩個多月來,我市社會各界踴躍參與,大力支持,湧現出一大批時代特色鮮明、社會影響廣泛的助殘先進典型。
  • 我縣日行一善協會「濟困助殘」志願服務項目獲得全省一等獎
    近日,山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暨「扶志扶智」優秀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在晉城市陽城縣落幕。榆次區的春暖社區、河津市的「寸草春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晉源區的「心靜源」情暖晉陽點亮夕陽、晉城市城區的雨墨學雷鋒志願服務隊、翼城縣的「濟困助殘」志願服務項目獲得一等獎!
  • ——寧波「五個10」先進典型凝聚志願服務榜樣力量
    身體力行,幫助貧病幼弱;專業專注,演繹青春之歌;不辭辛苦,傳播文明風尚;無私無畏,點亮大愛華章。他們是奉獻者,是堅持者,更是時代精神的詮釋者。不問回報,不忘初心,志願路上,砥礪前行。    最佳志願服務工作者:志願服務領路人    他們把志願服務當作畢生的追求,把所有的智慧和汗水傾注在這項充滿陽光的事業上,協調組織,帶領團隊,凝聚力量,用滿腔熱情,投身平凡崗位,用毅力恆心,推動志願發展,躬身不忘腳下路,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們是志願者的家人,更是志願服務的領路人。
  • 泰山微公益愛心捐贈暨「鄰裡一家親」志願助殘活動啟動
    12月4日,泰山微公益愛心捐贈暨「鄰裡一家親」志願助殘活動啟動儀式在泰山區舉辦。在活動現場,相關人員向受助兒童代表發放了愛心禮包,泰山微公益發展中心獲頒《愛心捐贈證書》。泰山微公益發展中心是一家非營利性民間公益組織,秉承「微而不小、公而不私、益而不驕、行而不殆」的理念,常年來致力於扶殘助貧活動的開展,在本次活動中,中心為受助兒童量身定做了保暖內衣,給他們送來了食品及學習用品,充分體現了社會力量對泰山區殘障兒童的關心與幫助,加快了扶殘助殘社會化進程。
  • 石樓縣殘疾人聯合會:真情助殘 熱心為民
    12月21日,任林鳳和張愛生代表全縣三千九百多位殘疾人為縣殘疾人聯合會送上一面寫有「真情助殘 熱心為民」的錦旗,以表達全縣殘疾人對縣殘聯的感激之情。 2020年縣殘聯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市殘聯的精心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的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保持戰略定力,履行「代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