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太幸福,因為想要什麼父母基本上都會滿足,在物質生活上可以說是衣食無憂。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現在的孩子也很辛苦,因為他們的學業壓力和以前的孩子相比只會越來越大,畢竟社會的競爭壓力讓老師、家長和孩子都不敢鬆懈。
王先生常年在外地工作,前段時間才剛剛調回來,終於能和妻女在一起生活,王先生當然格外開心。
為了彌補這幾年女兒成長中缺失的父愛與陪伴,王先生主動承擔起輔導女兒學習的任務,希望以此和女兒拉近距離。
女兒才上小學三年級,本以為女兒會和自己小時候一樣,每天晚上八點多就睡覺。
可是接連輔導女兒幾天作業後,他才發現女兒作業量非常大,十一點睡覺是常態,有時甚至要到凌晨。
這天王先生看著凌晨還在奮筆疾書的女兒,不由得心中不滿。他不明白為什麼老師要布置如此多的作業,於是直接就在家長群詢問老師睡沒睡。
在得到老師睡了,並且問他有什麼事的答覆時,王先生怒火中燒。「我女兒沒睡,你睡什麼睡」?王先生質問老師。
很快家長群就熱鬧了起來,其他家長也紛紛留言表示自己的孩子都還沒有睡。
很顯然,大家對老師布置作業過多都頗有怨言,借著王先生捅破了窗戶紙,也紛紛表示出自己的不滿。
01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睡覺都很晚?
1、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了
雖然我們一直提倡素質教育,提倡給孩子減壓,但其實孩子的課業壓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很多。
畢竟在我國現有的教育環境之下,有升學的壓力和高考這道門檻,誰也不敢太過放鬆。
而作業又是衡量學生平時在課堂上學習是否認真的最簡單方式。
所以老師才會通過大量的作業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態度,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同時也會導致孩子睡覺過晚。
2、孩子寫作業三心二意
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很難坐得住,沒寫多少就想要吃東西,沒寫多少又想要上廁所。
所以看著時間一分分的過去,但是孩子真正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卻並不多,學習效率非常低下。
所以當孩子習慣性地浪費時間之時,他們在作業上花費的時間自然會更多,這就需要父母適時的引導,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否則當孩子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就會磨磨蹭蹭拖拖拉拉。
3、課外輔導班太多
很多孩子在學校放學之後還要參加各種輔導班,興趣班,而這些培訓班一上就是一個半到兩個小時,自然也就佔據了孩子晚上寫作業的時間。
甚至有的輔導班還會額外給孩子布置作業,所以孩子不僅要寫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寫課外作業。
有的時候再加上家長布置的作業,孩子想要早點睡覺都會成為一種奢侈。
02家長應該如何和老師溝通?
1、單獨溝通
當家長對老師的教學或者是其他方面有所質疑時,儘量不要選擇在公開的場合和老師對峙。
比如老師的辦公室或者家長群,這些只會導致老師尷尬,從而讓雙方的矛盾升級。
儘可能的選擇和老師單獨溝通,有什麼問題私下向老師提出,這樣才能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同時也不會讓對方產生不適。
2、注意自己的態度
家長和老師溝通時,應該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言行舉止不要過於激烈。儘量心平氣和地和老師交談,這樣才容易被對方接受,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