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11月30 日報導,今年本就給外界以"自殺大國"印象的日本,在疫情的肆虐下,自殺人數始終沒有消減,反而在10月,數據統計到,日本單月自殺人數已經超過了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數。
關於自殺起因,一位求助熱線工作人員表示,之前遭受家暴的女性也有很多,她們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工作地點逃離,或者是去朋友家。但由於疫情肆虐,很多受到家暴的女性無處可避,以至於只能忍受暴力行徑的侵害。
據日本醫療衛生和保障部門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10月份,日本自殺人數上升至2153人,達到了近5年來,日本月季度自殺的點峰值。此數據一出,有專家發現,日本10月自殺死亡人數超過了自疫情以來,日本新冠肺炎累計死亡人數。截至2020年11月29日,日本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僅有2042例。
據統計的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的經濟下滑、家庭、育兒、孤獨等問題都會加劇年輕人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壓力,導致更多的年輕人選擇輕生。日本多名知名人物自殺帶來的"連鎖反應",從某些角度都會加劇一些人的自殺傾向。
但有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對男女自殺率的影響存在著差異。截至10月,日本今年自殺人數達到17219人,其中男性11541人,女性5678人。雖然日本女性比男性自殺人數絕對值要低,但女性自殺人數的同比增幅卻要比男性要高。
今年10月,日本女性相比較去年10月上升了83%,男性自殺率同比上升22%。除了疫情要面臨事業,日本女性除工作之外還更多的承擔育兒責任,接送子女上學、對孩子身體健康地擔憂、加重母親們的心理負擔等,都是導致日本女性在疫情期間的同比自殺幅度高於男性。
日本和韓國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披露全國最新自殺數據,大多數國家都需要至少1年的時間來進行數據更新。日本自殺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2倍,其原因大多取決於其長時間的工作環境、高壓的學校任務以及社會孤立感,都使得日本自殺率居高不下。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破裂、裁員帶來的羞恥感和焦慮感對於日本中年男性影響很大,導致日本中年男性自殺人數上升。僅在2003年,飆至創年自殺記錄,自殺死亡人數3.4萬人。但在過去的十年中,由於經濟回升,日本自殺人數逐年遞減,並於2019年降至年自殺數最低,約全年約2萬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對於日本自殺率雪上加霜的是,受文化影響,日本人民羞恥於承認孤獨、痛苦與脆弱,這將使抑鬱情緒加重,抑鬱情緒不停地在內心發酵,嚴重時導致自殺。
(編輯: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