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德國疫情紓困政策能否「救體壇於水火」

2020-11-01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柏林10月31日電(記者劉暘)秋冬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德國體壇苦不堪言。11月2日,德國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第二輪限制社會公共生活的封鎖令。很多聯賽、俱樂部再次陷入生存危機,在不少業者看來,這次比春天第一輪封鎖時還要致命。

10月31日,在德甲第六輪比賽中,門興格拉德巴赫隊球員沃爾夫(左)與萊比錫隊球員亨裡希斯在比賽中拼搶。新華社發

好消息是,包括德甲在內的足球、籃球、排球、手球、冰球等職業聯賽沒有遭遇二次停擺命運。壞消息是,所有比賽必須空場進行,「觀眾禁令」在全國範圍內暫行一個月。健身房、遊泳池等公共體育設施關閉,業餘俱樂部暫停營業,業餘聯賽全部停賽。

職業聯賽保住了,但收入減少的態勢沒有緩解。雖然德國足球職業聯盟執行長賽弗特對本賽季德甲恢復球迷入場和門票收入表示樂觀,但他同時提醒各俱樂部要注意勤儉度日,減少支出。

德甲第五輪比賽,拜仁慕尼黑隊球員萊萬多夫斯基(右一)在打入本場第一粒進球後與隊友慶祝。新華社發

與德甲有著穩定電視直播和贊助商收入不同,其他聯賽和俱樂部如果沒有現場觀眾支持,日子將非常難過,甚至失去比賽動力。法蘭克福航班籃球俱樂部建議,原計劃11月6日啟動的籃球聯賽乾脆推遲一個月再說。他們認為只有在有觀眾、至少允許一部分觀眾進場的情況下,聯賽才有意義。被迫停擺的業餘聯賽和俱樂部面臨的情況更艱難。

德國政府在出臺限制措施的同時,也宣布一系列旨在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的紓困計劃。德國體育產業能從中收穫多少有效幫助呢?

記者梳理發現,對體育協會和俱樂部來說,可以申請兩類援助,一是德國聯邦財政部(以下簡稱「財政部」)主導的針對所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公司、機構、協會和個人的資助計劃。二是德國聯邦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行管局」)主導的專門針對疫情期間體育產業的援助金。

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外拍攝的「熊牛對峙」雕塑。新華社記者逯陽攝

財政部紓困金分三種:第一是特別經濟援助,即向因疫情不得不在11月停業的市場主體提供短期和具有針對性的資金支持,總額高達100億歐元。僱員不超過50人的小微企業可獲得一次性補償,補償額度最高為該公司2019年11月單月營業額的75%。對於2019年11月後成立的新公司,補償額度參考公司今年10月數據。對於50人以上的公司,補償金額有不同參考標準。公司此前申請的短工津貼和過橋補貼要從援助金額中扣除。

第二是為中小企業提供過渡性補貼。第三是快速貸款。不超過10名員工的小微公司可從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申請快速貸款,最高貸款額度達30萬歐元,具體數額參考2019年營業情況。銀行對這類貸款不做信用風險評估,聯邦政府承擔全部風險。

從針對性上看,業餘體育、社區體育等小型機構可從財政部渠道獲得資助。對於職業體育,德國聯邦議院7月通過一項特別援助計劃。每個俱樂部可獲得最高80萬歐元作為球票收入損失的補償。這項計劃總額達2億歐元。申請截止日期原本是10月31日,現在可延至11月11日。

在德國首都柏林,人們佩戴口罩出行。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截至31日,行管局已收到245份申請,申請金額超過5800萬歐元,其中80分申請已經批准,發放金額超過1900萬歐元。行管局無法預測最終會收到多少份申請,但數量上升趨勢愈發明顯。

具有申請資質的機構包括:在奧運、非奧或帕運項目三級聯賽中至少有一支隊伍,參與職業或半職業賽事的俱樂部(公司);在奧運、非奧或帕運項目至少有一支隊伍參與職業或半職業賽事,或定期舉辦至少一個奧運、非奧或帕運項目賽事的體育協會。德甲、德乙兩級足球聯賽的俱樂部不在援助範圍內,但女足聯賽俱樂部可以申請。

申請機構須符合以下條件:經濟損失在2500歐元以上;全職僱員不超過249人;具備參與三級聯賽的資格。申請機構要削減開支,但自經費批准後至今年年底不得裁員,且不能出現財務問題。申請機構須委託稅務諮詢機構、法律顧問或會計師事務所來提交申請。

6月6日,德國職業聯賽重啟。新華社發

德國籃球職業聯賽總經理霍爾茨表示,大多數籃球俱樂部都會申請資金援助。德國男、女排聯賽22家俱樂部中19家都申請援助,申請總額在150萬歐元到200萬歐元之間。賽季結束後,相關部門會審核有沒有過度補償。德國手球職業聯賽總經理博曼認為,俱樂部要利用好紓困政策,申請援助沒有壞處,不存在風險。

博曼說:「我們必須要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辦。讓每個人都躲在房間裡不是長期解決辦法。聯盟積蓄已經用光,現在必須管控花銷。問題是,運動員們已經降薪,我們不敢做得更過分。形勢非常緊張,不能排除這種可能,也許我們會失去某些俱樂部。」

北威州體育協會主席尼森在接受《法蘭克福匯報》採訪時表示,體育界遭受疫情嚴重打擊,經濟損失只是困境的一方面,丟失承諾、慢慢消磨掉體育精神才是更令人擔憂的事。

文字編輯:劉陽

新媒體編輯:周欣

籤發:梁金雄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德國疫情紓困政策能否「救體壇於水火」
    新華社柏林10月31日電 新聞分析:德國疫情紓困政策能否「救體壇於水火」新華社記者劉暘秋冬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德國體壇苦不堪言。11月2日,德國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第二輪限制社會公共生活的封鎖令。很多聯賽、俱樂部再次陷入生存危機,在不少業者看來,這次比春天第一輪封鎖時還要致命。
  • 紓困振興為救韓?高雄市政府回應罷韓團隊:勿變政治打手
    高雄市政府進行疫情紓困與振興,遭「罷韓」團體質疑幫救韓國瑜。(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5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高雄市政府經發局預計動支5千萬元(新臺幣,下同)進行疫情紓困與振興,卻因發放快速,遭「罷韓」團體質疑幫救韓國瑜。對此,高雄市新聞局長鄭照新27日表示,政治再怎麼對立,也不能扯高雄市紓困、振興的後腿,呼籲「罷韓」團體反思,這到底是政治運動主張,還是已陷入不斷只想讓高雄空轉的盲點。
  • 德國:疫情反彈令體壇「叫苦不迭」
    新華社柏林10月29日電(記者劉暘)為應對日益嚴峻的新冠疫情,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28日宣布一系列限制社會公共生活的措施,德國體壇人士紛紛大倒苦水。儘管我們很難接受空場比賽的決定,但仍會盡職盡責,為控制疫情做分內之事。」俱樂部在信中繼續寫道:「嚴峻的疫情讓我們必須跳出自己的利益來思考,不能指望政令讓所有行業和個人對所有細節感到滿意。我們支持這樣的措施,就像今年春天第一次封鎖令出臺時一樣。我們還會幫助遭受更大打擊的人們,比如業餘俱樂部和小工商業者。
  • 武漢市個體工商戶定向紓困政策重磅出臺
    千方百計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我市對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復市支持政策再加力度。18日,我市《關於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重磅出臺,及時拿出「真金白銀」為企業商戶「解渴」「輸血」,從階段減免稅費、降低要素成本、提供資金紓困、優化服務保障等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徑幫助個體工商戶克服疫情影響,提升渡過難關的信心和能力。個體工商戶是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市市場主體中佔比近6成。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國會議員壓力山大
    當地時間12月21日晚間,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預計接下來的參議院投票將持續到深夜,標誌著一場鏖戰數月的兩黨爭鬥終於告一段落。不過,多名議員已經表示,沒人認為這項立法是完美的,為了應對疫情反彈和經濟疲軟,需要在未來出臺更多紓困措施。
  • 最新民企調研:武漢企業紓困政策落實現狀與改進建議
    除了以上的共性問題,企業反映較多的則是關於優惠政策難以落地的問題。筆者在2月24日-26日做的企業調研結果中就發現,各項政策優惠政策落實並不充分,573家企業中有66.32%並未享受政策優惠(《疫情衝擊下湖北省企業的經營狀況分析與政策建議》,2020-03-01,澎湃商學院)。
  • 紓困談判拖泥帶水 兩黨互揭「政治動機」
    原標題:北美觀察丨紓困談判拖泥帶水 兩黨互揭「政治動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白宮和民主黨談判代表表示,在談判「取得進展」後,他們將繼續努力達成一項新的紓困協議。儘管市場對此報以正面解讀,美國股市當日上漲,但也有不少投資者對於紓困法案吊人胃口感到不滿,持續數月之久的博弈和拉扯已讓不少人感到厭倦。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國會議員壓力...
    不過,多名議員已經表示,沒人認為這項立法是完美的,為了應對疫情反彈和經濟疲軟,需要在未來出臺更多紓困措施。而美國民眾的反應更加激烈,在社交媒體上,新一輪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各類諷刺圖片和漫畫層出不窮,反映出人們普遍認為紓困力度偏弱,不足以應對當前的民生災難。
  • 陸挺:政府可提出一個10萬億紓困和刺激計劃
    重點放在紓困中小民企和加速復工,而非開啟新一輪大規模需求刺激中國在抗疫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目前已經處在抗疫後期。但由海外疫情加重帶來的外需崩塌難於避免,倒灌國內出現疫情復發的風險也在不斷上升。政策方面,當前除保障防疫和基本民生之外,應將重點放在積極紓困中小民企和加速復工之上,而非開啟新一輪的大規模需求刺激。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申請失業金人數飆升 「紓困斷崖」恐慌來襲
    分析認為,隨著近來出爐的一系列勞動力市場數據普遍表現不佳,美國國會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如果年底前無法出臺新一輪紓困法案,「紓困斷崖」可能造成的經濟和民生後果將會非常可怕。85.3萬!彭博社分析稱,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仍保持在疫情暴發前水平的3至4倍,如今由於疫情惡化導致對餐飲和其他人員接觸密切行業的新限制措施陸續出臺,可能導致未來幾周勞動力市場復甦持續乏力。儘管本月內首批實施的疫苗接種可能有助於遏制疫情擴散並緩和限制措施,但疫苗大規模普及尚需幾個月的時間,短期效果有限。
  • 宜信財富:疫情下美聯儲貨幣政策再寬鬆 下調125個基點
    宜信財富:疫情下美聯儲貨幣政策再寬鬆 下調125個基點 2020-06-23 15:10:14 來源:和訊新聞 美聯儲主席表示,3月15日的會議是代替了原本3月17日-18日召開的常規會議,因此本周不會再有貨幣政策會議召開。評論如下:1.為什麼再次突然降息?應對流動性不足、以及經濟和通脹下行風險。美聯儲本次聲明中對美國經濟的分析是,自一月份以來,美國勞動力市場依舊穩健、消費增長溫和,但商業投資和出口仍然疲弱,同時提到,能源行業最近壓力較大。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力度偏弱 難合眾意被罵上熱搜
    分析認為,作為全球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國家,美國民眾受到的衝擊自然位居全球前列,但半年多以來,國會兩黨在紓困談判上拖拖拉拉,導致美國一直未能出臺新一輪紓困法案,令許多人直接面臨「紓困斷崖」的危險。如今終於等來了紓困法案,可其中最受關注的一次性支付和額外失業補助全被腰斬,令許多人大失所望,因此在社交媒體上將它罵上了熱搜。其中,美國的失業者應該是最憤怒的一群人。
  • 德國取消體操全國錦標賽 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打擊歐洲體壇
    11月3日,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打擊歐洲體壇,德國被迫取消原計劃本周在杜塞道夫舉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德國選手在藝術體操集體五帶比賽中(資料圖)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原計劃5日至8日在杜塞舉辦的體操、藝術體操和蹦床全國錦標賽因新冠疫情日益嚴峻被迫取消。此前,德國體操協會已宣布德國體操隊不參加12月在土耳其舉辦的體操歐錦賽。
  • 人工智慧3秒精準匹配紓困政策,長江企服「易企查」太方便了
    長江企服「易企查」通過人工智慧+政策大數據,為企業精準匹配政策,實現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大大降低企業獲取紓困政策的難度,提升政府紓困政策的落地效率,讓企業更有獲得感。  「讓企業更容易理解紓困政策。」
  • 臺灣媒體人自嘲:臺灣紓困程序最麻煩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原標題:【媒體人自嘲:臺灣紓困程序最麻煩】臺灣民眾領取紓困金。(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中國臺灣網5月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為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民進黨當局祭出多項紓困政策,但因為申請程序繁瑣,引來民眾罵聲連連。臺灣知名媒體人劉寶傑討論到這個話題,也忍不住自嘲,臺灣是紓困金額最少,紓困程序最麻煩的地方。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消費者信心創四個月新低,紓困法案再...
    當地時間12月22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4%,但仍低於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分析認為,美國近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新一輪紓困法案出臺太慢、財政刺激力度有限,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第四季度GDP反彈難以為繼。
  • 北美觀察:紓困談判拖泥帶水 兩黨互揭「政治動機」
    分析人士稱,紓困談判之所以拖泥帶水,與大選前的政治考量有關,而談判雙方目前也在提高調門,相互揭批對方的政治動機。  紓困法案看見曙光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加州民主黨議員佩洛西此前表示,她希望在10月20日結束前能讓白宮敲定足夠多的問題,以便決定是否能在11月3日大選前通過新一輪紓困法案,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 2021體壇看點:大賽扎堆舉辦,能否恢復往日精彩
    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讓2020年國際體壇清靜許多,也讓2021年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素。新一輪歐洲杯大戰,是新貴比利時實現王者夢想,法國成就雙冠王偉業,或是德國、西班牙兩強倒戈一擊?當拭目以待。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斷崖」不可承受 兩黨談判艱難...
    目前,投資者正寄望於紓困法案儘快出臺,希望它能給遭受新冠疫情及相關封鎖措施打擊的美國經濟提供支撐,儘管屢有正面消息傳出,但進度顯然不及預期。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日前表示,兩黨議員仍在謀求就新一輪紓困計劃達成妥協,而眾議院會對一項為期一周的撥款議案進行投票,為達成紓困協議提供更多時間。  「我們一直處於疫苗和疫情消息之間的大拉鋸戰中。」
  • 「超前點播」:救愛奇藝於水火之中?
    於是乎,一次「超前點播」,能救愛奇藝於水火之中嗎?全力破局「超前點播」之外,愛奇藝的星鑽會員還包含更多權益。而在會員規模上領先的愛奇藝,又能否率先破局?因此,主打超前點播的星鑽會員,會是愛奇藝的「解藥」嗎?「賣生態」星鑽會員的出現,也反襯出愛奇藝的商業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