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廣播作為面向廣大乘車旅客的特殊媒體,一直以來在輸送旅客的過程中都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列車廣播的設備和功能以及人員配備隨著車型的變化而悄然改變,列車廣播的變化從側面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讓我從親身經歷講起。
一、紅色的新型空調客車
我是1996年進入列車段參加工作,當時作為實習生在徐州至北京的紅旗列車上工作,車型是披著「紅色外衣」的25G新型空調客車。列車廣播員這個列車上的特殊工種對我來說,充滿了神秘感,參加工作之前乘坐火車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從事列車客運服務工作之後,才有機會了解列車廣播員的具體情況。我們班組的廣播員是一位姓甄的女孩,她是經過層層選拔才走上這個崗位,列車廣播員的選拔條件除了普通話標準、聲音好聽,還要思想覺悟好,知識豐富,有一定的編寫能力。她的工作間是列車上的播音室,工作內容是口播和放磁帶。廣播內容包括歡迎詞、禁菸宣傳、列車停站時刻預報和確報、沿線名勝風景介紹、轉播新聞、終到歡送詞、歌曲和娛樂節目和臨時性廣播(廣播尋醫、尋物啟事、招領啟事等)。那時候,列車速度比不上現在的動車組列車,旅客乘車時間較長,列車廣播除傳達乘車相關信息外,還具有傳播知識和休閒娛樂的功能,列車廣播豐富了旅客的旅行生活。每趟乘務,廣播員需要把編制好的廣播趟計劃讓列車長籤字。
二、綠色的新型空調客車
2000年之後,我值乘的是「綠色外衣」的25G新型空調客車。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飛猛進,手機、隨身聽等電子產品的逐步普及,乘坐火車的時候,旅客獲取信息和休閒娛樂的方式越來越多,大家對廣播的需求也漸漸降低了。儘管如此,列車廣播在傳遞乘車信息、播放安全注意事項和處理突發情況方面,仍然發揮著應有的作用。此時,列車廣播設備逐漸由錄音機變成了CD機,內容較多,時間較長的廣播節目實行錄播制,由客運段專業部門提前在線下錄製完成,上車後廣播員再按時播放。廣播的內容更加實用和貼近旅客,廣播詞行文語氣也更加委婉、貼心。那時,我值乘列車的廣播員是一位姓張的大姐,她工作起來認真負責,每趟乘務始發前深入每節車廂試聽廣播的好壞和音量,播音時態度嚴肅,播放錄製內容時認真監聽。當我們在列車上折返待勤和突擊衛生的時候,車內沒有旅客,她有時播放一些好聽的流行歌曲,以緩解我們的工作疲勞。
三、各種動車組車型
現在,我在動車組列車上工作,值乘車型是CRH2A車。高鐵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路網越建越密,動車組越開越多,與之伴隨的,是網際網路的興盛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乘坐動車的旅客大都操作電腦或使用手機,動車組上除了乘車提示外,更多的是「無幹擾」的旅途播報服務。動車上也不再專設列車廣播員崗位,由乘務員負責播放提前錄製的語音。我作為動車組乘務員,也是兼職廣播員,負責點播和口播,需要我點播的內容包括:歡迎詞、安全提示、關門前提示、疫情常態化廣播詞、小桌板使用公告、兒童乘車安全提示、雨雪天溫馨提示、超員安全提醒等。另外,除了廣播尋醫、晚點道歉、座椅轉向和同站臺放客等內容要口播外,車載的到站預告是自動播放的。有一次,我值乘D5683次列車,2號車廂有一名旅客突發急病,列車長通知我廣播尋醫,我立即使用乘務室內的話筒,口頭廣播尋醫,不到三分鐘,有好幾位熱心的醫務工作者旅客趕到2號車廂幫助救治。由此可見,列車廣播在處理突發事件方面的功能和優勢還是不可替代的。
我親身經歷了幾種車型的列車廣播變化,深切體會到這些變化也是鐵路成長和時代變遷的見證,隨著時間推移,列車廣播也會因時而變,但是鐵路客運職工服務旅客的初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