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份滿意答卷背後的驚心動魄
7月,一位年輕的中國女孩自駕300公裡抵達義大利度假勝地託斯卡尼只為了幫父親的朋友替法國著名編劇、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送去一隻攝像頭。女孩不會想到,她的這次「人肉快遞」,會幫助半個月後贏下了「上海國際電影節辦出了史上最強大師班」的普遍讚譽。
在接受青年報記者的年終專訪時,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傅文霞回憶起5個月前發生的這個故事,仍是感慨萬千。作為疫情年我國舉辦的首個重大國際性影視節慶活動,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甚至成為了國際影壇都在關注的焦點,最終,他們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青年報記者陳宏
規模壓縮影展質量依舊有保證
傅文霞第一次意識到線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可能辦不成,差不多是在3月份。傅文霞說,雖然工作量驟然加大,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的工作團隊,還是迅速做出了「雲上電影節」的方案。
線上方案工作量巨大,尤其是線上展映,上百部影片需要一部部去溝通,既有片方的版權問題,也有網絡平臺播放許可的問題。在加班加點確定好備選線上方案後,傅文霞和她的同事們,那段時間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電話和微信,詢問電影節何時舉辦,「我們團隊都有個強大的信念,就是從未想到過放棄舉辦。」
7月16日當天,傅文霞和同事在外面開會,同事突然興奮地給她看手機上的一條突發新聞:國內影院可以在7月20日復工。「影院復工意味著上影節的影片可以在影展期間展映了,收到消息,整個辦公平臺上,大家都歡呼了起來。」
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為疫情暴發後,國內舉行的第一個電影節,被行業內視為復工復產的「風向標」。被視為國內第一的上影節,真有這樣的底氣。國家電影局批准上影節第一個舉辦,讓傅文霞和她的團隊「壓力山大」的同時,又有那麼一絲自豪。
最終官宣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採取了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模式。一定要有線下的部分,是所有人的共識,「電影節就是電影人感受儀式感的平臺,這是它的精髓,既然辦了,就一定要保留線下見面交流的板塊」。
取消了紅毯和評獎,只公布金爵獎、亞新獎官方入選名單,但入選影片的主創,國內的都出席了觀眾和媒體見面會;保留了影迷熱捧的展映單元,即使規模從去年的近500部壓縮到300部左右,也依然是其它電影節望塵莫及的體量,更何況還創新地辦出了備受好評的露天放映;對產業來說重要的金爵論壇,各位電影「大佬」配合人數限制的規定,只有人和觀點「就位」。
全球溝通聚集史上最強大師班
儘管有充分的預案,但轉移到線上的板塊,上影節在推進過程中,仍然受到了疫情不小的影響。
上海國際電影節從創辦之初,就以國際性著稱,這一次外國電影人進不來,線上方案旋即緊急啟動。「大師班對青年電影人和電影愛好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存在,轉移到了線上,我們想著可不能降低水準。」讓傅文霞略微有點意外的是,轉移到線上後,因為疫情「憋」了很久的許多電影大師,都愉快地答應了邀約,「我們反而出現了『史上最強陣容』的大師班。」
出現在最終名單中的,除了中國導演賈樟柯,還包括了美國編劇、製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法國編劇、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日本導演河瀨直美與是枝裕和,菲律賓導演拉夫·迪亞茲等人,都是在國際影壇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當他們如約在大師班現場的大屏幕出現,並重新面對同行和影迷發出「久違的重逢」感慨後,傅文霞和她的團隊稍微松下一口氣——沒有人知道,在國際疫情嚴重肆虐的當時,這些人出現在攝像頭前,有多難得。
法國導演奧利維耶,當時在義大利的託斯卡尼度假,唯一的問題是他根本沒有攝像頭。上影節大師班的團隊,需要提前測試設備,以保證當天直播順利,怎麼辦? 他們輾轉多次,最終由中國餐館老闆的女兒自駕送貨給法國導演奧利維耶。
這一屆的大師班,空前成功。而包括是枝裕和和奧利維耶等大師,也頗為感動,他們在視頻中說:「在世界電影行業遭受重創的時候,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正常舉辦,對整個行業都傳遞了積極的信號,作為電影人,我必須支持。」
創新溝通視頻會議分享上海經驗
上影節有個國際朋友圈,作為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證的15個A類電影節之一,上海和包括柏林、威尼斯、坎城在內的電影節,同在一個電影節委員會的「工作小群」裡。「此前我們確定延期時,就需要開視頻會議,大家溝通可能舉辦的時間,不能相互時間衝突。」傅文霞說,而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成功舉辦後,國際上很多媒體都進行了報導,電影節委員會又打電話來說,要再度召開視頻會議,分享「上海經驗」,「他們詳細詢問了線上和線下板塊的內容,影院開門的情況、展映了多少部片子等等,問得非常具體。」
時至歲末,傅文霞也屢屢回溯那段驚心動魄的時間,「我們到底取得了哪些經驗? 在專家研判,疫情短時間內不會完全消除的背景下,2021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應該怎麼辦?」她覺得,最成功的經驗,應該就是「早做準備」。「我們的慣例,是當年的電影節閉幕之後,就要開始準備第二年的方案了,而這一點,是我們今年能夠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都能成功舉辦的關鍵。」
傅文霞和她的團隊,已在預約拜訪衛健委。「我們想去了解一下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一個是發展趨勢,一個是國際旅行政策。」有了2020年的實戰經驗,她期待明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能起碼恢復到2019年的辦節規模,「畢竟我們今年辦的時候,影院開放還是30%的上座率限制,現在呢? 是75%。」
做好面對困難的準備,卻絕不放棄最樂觀的期待,也許,這才是傅文霞和她的上海國際影視節執行團隊真正的「經驗」。「我們,已經在想著怎麼創新啦!」結束專訪前,她往上拉了拉自己羊毛衫的袖子,下意識的動作,外人看來,卻像是一個有意思的信號。
(文章來源:上海青年報)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