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6月18日報導,臺媒日前透露,臺「教育部長」潘文忠17日當天公布境外生返臺政策,優先開放11個低風險國家和地區的應屆畢業生分批返臺就學,包括越南、香港、澳門、泰國、帛琉、澳大利亞、紐西蘭、汶萊、斐濟、蒙古國和不丹。然而學生數量眾多的大陸,卻並沒有出現在這波開放之列。對此,不少島內輿論則擔心,阻止大批陸生返臺,將會影響臺灣的境外生生源。
據統計顯示,本學期約2.6萬名境外生未能入境臺灣,其中陸生約為7600人,而開放的上述11個國家和地區尚未返臺學生共2238人。對此,有應屆畢業的大陸生寫信給臺「教育部」稱,近日北京暴發的疫情的確令人擔憂,但大陸經歷年初疫情後已建立嚴格的防控排查機制。近兩個月,許多省份的病例逐漸變成零。該陸生表示,他們不能參加畢業典禮已是很大遺憾,盼能放行有緊急需求的應屆畢業生,讓他們在臺灣的求學生活能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返臺政策,臺「教育部門」還提出所謂的「返臺三原則、兩程序」。「三原則」在於:優先開放指揮中心「低風險國家/地區」名單之境外學生入境;在符合「低風險國家/地區」中,以應屆畢業生優先入境;安排學生入境後,優先入住校外防疫旅館。「兩程序」則為:大學要提送入境名單和檢疫場所規劃,經臺「教育部門」確認,程序上還要進行航班調查、籤證核發等;抵臺後要做機場邊境管制、單一報到櫃檯、防疫交通接送、安排檢疫場所。對此,臺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辯稱是與北京及其周邊發生相關疫情有關。
然而,國民黨卻對此表示,獨漏陸生是對陸生入境採取雙重標準,呼籲臺當局開放陸生入境時程。臺灣網友也直指當局做法「政治操作」,質疑為何「政治凌駕學習」之上。針對臺當局這一做法,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8日做出明確回應。朱鳳蓮強調:從疫情發生到現在,民進黨當局一直針對從大陸返臺的部分臺胞、在臺就讀陸生和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刻意採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了他們的正當權益,這種背離人道立場的政治操弄,已經受到島內公正輿論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抨擊。民進黨當局應正視陸生和兩岸婚姻家庭的合理需求,尊重他們希望返臺就學、實現家庭團聚的正當要求,儘快取消歧視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