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快遞「村村通」 如何破解農村快遞「最後一...

2020-12-26 中國網·錦繡天府

村民到快遞站點掃碼取件

站點工作人員把剛到的快遞進行掃碼歸類

當地村民到快遞站點寄件

在快遞站點,當地村民正挑選胡豆莢、豌豆莢裝入紙箱發往外地

4月17日,國家交通運輸部公示了全國首批25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成都金堂縣「金鄉運+」農村物流入圍,是目前成都唯一入選的全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向全國展示了農村物流服務創新的一個「示範樣本」。

最近,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我省今年出臺的「省委一號文件」也提出,要擴大電子商務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生產生活服務網絡。

那麼,郵政快遞服務應該如何向鄉村延伸?「金鄉運+」為何能夠入選全國首批農村物流服務示範?伴隨快遞進村規劃深入實施,農村快遞市場將呈現怎樣的一片藍天?4月23日,記者來到金堂縣實地探訪了農村物流的全國「示範樣本」。

整合資源

創新打造標準化的城市鄉村配送共同體

「現在基本上一天要派送快件近千件,而2016年以前一天最多只有80來件。」4月23日,在金堂縣高板鎮的金鄉運快遞服務站點,記者看到來收寄快件的附近居民接踵而至,該站點負責人黃陳用了一組數據來說明變化。

2016年,金堂縣內的申通、韻達、天天、百世等7家快遞品牌整合資源,共同出資成立了「金鄉運」農村物流服務新平臺,黃陳的站點就是「金鄉運」亮相後的首個快遞服務網點。如今,「金鄉運」快遞服務已覆蓋了金堂縣所有21個鄉鎮。

通過整合縣域快遞資源,「金鄉運」形成了集寄遞物流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物流電商平臺,實現縣域鄉鎮快件集中攬收、包裝、倉儲、運輸和派送,創新打造標準化的城市鄉村配送共同體,也因此破解了農村物流運營成本高、業務量小、盈利難的難題,提高了鄉村物流時效,亦提升了快遞服務能力。

在「金鄉運」高板站點,記者注意到現場標註的快遞水果運價標準,10斤以內的水果只需8元就可以寄往全國。「以前可沒有這麼便宜!」黃陳稱,未整合資源之前,由於各品牌快遞企業自建服務網絡,運營成本相當高,附近居民向外地寄一個重量為10斤的包裹,需要支付44元運費,現在只需要幾元錢。

金堂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同時擁有姬菇、臍橙、黑山羊、明參、紫薯5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先後榮獲「全國食用菌行業十大主產基地縣」「中國臍橙第一鄉」等稱號。由於快遞運價大幅下降,推動了當地產的水果、農副產品等觸網銷售,也帶動了當地村鎮農民加入鄉鎮電商行列。

據黃陳介紹,2016年以前,他的快遞站點平均每天攬收快件僅幾件,而「金鄉運」成立後寄遞農產品的快件日益增多,在水果銷售旺季平均一天要收到大約300件寄往全國各地的水果快件。

在金堂縣淮口鎮申通快遞站點,記者看到當地居民正忙碌著挑選胡豆莢、豌豆莢和黃豆莢,然後裝入紙箱發往外地。該站點負責人雷瑞稱,這些豆莢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依託電商平臺他們每年輪流把當地產的季節性水果和農特產品搬上網絡銷售。

良性循環

運價降低推動農民觸網「帶貨」

據金堂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鍾輝介紹,自從創新開展「金鄉運」服務模式以來,當地農村物流運輸成本大幅降低,配送效率也明顯提高。他舉例說,三溪鎮臍橙等農產品發貨價格單票快遞費用,由2016年每公斤12元下降到現在的5公斤內6元,當地運單量由2016年每天約500件,提升到創紀錄的每天2萬件,極大地帶動了全縣農村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網上銷售積極性。2018年全縣電子商務網銷金堂水果和農特產品等達500萬單。

不僅如此,當地農村快遞運輸時效也得到了極大提升。2016年前,快遞到達金堂縣後配送到收件人手上一般需要3天時間,自「金鄉運」成立以後,通過共配快件的方式,快件到達縣城後當天即可送達收件人手中,極大地縮短了末端配送時間。

一方面是農村快遞運價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其配送時效明顯提升,這「一降一升」是如何實現的呢?成都金鄉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振波對此歸結為整合資源後的良性循環。

「以前,各品牌快遞企業單打獨鬥,加上農村快遞業務量並不多,平均分攤到每件快遞上的運營單位成本就相當高,正因如此,快遞企業都不願把服務網絡延伸至鄉村一級,形成了快遞進村的瓶頸難題。」王振波稱,整合農村快遞資源後,多家快遞品牌企業抱團發展,大幅降低了農村快遞成本,鄉村快遞運價下降後,推動了更多電商農戶的出現,鄉村農產品包裹日益增多,也相應增加了快遞收派件業務量,進而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快遞運價下降,業務量不斷增加,快遞時效持續提升,相應的,伴隨快遞業務量增加,也使得快遞運營成本降低。

據介紹,到2018年底,金堂縣21個鄉鎮(街道)已全部開通「金鄉運」,全縣鄉鎮實現網點全覆蓋。建設鎮、村級電商綜合服務站21個,開展代繳、代購等服務。並且,金堂縣通過交郵合作方式,充分利用鄉村公交實現快件投遞和收寄,從而讓鄉村快件進一步提升配送時效、降低成本。

鍾輝稱,通過創新開展交郵合作,快件包裹由服務網點統計核實後,農村公交駕駛員發車時登記領取,經過客戶所在地時當面進行驗收或寄放在指定地點,目前已與高板鎮至平橋鄉農村公交、竹篙鎮至雲合鎮縣級班車等8條客運線路達成交郵合作。同時,引導寄遞企業入駐鄉鎮客運站,共建共享場站資源和設施,在高板、五鳳、淮口等6個鄉鎮客運站增設郵件快件作業區、電商服務區、貨物堆存中轉區,拓展郵件快件的中轉分揀和收投、電商產品展示及代銷代購等服務,縮短快遞服務與村民之間的距離。

「農村快遞+農村電商+服務站」的農村電商服務模式,極大地帶動了金堂縣當地特色農產品發展,引導農業產業升級轉型,推動農產品進城,實現農產品增值,促進農民增收。據統計,金堂臍橙電商渠道銷量由2016年2.5噸提高到目前75噸,羊肚菌由2016年1噸提高到30噸,油橄欖由2017年2噸提高到50噸,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16212元提高至19368元,同時還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金堂縣鄉村旅遊收入由2016年9.49億元增至2018年18.43億元。

快遞進村

農村快遞市場的「藍海」顯現

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金堂縣城鄉快遞物流的雙向流通試點,破解農村物流運營成本高、業務量小、盈利難等難題,探索出了快遞服務入鄉進村的一個新路子。據悉,金堂全縣現有寄遞企業14家,營業網點162家,建制村郵政快遞服務點229家,構建了以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節點、村級公共服務點為支撐的三級農村物流網絡布局。

「鄉村寄遞物流單打獨鬥難以實現盈利生存,以聯合經營模式抱團開拓市場,為快遞服務入鄉進村摸索出了一套模式,隨著市場不斷成熟,目前該模式已逐步盈利。」鍾輝稱,接下來金堂縣農村快遞物流還將進一步推行寄遞物流+客運、郵政、電子商務、農資「四個疊加」模式,深入解決快遞物流入鄉進村的「最後一公裡」瓶頸問題。

本月初,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其明確,到2022年底,我國農村快遞服務深度顯著增強,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逐步建立,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據統計,目前全國幾乎所有的縣級以上城市都有快遞網點,全國96.6%的鄉鎮已經建有快遞網點。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表示,我國幅員遼闊,農村人口眾多,農產品資源豐富,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農村快遞市場的「藍海」前景廣闊。

日前四川出臺的「省委一號文件」—— 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推進「三農」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要求支持郵政快遞助力現代農業發展,對郵政快遞業發展予以了持續關注和支持。

《意見》指出,要以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重點,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烘乾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建設一批骨幹冷鏈烘乾物流基地;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

同時《意見》還強調,要以分類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生產生活服務網絡,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擴大「川貨出川」網絡銷售渠道。(楊富 攝影 張青青)

相關焦點

  • 三通一達/順豐/EMS等13家企業聯合,3年實現村村通快遞
    4月9日消息,今日國家郵政局召開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對此前發布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進行了解讀。中國快遞協會與13家物流、電商平臺共同發聲表示,將積極響應「快遞進村」相關政策,推動實現村村通快遞。
  • EMS、順豐、三通一達、京東等13家企業:將實現村村通快遞
    日前,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4月9日,國家郵政局召開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對《行動方案》進行發布解讀。中國快遞協會聯合13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共同發出倡議,表示將積極響應和落實《行動方案》,同心協力推進「快遞進村」。
  • 通川區實現村村通快遞
    近日,記者從通川區口岸物流中心獲悉,該區充分利用城鄉共同配送優勢,將快遞配送的觸角延伸到村村戶戶,實現了村村通快遞,打通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後一公裡」,助推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據了解,通川區健全基礎網絡,在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的基礎上,以城市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為軸心,依託10個鄉鎮配送節點,設立各村級服務站點,構建了「中心+節點+站點」的三級服務網絡體系,推動農村快遞服務進村入社,並整合快消品、日用百貨、快遞小件、農副產品等9大行業,實行業務疊加、抱團發展,達到「資源共用、成本共攤、利益共享」。
  • 城鄉無差別 村村通快遞
    發展農村物流和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任務。然而,眼下除中國郵政外,其餘品牌快遞的配送只到鄉鎮一級,還未延伸到村一級。今年以來,海門在南通地區率先試點推行「交郵合作」,打造城區、鄉鎮、村組三級物流體系,推動物流業向鄉村基層延伸,打破鄉村物流運輸、裝卸、倉儲等難點問題,努力構建鄉村快遞的「高速公路」,推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
  • 2021年起,農村村村要實現「新三通」,農民受益都拍手稱好
    這是「脫貧致富」的最後一年,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改善和整頓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最後一年。各式各樣的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喜訊連連。到2020年,農村「新三通」基本普及到千家萬戶,「新三通」基本實現。農場主家庭會從中受益,他們的生活也會有很大改變。
  • EMS/順豐/三通一達/京東等三年內快遞進村
    IT之家4月9日消息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為進一步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國家郵政局日前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4月9日,國家郵政局召開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對《行動方案》進行發布解讀。
  • 南縣明山頭鎮:快遞「村村通」,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張貼海報告知村民快遞可以直接寄到村部的消息。南縣明山頭鎮耕餘堂村商務代辦員徐娜正在接收快遞。紅網時刻益陽7月22日訊(通訊員 歐陽錚子)7月22日上午9點,南縣明山頭鎮耕餘堂村商務中心已忙活了起來,陸陸續續有村民前來取快遞。「快遞進村真的給群眾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以前我網購的快遞要到鎮上去拿,太遠了不方便,現在能夠直接寄到村部,隨時可取,這下我可以放心網購了。」已經是第三次到村部取快遞的村民劉建華說道。
  • 村村通,中中中!
    經過一場冬雨的洗禮,綠色的車身熠熠閃光,車頭上「村村通」三個鮮紅的大字格外醒目。這裡的「村村通」客車只是河南省著力打通農村客運「最後一公裡」所作努力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河南省1804個鄉鎮、46098個建制村全部通客車,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達到100%。
  • 2020物流快遞怎麼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
    掌鏈注意到,「快遞」再次被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 「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兩會」是勾勒一年的政策重點的重要會議。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釋放出一系列確定的「硬核」信息,其中有關於物流行業的新看點有哪些?有何發展趨勢?
  • 平壩:建好「通村村」服務站 打造農村出行好通道
    11月10日,記者在天龍鎮興旺村通村村綜合服務站內看到,熱情服務的場景讓人格外溫馨,村民寄快遞收包裹不用出村就能辦得妥妥帖帖。 平壩區「通村村」調度中心依託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聯合 「貴州通村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通村村」軟體平臺。
  • 順豐湖北牽手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推進快遞進村
    順豐湖北牽手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推進快遞進村2020-07-28 19:55:18來源: 新華網新華網發  新華網武漢7月28日電(連迅、婉君)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簡稱「順豐湖北」)28日與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籤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快遞進村、冷鏈物流、縣級應急物資儲備、農產品進城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全省有縣級聯社80多個,基層社過千個,各類經營服務網點近8.3萬個,從業人員近10萬。
  • 2021年農村土地有啥新變化?村村通和農民養老有哪些好消息?
    最近有很多農民兄弟詢問老道,2021年國家針對三農方面的扶持政策!現在包括《一號文件》在內的具體文件還沒有出臺,不過按照已經發布的相關文件來看,在今年農村土地、村村通和農民養老方面可以說迎來新一輪重要調整!尤其是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今年國家針對三農的扶持措施一定少不了!今天老道就結合已經發布的相關文件,為咱們農民兄弟們重點講一講農村土地、村村通和養老方面的相關消息!
  • 第1087期 《湖北日報》頭版聚焦我省普遍服務:將郵政網絡布設全省100%的行政村,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全省要多算政治帳、民心帳、良心帳,以「兩提升、四強化、七確保」為目標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實現普遍服務工作從「被動做」到「主動做」,從「過得去」到「過得硬」的大轉變。  12月9日,《湖北日報》頭版以《將郵政網絡布設全省100%的行政村。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為題,報導我省郵政普遍服務工作。
  • 貴州高速集團研發 「通村村」平臺 助推脫貧攻堅
    「通村村」平臺率先在雷山縣開展平臺建設試點,取得良好效果後,於2017年在全省35個縣開始推廣應用,2018年8月實現全省縣縣全覆蓋。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成村級服務站點15,000餘個,覆蓋全省所有行政村,初步形成了一張服務全省村民出行和農村物流的「1+9+88+N」(即1個省級中心、9個市州、88個縣、N個村級服務點)的出行和物流網絡格局。
  • 農村土地將有「新變化」?2021年起,農村迎來2個好消息,高興了
    隨著這幾年我國的發展是越來越快,農民的日子也是過得越來越好,幾乎是和以前的日子也是有了很大的變化,農民也是不用再為吃不好,穿不暖著想了,因為我國對於農村的建設也是在日漸加倍,主要是實現農村脫離貧困,早日實現奔小康的生活,尤其是在土地方面這幾年我國做的也是非常的完善,在最近幾年土地進行了確權,然後是宅基地也是進行了確權,讓農民的權益更加的體現出它的價值,這到了新的一年後
  • 提醒一下:2020年農村「6拆2通」正施行,村村都涉及?
    略控一下水放入鍋中。 在以前,很多農民還是單靠農作來獲取收入,所以他們的生活條件一般,甚至有些農民的生活還處於平均水平之下。由於經濟的壓力,很多農民仍然住在危房裡,但是危房是存在很多安全隱患。2020年,為了讓農民可以住上安全係數高的房子,將對農村的危房進行統一拆遷除後重建或安置租到特定區域。
  • 新「村村通」計劃明年出爐?這次與修路無關!
    大家好,我是農村小七,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隨著農村地區美麗新農村建設腳步的加快,農民朋友們也算是非常的有福啦,特別是在西北農村地區打了,能夠有一個非常直觀的體驗,就是高速公路修到家門口,村裡的農產品可以通過這條路送到全國各地,不怕交通堵塞,自己的產品沒有銷量了。而把路修到家門口解決最後1公裡的難題,也就是村村通計劃當中的一項。
  • 快遞末端服務站成瀋陽「快遞進村」載體
    原標題:快遞末端服務站成瀋陽「快遞進村」載體記者12月4日從瀋陽市郵政管理局獲悉,為提高新民試點地區鄉村快遞末端服務能力和水平,瀋陽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公安局、市供銷社等部門共同開展了新民市快遞末端服務站運營工作培訓。
  • 快遞業務量超預期破800億,國家郵政局: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增量較快
    ,超過此前國家郵政局的預測,國家郵政局曾在9月預測2020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將突破750億件。同時,快遞作為線上消費最主要的交付渠道,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成為快遞業務量增長的主要來源,同時,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增量較快。 「快遞下鄉」工程是國家郵政局推動了7年的工作方向,至今年9月「快遞下鄉」覆蓋率達到了97.7%,2019年全年農村投遞包裹150億個,均價60多元左右。
  • 河南「郵快合作」織密農村快遞網 快遞進村按下快進鍵
    為了全面打通快遞進村的「最後一公裡」,織密農村快遞網,10月22日,省郵政管理局主辦的河南省「郵快合作」籤約活動在鄭州舉行,這意味著,中國郵政集團河南分公司將與省內13家快遞企業實現農村網點共享,讓快遞進村真正快起來。  快遞企業期待「借船出海」  農村地域廣闊,適合鄉村特點的物流網絡還未形成,投送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