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託湖被認為整個落基山脈最美麗的湖,在旅遊者眼裡沒有一個時刻是相同的。今天看到的是我認為最美的顏色,山上仍然覆蓋的皚皚白雪與冰川衝下來的巖粉所形成的牛奶色和湖水深處的寶藍色以及交界的翡翠綠在陽光中幻彩般變化,比起2015年6.2同一天(太巧合了!)湖裡倒影者雲影的時刻更迷人。15年的是雨後放晴拍的。今天陽光充足下的更美。
2015—6—02
很魔幻吧!2015年同一天,湖面上倒影著天上的白雲,變幻出不同的圖案。
移步換景離開沛託湖進入的冰原大道是賈斯珀(Jasper N.P)國家公園的世界最美公路之一。車路事一籮筐。過了crossing鎮再往前就只有150公裡後才有加油站了,大多在此加滿油再往冰原開,冰原大道每年5月20號左右開放。
過了這個交叉口往前走了一個大「U」型路段從瀑布的觀景臺就可以看到冰原大道大部分路段了,正興致勃勃之際,來了三個機車男,三兩平均500磅的豪華摩託(寶馬,TGK,KTM)從西雅圖華盛頓州開過來冰原遊玩,交流之下,原來他們是醫生,過來講課志同道合一拍即合組隊演繹車輪下的冰原。千裡騎行不是一般的毅力,要經歷風霜雨雪。
貫穿著班夫和緊鄰的賈思伯國家公園,和幽鶴國家公園擦身而過的,是延綿229公裡的冰原大道(Icefields Parkway),被讚譽為這個星球上最美的一條公路。好吧,美景,美人來一個交集。帥哥趕緊拉上我們拍照,說是要讓妻子妒忌,me too我哈士笨在右方拿著「機關槍」。
我騎上的那臺500CC義大利 車,因為他曾經試過出車禍致骨折,怎麼都抬不起部豪車,所以再也不敢騎大排量車了。同伴開著KTM1090CC,寶馬1200CC的車互相保持隊形,團隊精神棒棒的。開KTM(奧地利專做高配摩託車)的56歲骨科醫生非常樂意學中文,發現中文不難學,他的公路夥伴中文就叫「摩託」,所以一下子「學」會了
爺爺的微笑
左後就是中文「天才」。
到了冰原遊客中心,中心外面左側是哥倫比亞冰川的冰舌,右側是冰蓋snow dome,海拔3456米
哥倫比亞冰原 (Columbia Ice Field),這個面積是兩個溫哥華那麼大的冰原,最厚的地方冰原厚達365米。冰原是美洲大陸分水嶺,冰原水向北流至北冰洋,向西流至太平洋,向東從哈德遜海灣流至大西洋。北緯52度的落基山脈,雖然沒有阿拉斯加那麼荒蕪震撼,卻是北極圈外世界上最大的冰原遺蹟。
冰川的溫度常年保持低溫,把空氣壓縮後形成高壓氣流向周圍低壓區域(類似颱風形成)擴散,所以山下常年吹著大風,山邊的植物永遠向一個方向倒伏生長。每年夏天生長6/8周,然後入冬就只能休眠。可伶的小樹已經長了400年!了。小姐姐就很愛冰原上的那棵小樹,因為只有它活在冰原裡。
冰舌是不會流動的,但受到冰川的流動推動會向前走,又溫度影響會消退。
司機兼解說的小姐姐原來是住在渥太華一個2000人的城市裡,太悶蛋了想見識更大世界,結果來到了這個只有200人的地方。神勇的長睫毛一邊在北美最陡的(35度坡)商業路上開車一邊解說,溫柔細潤聲聲入耳。當聽到大家都是第一次來,總算放心地鬆口氣,「我也是第一次開車,你們要看看我是否有駕照嗎?」佩服她每天都在講同一個笑話同一個冰原知識。敬業
部分路段形成下陷,露出渣巖 ,有時車就必須停下來等修補,順道洗車輪。
「在北美旅行,要領略「權力的遊戲」裡的冰與火之歌,還想了解「荒野求生」裡小李子在那彪悍年代裡的嚴酷生存。下圖中的蟻民就是遊客了
哥倫比亞冰川284米深,14000年,冰川冬天生長20~25米,夏天退25~30米,所以每年總共退5米,按這樣一個速度估計80年後消失。地球冷暖都都有個自然周期。山腳下的植物每年長6/8個月,其餘時間休眠。
冰封萬年,並不是你想像中的白雪皚皚。每一次積雪都把空氣壓縮掉剩下密度非常大沒有間隙的狀態,這時,陽光中波長較長、衍射能力強的紅橙光都能穿透冰層,而波長較短的藍光被緻密堅厚的冰層散射。冰塊便呈現出水晶般美麗的藍色,這與天空(大氣層散射)、大海(水散射)呈藍色的原因一樣。
踏上萬年冰川,摸摸小心臟,還好,血是熱心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