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寶可夢簡史》
* 第一期 *
去年 11 月 15 日,任天堂發布了第八世代正統作品《寶可夢 劍/盾》
雖然這作槽點和遺憾很多,但並不影響我很香地和周圍朋友推薦。然後發現很多朋友其實對寶可夢這個 IP 的印象僅僅停留在了「寶石世代」,甚至只是「皮卡丘蠻可愛的」,這也是讓我開始這個專題的最大動力之一。
希望這個可能長到我自己都有些不可思議的專題,可以清楚地為你梳理寶可夢自誕生以來,有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歷代的正統與分支作品又有著什麼樣的劇情和設定,如果你剛好想了解,那不妨跟我來感受一下。
那麼故事的最開始,讓我們把時間調整到比遊戲發售還要再早很多的時候。
1989 年 4 月 21 日,任天堂發布了其第一代可攜式遊戲機——Game Boy,小巧便攜的機身加上其革命性的新功能「通信」,讓寶可夢之父田尻智的腦子裡,圍繞著童年捕捉交換昆蟲的回憶,腦力風暴出了一系列的設想。
圖為後續推出的 Game Boy Color
作為賽文奧特曼狂熱粉的田尻智,將這些設想結合從賽文「膠囊怪獸」中得到的靈感,在 1990 年整理成了一個名為《膠囊怪獸(Capumon)》的遊戲企劃。但由於讀音撞車另一個大名鼎鼎的遊戲公司——卡普空 CAPCOM,所以後來改名為《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
(直譯為《口袋妖怪》,因為版權原因國內目前的官方正式翻譯為《精靈寶可夢》)
遊戲初期設想是設計製作約 200 只寶可夢,但由於技術力低下,公司在開發過程中接連碰到各種難題。
即使中途製作了《耀西的蛋》等幾款遊戲來維持開支,但是公司的困境還是持續性的勸退了一批又一批職員,直到最後只剩下田尻智、衫森健和增田順一三人。順便一提,這三人也是寶可夢整個系列幾乎所有作品開發的靈魂人物。
1994 年,《精靈寶可夢》開發計劃重新啟動,而寶可夢史中另外一位關鍵人物石原恆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立了 Creatures 公司來協助他們的開發。而當時 Creatures 所主要負責的,便是如今世界上最火的集換式卡牌之一——寶可夢集換式卡片遊戲(PTCG)。
1996 年 2 月 27 日,寶可夢系列的初代作品《精靈寶可夢 紅》和《精靈寶可夢 綠》在日本發售。
遊戲設定發生在一個架空的寶可夢世界中,在這個世界中人類與寶可夢一同生活,一同戰鬥。
扮演主角的你將從博士手中獲得最初的寶可夢夥伴,以「成為最強寶可夢訓練家」為目標踏上旅途。而在旅程中,你將和更多的寶可夢相遇,瓦解邪惡組織的計劃,同時還需要挑戰位於關都地區不同位置的八個道館,並獲得徽章——也就是挑戰成功的證明。
但此時 GB 平臺即將面臨退休,再加上是一個佛系寵物養成遊戲,人們一開始對《精靈寶可夢》並沒有抱有多少興趣。
打分機構「FAMI 通」當時甚至給本作打出了 28 分的低分,而另外一家機構「IGN」則給出了滿分。以這矛盾的媒體評價作為開始,接下來發生的一連串事情,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在遊戲發售的同時,《Coro-coro》雜誌開始連載漫畫《精靈寶可夢 皮皮傳》。這部以皮皮為主角,充斥著惡搞無釐頭和成人元素的漫畫,憑藉著優秀的質量,讓《精靈寶可夢》這個 IP 逐漸被人所知。
(現皮皮傳已改名為《精靈寶可夢 歡樂祭》)
而真正點爆這份熱度的,卻是初代遊戲中的一個遊戲 bug 般的存在——夢幻。
前面說到,田尻智一開始的設想是為這個遊戲添進約 200 只寶可夢,但受限於技術力,即使求助了有著壓縮黑科技的任天堂,最後也只能放進 150 只而砍掉另外 50 只的企劃。
而當時的程式設計師森本茂樹不捨得自己設計的寶可夢被砍掉,拼命刪除 bug,精簡代碼,最後終於空出了三百個字節偷偷塞進了自己的寶貝——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夢幻。
順便一提,這五十多隻廢案寶可夢中的大多數,也都在後續的世代中再次登場。而程式設計師森本茂樹,現在是戰鬥系統的負責人,你可以在《究極日月》中與他對戰,也可以在《Let's Go 皮卡丘/伊布》中見到以他為原型的 NPC。
而這需要一系列騷操作才能喚出的夢幻,在被「偶然」發現後,迅速躥火併一度成為小學生們口中的傳說。而營銷鬼才任天堂得知後,也馬上和《Coro-coro》合作,推出了名為「夢幻的贈禮」的活動,當時全日本有將近八萬人報名參加了這個活動,希望可以成為那 20 個幸運鵝中的一個,獲得獎品——寫入了夢幻的卡帶。
如果說《皮皮傳》和「夢幻事件」讓寶可夢一躍成為了當時的網紅 IP,那麼真正讓它登上「世界級 IP」神壇的,必須得說是接下來與小學館合作推出的寶可夢動畫化作品《精靈寶可夢 無印》。
1997 年 4 月 1 日,寶可夢動畫的第一集和觀眾見面了。一經播出,馬上獲得了極大規模的討論。收視率一路攀升,並在第 33 集《火焰寶可夢大賽跑》創下了寶可夢動畫史上(至今)最高的收視率。
然而就在幾集後,同年的 12 月 16日,第 38 集《電腦戰士 多邊獸》的播出卻帶來了日本動畫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個惡性事件——多邊獸事件,日本民間及新聞媒體當時也稱該事件為寶可夢衝擊。
為了配合這集主要的電腦世界場景,其中爆炸的閃光都以紅→藍→紅→藍代替。另外為了達到震撼效果,這集使用的閃爍技術的頻率也比以往的高。而在最後一次技能衝擊中,紅藍閃光的速度明顯加快且閃光十分強烈。當時的顯像管電視的成像原理更加加劇了眩光的閃爍程度。再加上精靈寶可夢動畫的觀眾層次大都以視神經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學生為主,使得大部分觀眾都得到了效果拔群的傷害,出現了「光敏感性癲癇症」的症狀。當晚就有約 685 例入院治療的報告。
在這一惡性事件發生後,新聞媒體紛紛指責寶可夢。寶可夢動畫停播,日本民間放送聯盟和NHK 聯合制訂了「動畫及視頻製作技術指南」,同日東京電視臺也制訂了「卡通節目視覺效果製作的指導方針」,用於規範動畫中的視覺效果的規範,並公布了電視節目開場警告語,一直使用至今,也就是你經常會在日漫中看到的那一串熟悉的小字。
但沒想到的是,這次惡性事件造成的停播,使寶可夢的熱度又上了一個臺階。千千萬萬沒有寶可夢動畫看的小學生只能做起了寶可夢,對寶可夢的喜愛在心裡循環播放反覆發酵。
1998 年 1 月 1 日,東京電視臺聯合任天堂進行了精靈寶可夢新年活動,並徵求了動畫版意見,原有觀眾甚至包括事件受害者都希望精靈寶可夢動畫復播。終於,在萬眾期待下,同年 4 月 16 日復播集《皮卡丘的森林》放送。(這集也是我最喜歡的幾集之一,瘋狂賺眼淚刷幾次賺幾次。)
而寶可夢粉絲的狂歡遠遠還沒結束,另外一條足以引發心肌梗塞的驚喜也被官方捧出——精靈寶可夢首部劇場版《超夢的逆襲》即將上映。
1998 年 7 月 18 日,這部由湯山邦彥導演的電影正式登上銀幕。
電影的基調與 TV 版截然不同,但劇情基本屬於 TV 版的延伸(現在的劇場版多為平行宇宙)。動畫組藉由超夢的故事,討論了「存在」「生命」「愛」這一系列嚴肅的話題,沉重而煽情。可以說寶可夢劇場版在一開始就創下了後面很難逾越的巔峰。國內最大的「同性交友」網站 Bilibili 買下了本作的版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觀賞。
順便一提,電影與 TV 中出現過的「被鎧甲束縛的超夢」形象,被反覆謠傳後在國內外不約而同的變成了「在遊戲中經過某個騷操作後,可以喚出鐵甲超夢並對戰收服」這個謠言。
為了慶祝電影版的巨大成功,老任推出了紀念版《精靈寶可夢 皮卡丘》。遊戲主線與之前的紅藍綠版本無異,但部分設定修改的更貼近動畫版:例如,初始精靈變為皮卡丘,並且不願意入球也不願意進化。
之前僅作為紀念版的《精靈寶可夢 藍》也和《精靈寶可夢 紅》一同打入美國市場開始發售。
說回到遊戲,作為最初一代的精靈寶可夢遊戲,《精靈寶可夢 紅/綠/藍/皮卡丘》的劇情、形象、設定和寶可夢設計絕對是國內玩家的最經典回憶之一(另一個應該要算以後會介紹的寶石世代)。
從「初始始御三家」,「八個道館」,「最強五人的四大天王」到遊戲中的各種細節,你會發現很多貫穿全系列的設定早在初代就已經有了。
但不只是這些設定,當年的網絡環境,加上遊戲裡一些劇情設定衝突,也使得初代寶可夢作品成為了謠言培養皿。關於它的都市傳說,即使是現在仍然還在網絡上流傳,尋找著機會給不知情的網友一個細思極恐。
比如前文提到的夢幻,由於夢幻的捕捉方法極為複雜且並不是所有卡帶都有寫入夢幻,這也就使得關於的夢幻的謠言極易三人成虎,最出名的應該要數枯葉市的廢棄卡車了:
在枯葉市玩家會搭上聖安奴號以獲得秘傳技居合斬,而這個時候不要手動離開船,而是故意被船上的船員打至團滅,就會自動回到船外枯葉市的精靈寶可夢中心。
後期得到衝浪之後可以回到船邊進行衝浪,然後到達碼頭一塊正常無法到達的地方,而這個地方有一輛卡車。這個卡車應該只是一個廢棄的無用數據,卻因為謠傳車底有夢幻而名聲大燥(夢幻:我不應該在車裡而應該在車底),有意思的是後來的復刻版《精靈寶可夢火紅/葉綠》中,官方特地在原位置添加了這個卡車,玩家可以在車底得到道具釜炎仙貝(豐源地區的一種特產)。
當然恐怖向的都市傳說也絕對不能缺席。
最大名鼎鼎的要數「青綠的拉達事件」了,在聖安奴號上我們會與作為勁敵的青綠展開對戰,此時他的對戰陣容中還有一隻拉達。然而後來在被稱為「小精靈墓園」的寶可夢塔中,我們再與青綠相遇時,他的隊伍裡已經沒有拉達了。這不禁讓人開始臆想,在沒有治療 NPC 的聖安奴號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青綠來小精靈墓園的真正目的又是什麼。
而作為初代都市傳說的集大成者,寶可夢塔所在的紫苑鎮,可不是只有這一件怪談。雖然官方的意思是想讓這個寶可夢沉睡的地方帶有一絲沉重的治癒,但是帶有些許聳人意味的玩笑把鎮子的氛圍整個帶偏。
在紫苑鎮有一位 NPC,與他對話會發生如下對話:
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嗎?
回答「是」
我也相信,所以你肩上的白手一定是我眼花了。
回答「否」
那你肩上的白色的手是什麼?
而紫苑鎮的音樂為了營造神秘感在曲子的開始階段使用了斷音演奏的方式,這段音樂採用了 c→g→b→f 的反覆演奏方式。而後的主旋律則採用了多出臨時升調和臨時變音,使得音符變得不和諧。誰想到這一系列操作卻和 GB 實機產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變得非常陰森、致鬱。不過現在你回過頭去聽復刻版中重置的幾首紫苑鎮曲子,還蠻治癒的。
而其他諸如「耿鬼與皮可西」「活埋人」「骨形遠古寶可夢」這樣的都市傳說,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搜索,這裡不做贅述。
隨著寶可夢的熱度不斷攀升突破天際,各種各樣的周邊和分支作品也開始湧現。見證了初代在遊戲、漫畫、TV 動畫和電影各個領域瘋狂開花後,玩家們不禁開始期待,在第一代後,會不會有更多後續精彩的故事。而在此時上映的《超夢的逆襲》和同時上映的精靈寶可夢短篇《皮卡丘的歡樂假期》中,人們發現出鏡了幾隻之前並沒有在關都地區圖鑑中發現的寶可夢——頓甲、瑪麗露和布魯。
寶可夢粉絲們隱隱感覺到有什麼驚喜正在悄悄接近。就在這時,寶可夢官方終於扔出了這個重磅炸彈——全新劇場版宣傳語為「幻之寶可夢 X 的爆誕。」
至於這個《幻之寶可夢 X》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故事,萬眾期待的系列新作表現如何,技術力本就很勉強的 GF 公司是怎麼製作出表現力更強的新作的,我們就需要留到下次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