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才能每天都能收到這樣的社會和民生資訊?
答: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民生大參考百家號即可。
ps: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大參考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謝謝!
一邊強買一邊封禁,谷歌刪除2500多個與中國相關的YouTube頻道
美國近期在網際網路問題上對中國可謂動作不斷:一邊是川普政府將矛頭指向除TikTok以外的更多中國應用程式,威脅下架;另一邊是谷歌以所謂「清理虛假信息」為由,撤下2500多個與中國有關的YouTube頻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谷歌公司官方博客8月5日發布公告稱,2020第二季度,該公司視頻門戶網站YouTube超過2500個與中國有關的頻道被關閉。
谷歌聲稱,只有一小部分被關閉的頻道發布的內容涉及政治,而且是用中文發布的,主要涉及美國為防治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所採取的措施以及反對種族歧視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谷歌公司表示,這些頻道在4月至6月間被移除。
環球時報援引路透社報導稱,谷歌並沒有具體說明頻道名稱,也沒有提供其他細節信息,只是將這些視頻與推特發現的類似活動,以及社交媒體分析公司Graphika4月發現的虛假信息操作相關聯。
谷歌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關閉了與俄羅斯有關的87個主要是報導俄羅斯國內政治和國際事件的頻道。
路透社稱,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暫未回應尋求置評的消息。不過,報導同時指出,中方過去一直否認所謂「傳播虛假信息」的指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司長華春瑩7月24日在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局局長瑪利亞·扎哈羅娃舉行磋商時一致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個別國家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政治需要大肆傳播虛假信息,歪曲歷史,攻擊他國社會制度及發展道路,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籤化,並限制打壓其他國家媒體專業工作,嚴重毒化國際輿論氛圍,妨礙國際抗疫合作,也給各國人民相互認知製造了障礙。
雙方強調,虛假信息是國際社會共同敵人。各國應加強團結協作,一致反對和抵制虛假信息,讓謠言、誹謗等「政治病毒」及其幕後策劃者、操弄者無處遁形。各國發布信息應基於事實,不應奉行雙重標準,不應幹涉別國內政,不應基於意識形態和政治偏見無端攻擊別國政治制度、發展道路和國家治理。
而事實上,美國近來出於政治目的對中國企業正常的商業行為進行封殺的動作頻頻。
早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境內可能封殺TikTok,理由是這個App將用戶私人信息傳遞給中國政府。
隨後川普強行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將其出售給美國公司,並且川普還想從中「抽成」。
另外據環球網綜合彭博社、路透社消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日再次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宣稱美國正在加緊努力從美國數字網絡中清除TikTok和微信等所謂「不可信任的」中國應用程式。
路透社稱,蓬佩奧當天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擴大在「乾淨網絡」計劃上的努力。這項計劃涵蓋5個方面,其中包括防止「各種中國應用程式以及中國電信公司訪問美國公民和企業敏感信息」。
路透社稱,蓬佩奧還說,美國正在努力阻止華為手機預裝或下載最流行的美國App,並再次重複了之前所謂華為「侵犯人權」的抹黑論調。
此外,報導還提到,蓬佩奧當天還瞄準了阿里巴巴、百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騰訊等多家中企。他聲稱,美國務院將與其他政府機構合作,通過阻止這些雲端服務提供商的訪問,以保護美國公民的數據和包括新冠疫苗研究在內的智慧財產權。
而在更早之前,今年4月,美國司法部官網發布消息顯示,該部和其他各部建議美聯邦通信委員會收回允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美國全資子公司提供國際通信服務的許可證,以「確保國家安全不受威脅」。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人民大學中美關係與中國外交政策研究者王鵬強調,雖然中國無意與美國起爭端,但是川普政府在不同領域對中國發起「冷戰」和脫鉤行為愈演愈烈。今後美國網際網路「清理」行動的發生還將是大概率事件。
俄羅斯社交媒體Telegram和VK的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表示,美國當局在TikTok方面採取的行動開創了「危險先例」,可能會剝奪網際網路的主要目的—全球化。
報導稱,美國一方面打壓中國公司字節跳動的短視頻應用 TikTok,另一方面卻又對美國公司對TikTok的疑似抄襲熟視無睹。清除TikTok、微信等所謂「不可信任的」中國應用程式的出發點是為了「國家安全」,還是為了維護本國企業的利益,大概不言自明。
對於美國這種嚴重破壞市場經濟條件下正常的商業競爭的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4日反擊說,美方在拿不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特定的非美國企業,這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也違反世貿組織開放、透明、非歧視原則,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徑,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把所謂的國家安全作為打壓有關企業的理由,這根本站不住腳,不過是為自己尋找藉口而已。
來源:大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