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是有兩種的,
第一種是惡性通貨膨脹,這種一般在各種生產力落後,政府政治變革的國家,
因為生產力太過於落後,無法滿足全國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加上國內政治變革,瘋狂在市場中的投入貨幣,所以產生了惡性通貨膨脹
這樣的例子有一戰結束的德國馬克,辛巴威,和民國金圓券惡性通貨膨脹的經濟危機我認為很難發生在中國,因為惡性通貨膨脹的發生的必要條件就是生產力嚴重不足,
現在讓我們看看全世界的鋼鐵產量全世界鋼產量排名:
第一名:中國(不包括河北省);
第二名:中國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
第三名:中國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瞞報產量);
第四名:日本
第五名:美國
第六名:印度
第七名:俄羅斯
第八名:韓國
第九名: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的瞞報產量;
(2011年唐山市瞞報5000萬噸產量,剛好比第十名德國多了一點)
第十名:德國。
有這種強悍的生產力,根本無法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經濟危機,我覺得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啟也不會發生這種經濟危機。
接下來就是另一種經濟危機巨量的債務,巨量的槓桿,產生之下的通貨緊縮在槓桿率逐漸上升的時候,
企業,銀行和居民都在瘋狂的加槓桿,企業瘋狂借貸擴張,銀行隨意的放貸,居民的信用卡,房貸,超前消費,當債務的規模到達一個數量,就會逐漸開始違約,
為什麼會違約,對於企業來說,那就是投資收益率的問題,已經投資的資產沒有辦法保證預期的收益,沒有辦法,只能違約,
對於銀行來說,有了違約,就要開始減少信貸,但是那時候許多高槓桿企業就靠借貸來維持生存,一旦減少信貸,企業都要完蛋了,但是銀行不管你,所以企業破產了,居民失去了工作。
居民失去了收入,無法償還信用卡貸和房貸,這又導致了資產價值的進一步下降。相比較於資產價值的下降,生活用品的價格也會下降,因為生產力還在,商品還在,只是由於普通人沒有的錢來消費,商品多,錢少,
具體的例子就是美國大蕭條,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美國2008金融危機,我個人認為雖然2008年金融危機的源頭是房貸,但是這和美國企業和個人的槓桿率也是有很大的關係,即使房貸不爆發,那麼經濟危機在延遲幾年之後也會爆發。
我預測在30年之內,中國一定會經歷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這不是算命,這是資本市場制度發展的規律。
說一說的建議,假如發生金融危機,普通人應當怎麼做作為居民,最重要的就是減少負債,這裡的負債包括房貸,信用卡貸,花唄,借唄等等,因為在發生金融危機以後你很有可能失去工作,因為企業都在破產裁人,一旦失去工作,貸款違約會讓你失去房子和信用,市場中的違約的房貸越來越多,房子的價值漲的多厲害,跌的就會多厲害,市場中充斥著代售的房子,根本無人問津。
雖然法院規定唯一住房無法拍賣,但是中國沒有破產制度,所以你以後只能在保證最低生活質量的情況下償還銀行貸款和利息,除非公司給你發現金,但是這個時候不要說以後,因為你的錢都被償還貸款,加上金融危機下裁員失去收入,在這種情況下,怎麼生活還是一個問題,
假如失去了信用,首先就沒有辦法在現在的銀行體系下貸款,不論是房貸,信用卡,其次就是無法進行高消費,子女無法上大學,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信用對於一個人來說越來越重要。可以說,一旦失去信用,那麼就很難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