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當下最火的一部古裝宮廷劇是是什麼?
毋庸置疑非屬《清平樂》不可!
近年來宮廷劇不少,有且以穿越劇情居多,比如早期胡歌、金莎等人主演的《神話》,楊冪、馮紹峰、佟麗婭、何晟銘等主演的《宮鎖心玉》等,這些宮廷劇大多都架空了歷史來進行演繹。
天馬行空的劇情,固然滿足了我們對主人公情感糾葛的臆想,但是卻也讓人覺得不慎完美,大抵就在於缺乏一定的歷史真實的代入感吧。
而今《清平樂》的橫空出世,終於打破了穿越劇一統影視圈的陳規舊俗,賦予了宮廷劇以一定的歷史真實感,讓人在追劇的同時,能夠有較深的代入感。
而要說圍繞劇中王凱所飾演的宋仁宗的情感糾葛,皇帝的愛情與婚姻無不成了眾多觀眾最津津樂道的事情之一。
擇妃選後不僅是皇家的盛事之一,對於觀眾而言同樣也甚是喜聞樂見。
那麼要說劇中誰最適合成為宋仁宗唯一的皇后呢?
很多人認為,最適合宋仁宗的皇后,不應該是江疏影所飾演的曹丹姝曹皇后,而應該是與他從小一起長大的苗禾兒( 許齡月飾)。
因為苗禾兒是最為了解宋仁宗的人,也是最深愛他的人,沒有之一。
當然,如果按照這樣的設定,從我們普通人的視角來看,這樣一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戀人形象,固然是我們大多數人關於愛情的期許。
畢竟能夠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一個跟自己心有靈犀的人,著實不易。
然而,為什麼最後苗禾兒卻只能成為宋仁宗的妃,唯獨內心對宋仁宗並無太多愛戀的曹皇后卻成為了唯一的後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帝王之家,自古都是薄情的。
正如我們所常言的那般: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儘管苗禾兒對宋仁宗有情有義,但是身在帝王之家的宋仁宗,從小被灌輸的卻是帝王之道。
他和苗禾兒的感情,如果不是因為身份懸殊的關係,換句話來說,如果他們二者都沒有出身於帝王之家,那麼他們的感情,無疑像極了我們普通人所期許的美好模樣。
然而事實卻是,他們都無法逃離帝王命運的藩籬。
帝王之家,自古便是薄情之處。
正如《慶餘年》裡的慶帝(陳道明飾)一般,從小耳濡目染的便是帝王之道,可以為了天下,犧牲自己最愛的人,可以因為帝王之道的延續,放縱自己的親生兒子玩弄各種爾虞我詐的權謀。
如果說,在帝王之家中,什麼東西他們最不看重,情感或許就是其中之一。
《清平樂》中,對這樣一種薄情的帝王之道,也進行了一脈相承。
他和苗禾兒的感情都由於帝王之道而身不由己,從苗禾兒成功入主後宮以後的種種表現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從飲食起居,還是小到日常的噓寒問暖,苗禾兒對宋仁宗的感情,都是飽含真情的。
然而,這樣的真情,卻終究只能成為一場遺憾。
無他,只因他們都身處帝王之家。
那麼何以說江疏影所飾演的曹皇后最適合宋仁宗呢?
因為她與宋仁宗一樣,對於外在於自身的情感都秉持著帝王之道的薄情。
她憧憬著愛情,卻終究因為名門之後,而不得不嫁給宋仁宗,從而進入了帝王之家。
對於普通人而言,能夠嫁入帝王之家,無疑是最美好的歸宿。
然而對於曹丹姝而言,卻如同墮入深淵一般,而她所期許的愛情,也終於因此幻滅。
她與宋仁宗之間的情感,仿佛隔著薄膜一般,始終無法將自身的所有信任完全託付,兩個人只是礙於身份,不得不選擇結合。
宋仁宗忙著管理朝堂事務,曹丹姝則以皇后之姿,為他管理著後宮繁雜的瑣事。
看似相敬如賓,看似郎才女貌,實則不過是二者的違心之舉罷了。
身在帝王之家,所行之事大多不過身不由己,連同情感,也一併交出。
對於宋仁宗而言,曹丹姝作為皇后最大的價值所在,便在於能夠為他安撫朝堂的朝臣之心。
他需要的不是一個乖巧溫柔的皇后,更確切地說,普通人所期許的愛情,根本不適合帝王之家出身的他,這樣的一種情感,是一種身不由己,是一種遙遙無期的奢望,是一種與生俱來都無從擺脫的無奈。
曹丹姝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后,不完全在於她的溫柔嫻淑,不完全在於她的德才兼備,而僅僅只是因為她出身名門,別無他選而已。
自古帝王最薄情,對於名門望族而言,大抵如是。
#清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