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體育題材大片——《奪冠》終於在推遲了200多天之後與觀眾見面了。
影片不負眾望,全程135分鐘淚點不斷、扣人心弦。時間上跨越了近40年,細節上力求真實,情感上直擊人心。演員除了啟用了國際「鞏皇」,更是女排隊員真人出鏡,表演真摯而熱烈。一次次的奪冠時間,將觀眾一次次帶入到曾經的年代,無數回憶湧現心頭。
演員陣容及精湛演繹
我們印象中的鞏俐是華美的;
我們印象中的郎平是幹練的。
乍一看是完全不搭噶的倆個人,鞏俐也確實是在拒絕了陳可辛導演三次之後才接的戲。
然而 陳可辛導演是這樣說的:她的演技、段位、身份、狀態,我都覺得她是最霸氣的!
為了演出最好的郎平,電影開拍前,鞏俐多次隨中國女子排球隊前往寧波的訓練基地觀摩學習,了解郎平每天是如何給隊員指導訓練的。包括她說話的表情、動作、眼神等等,還要隨時拿出小本子記住要點。
飾演一個角色並不是完全去模仿,而是在了解的基礎上由內而外的呈現出來吧,鞏俐還每天接受排球訓練,賽場上每一個位置都練了一遍,因為要演教練,所以她認為每個位置的打法都要會。
正式入組拍攝那天,當鞏俐身穿女子排球隊隊服做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驚訝了,簡直就是郎平本平。豎大拇指、推眼鏡、走路的姿態、凌厲的眼神、握筆姿勢,甚至說話的語氣,重心向後站立的姿態都太像了。
有一場戲是郎平在病床前送別自己隊友,鏡頭只給了鞏俐一個背影,哪怕這只是一個背影,鞏俐也用盡全部情感去表演,鏡頭結束後,鞏俐已淚流滿面,久久不能出戲。一個背影都是戲的演員。
影片中的青年郎平由其女兒白浪來演繹。與鞏俐一樣,白浪一開始也是拒絕的,因為她認為演媽媽壓力太大了,根本演不好。陳可辛導演反覆說服後,她才同意的。
這是白浪第一次演戲,為了演好年輕時的媽媽,她辭掉了美國的工作,反覆的觀摩媽媽年輕比賽時的所有動作、表情以及贏球之後的慶祝方式。
白浪在扣球的動作中,可以說是DNA式的還原了郎平本人。
吳剛飾演的是具有一代功勳的教練——袁偉民。完全不會打球的他,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也是苦練扣球,導演喊停的時候,胳膊已經全部都腫起來。
有人說,他的眼皮都會演戲。我想說,他的鼻子、嘴唇都是戲。影片中有個鏡頭是吳剛的特寫,欲哭卻不能流淚。紅紅酸酸的鼻頭、緊抿著的嘴唇都訴說著複雜的內心感受。那一刻,我的眼淚一下子就崩不住了。
兩位演員分別飾演兩個年齡段的陳忠和。
作為年輕小生全新演繹年代經典人物,小身材大氣量,將陳忠和年輕時的由不情願當陪練員到完全融入女排的心裡變化詮釋得淋漓盡致。
假教練教真隊員,這是黃渤的第一反應,也是感到壓力最大的地方。
真人出鏡就是上演一場真實的自己。她們的每一次大笑、流淚、吶喊,都是那麼的真實。
深深的印證了「文體不分家」!
影片中非運動員出身的演員們明明可以用替身,但他們如郎平一樣,動了真格的,全部都沒有用替身,所有的扣球都是經過自己的刻苦訓練,整場戲下來,每位演員都是傷痕累累。但是觀眾看到的每一個扣球動作都是他們本色出演。
整場電影看下來,讓人熱血沸騰,國慶假期毫不猶豫的帶著全家老小進行了二刷《奪冠》。
爸媽們看完電影,內心也久久不能平靜,在全家展開了一番回憶殺:
1981年到2019年,中國女排奪冠的38年正式中國改革開放的近40年曆程,每一個奪冠的時間都在上演著每個家庭的變遷故事。
影片除了時間上有很強的代入感之外,臺詞的經典設計也是吸引觀眾很重要的一點,那一句句鼓舞人心的話,那一次次觸動心靈的語言,無不彰顯著「女排精神」。
《奪冠》經典臺詞
這是一場痛苦與榮耀的交織串聯起三代女排,十年輝煌拼搏之路。
前國家男子排球隊主力袁為民出任國家女排教練在福建漳州排球基地草棚裡對女排姑娘們進行了極其嚴苛 的訓練,堅守「三從一大」的原則,即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
這不是一般的訓練,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複的訓練。
中國女排自1981年第三屆女子排球世界盃奪冠,成為中國三大球中首個世界冠軍。從此勝利的腳步一發不可收拾。從1982年世錦賽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85年世界盃、1986年世錦賽,接連拿下冠軍,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排球"五連冠"。郎平憑藉強勁而精確的扣殺贏得"鐵榔頭"稱號。敢打敢拼的她幾乎就是「女排精神」的代名詞 ,然而1986年奪得5連冠,老一批運動員退役之後,女排陷入低谷 ,近十年沒有拿過冠軍。
2013年,在中國女排成績下滑的危急關頭,郎平回歸,再次出任中國國家隊教練。還是那一年中國首次在亞錦賽無緣三甲,是38年來的最差成績。
此時「鐵榔頭」變為「鐵教頭」,帶領新一代女排浴火重生。2015年世界盃賽戰勝日本女排,時隔11年後再次拿到世界排球三大賽的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會榮耀冠軍。在到2019年衛冕世界盃冠軍,中國女子排球隊一共拿下十次耀眼冠軍。三代女排用汗水和淚水的傳承,共同譜寫出了屬於中國體育的時代最強音。
有人說,影片有點兒過於表現郎平本人的功勞而忽略了女排精神。可是,我卻想說,郎平不就是「中國女排精神」的代表嗎?中國女排勇奪十次世界冠軍,郎平參與了8次,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她個人對中國女排事業的貢獻嗎?
女排低迷期,她由替補變主攻,挑起全隊大梁,
女排低谷期,她臨危受命,挑起主教大任;
正是女排精神支撐她和女排隊員不畏艱難、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義無反顧!
那到底啥是女排精神?
這些是女排精神,更是中國的體育精神。體育精神就是那種看不見摸不到的力量。但是這個力量卻是可以支撐人信念最強大的POWER!
中國奪冠
國歌響起
一起歌唱國歌
國歌響起、五星紅旗升旗的那一瞬間,每次都熱淚盈眶。
那是發自內心的激動,那是祖國強大的自豪感!
沒有什麼比生在一個偉大的民族而更幸福的事情了!
《奪冠》不僅給中國體育電影樹立了一個標杆,而且再次鼓舞著人心帶來奮發向上的力量。
一部《奪冠》,幾代人的回憶,幾十年的變遷,幾億人的精神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