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一個地方旅遊,
領略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是必須的,
帶點當地的特色產品回去,
更是國人的習慣,
除了那些好吃的之外,
最近流行的文創產品,
也是遊客非常受歡迎的。
比如廈門鼓浪嶼的明信片,
就很好地描述了這個美麗海島的風情,
在電子化的這個年代,手寫一張明信片,
寄給遠方的ta,
這樣的誠意,還是非常難得的。
當然還有有名的故宮文創了,
不光在線下大賣,
更是在網際網路不時上各種熱搜,
賣萌的朕略萌和各種有趣的表情包,
簡直長期霸佔了文創行業熱點話題。
當然了,
如今在各大旅遊景點,
流行的還有各種土味旅遊紀念品,
西安的兵馬俑系列就是代表之一,
來西安,帶個兵馬俑回家,
一般都會是這樣的:
無論是按比例縮小的各種大小兵馬俑,
還有兵馬俑主題的鑰匙鏈,
都能讓我們想到上世紀,
真的是太有年代感了,
確實,如果拿這樣的產品回去,
說是能代表西安,
除了有「古」味之外,
剩下的只有土味了。
難道西安的文創產品,
就沒有一點有創意的麼?
當然有,
歷史文化更加深厚的十三朝古都,
在文創產品方面,
一點也不遜色。
西安出名的文創IP有不少,
比如動漫發家的秦親寶貝,
特色網紅美食為主的陝拾叄,
網紅真人IP衍生出來的不倒翁小姐姐,
還有像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形象代言人「唐妞」,
以及各大博物館和旅遊景區推出的衍生品,
應該說還是挺豐富的。
不過,小編還是覺得,
西安眾多的文創產品在突出文化的一面,
是不是更應該多考慮一些實用性?
縱觀西安的文創產品們,
設計的美觀是挺美的,
造型也都非常優雅,
但是千篇一律的玩偶、明信片、書籤、抱枕……
實用性還是差了些,
你是拿來擺著放著好看呢,
還是更喜歡實用一些?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
西安很多做文創產品的公司,
設計生產出來的初衷,
根本就不是為了終端用戶的銷售,
其實更多的是為了評獎和拿資金扶持的,
怪不得很多產品看起來挺美挺精緻,
但一看價格和實用性,
頓時就沒有了購買的欲望。
沒有真正面向市場的產品,
不是一個真正的好產品。
相比起有限的政策資金扶持,
年年遊客增長的旅遊市場才是最大的市場,也是能夠創造更多奇蹟的領域,
沒有優質性價比高的產品出現,
遊客的需求就只能被「土味」兵馬俑代替,
如果只盯著評獎和扶持資金,
企業始終都只是被豢養的寵物而已,餓不死,但也肯定做不大,
文創行業如此,其他行業一樣。
當然,除了文創產品的簡單售賣,制定合理的價格和產品包裝體系之外,還要更多地考慮到消費者的購買使用心理,才會有更大的消費市場,而不是簡單地把產品造出來就完事了。
如何打造更多的盈利模式,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在現有IP的基礎上,如何產生更多更好的內容,比如短視頻、動畫片,再結合旅遊體驗服務,有用戶流量的基礎上,最後再反哺產品銷售,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運營體系,
而不是簡單依靠線下實體店面的現有人流量,進行簡單銷售,這才是西安文創企業需要綜合考慮的運營之道,否則,還是靠著政策一條腿走路,這樣的路,是走不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