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怎麼不演中國女排
第一:行業不一樣,郎平不會表演,無法勝任自己演自己
演員是相對專業性比較強的職業,我們看著簡單,實際上還是很難的。在眾目睽睽之下,馬上哭或者馬上笑,不經過訓練的普通人還是很難做到的,最少我是做不到!
表演還需要懂得鏡頭。郎平職業是教練,平時都是指揮球員,都是她說了算,如果演戲,他得聽從導演的,要跟著鏡頭走,還不能出鏡,而且表演也不是一下就能學會的。郎平雖然是個好教練,但不一定是個好演員。
相比較而言,鞏俐演技是公認的,從公布的造型已經證明了一切。幾乎每個人都在為鞏俐的演技喝彩,她抓住了郎平形和神的精髓,每個動作,每個細節都很像,幾乎可以以假亂真,讓人不得不服。
第二:郎平是國家隊主教練,這根本沒有時間讓她去演戲
郎平之所以不能演自己,除了不會演戲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因數就是郎平檔期,她作為國家隊主教練,手上還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她根本沒有時間去拍戲。
大家都知道,可前幾天,女排世界盃上,郎平帶領女排的姑娘們,以三比零的成績戰勝阿根廷隊,衛冕了本屆世界盃冠軍,這也是連續第十一次獲得冠軍。
假設一下,如果郎平不管女排了,去拍戲了,誰帶領姑娘們衝鋒呢?誰在現場排兵布陣呢?在國家榮譽面前,所有事情都不值得一提,演戲肯定要讓開的!所以,讓更專業的2人做專業的事,是最合適的!
第三:即使郎平同意,投資方也不一定願意
大家知道,《中國女排》是一部電影,一部純商業電影,雖然主題是弘揚正能量,是愛國電影,但是對投資者來說,就是一個項目,和其它電影沒區別,他們投了錢,是要賺錢的,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所以如果郎平來演,投資方不放心啊!演得不好怎麼辦?很有可能沒人看!不但會被人罵,還有可能血本無歸。在利益面前,孰輕孰重,每個人心裡都有數。
鞏俐自曝三次拒演《奪冠》最後出演原因意想不到
鞏俐被大家稱為「鞏皇」,這個稱號可不是白來了,在這部片子預告剛放出來的時候,所有知道郎平的觀眾都被嚇了一跳,因為只看背影,完全就是郎平教練。整部影片就是圍繞中國女排的發展,而郎平就是最關鍵的線索。
電影的時間跨度40年,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傳奇人物,展現了新老女排是如何在逆風中實現翻盤,成為令排球界敬畏的金牌之師的傳奇奮鬥史。年輕時候的郎平當然不是現在的模樣,為了更加真實,陳可辛導演鬥膽邀請了郎平的女兒白浪。
白浪完美繼承了母親的基因,189的身高,14歲就開始接觸排球,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裡面還是隊裡面的主力球手,和年輕時候的郎平頗有幾分相似,因此青年郎平由白浪來飾演再適合不過了,但是面對偶像一樣的母親,白浪難以輕易答應。
但是導演不放棄,多次飛往國外,最終打動了白浪成功出演,不過白浪不是專業演員,在需要演技的劇情上面,還是要從零開始學起,一個月減重了30斤,只為了完美演繹母親年輕時的風採。
鞏俐出演原因令人意外
鞏俐之前的預告曝光之後,被網友戲稱「連背影都會演戲」,為了進入角色,鞏俐拿到劇本就開始跟排球過日子,還每天在女排的訓練場上,觀察郎平的神態、一舉一動都記錄下來,連熟悉郎平的朱婷都表示:「鞏俐的眼神太像郎導了,第一次見面就很震驚,感覺朗導就在眼前」。
而鞏俐這樣認真拼命、吃苦就是為了演繹出真實的郎平,當時導演邀請鞏俐三次,鞏俐都拒絕了,一部分是害怕自己演不好家喻戶曉的郎平,一部分是自己是非職業,拍攝時間只有三個月,壓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