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佛羅裡達發射臺升空近24小時後,乘坐私人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龍飛船(Crew Dragon)的兩名美國太空人鮑勃·貝恩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利(Doug Hurley),於當地時間周日到達國際空間站。這標誌著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利用自己的宇宙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龍飛船按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下午1:25於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空間站機組人員有擁抱和握手對他們到達表示歡迎。他們可能將停留在空間站數月從事空間站在軌實驗。
今年49歲的貝恩肯和53歲的赫利,成為近十年來第一個從美國本土發射升空到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太空人。
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通過連線表示,「我要告訴你們,全世界都看到了這次任務,我們也是如此,我們為你們為我們的國家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事實上為激勵世界而感到驕傲。」
赫利說,「讓美國重返載人發射是件好事,我們很高興能來到國際空間站這座宏偉的建築群。」
美國當地時間周六的這次發射,利用的是億萬富翁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私人火箭公司SpaceX的火箭和宇宙飛船,其火箭為可重複使用,將使航天發射成本更低,頻率更高。
這也標誌著商業開發的太空飛行器——由私人實體而不是美國宇航局擁有和運營,首次將美國太空人送入太空軌道。
貝恩肯說,他和赫利在19小時的軌道飛行旅程中睡了幾個小時。他對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說,「第一晚總是有點挑戰,但龍飛船是一個很好的太空艙,氣流通暢,所以我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美國東部時間當地時間周六下午3點22分,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向國際空間站飛去。赫利在升空之前說,「SpaceX,我們要去發射了。讓我們點燃這支蠟燭吧。」他套用的這句話是1961年太空人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在發射臺上發表的著名評論,謝潑德是飛向太空的首位美國人。
獵鷹9號火箭這次發射升空所使用的發射臺,曾在2011年使用進行了美國最後一次太空載人發射。但自那以後,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不得不乘坐俄羅斯聯盟號(Soyuz)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飛行軌道。
美國宇航局最後一次派遣太空人進入太空是在40年前,那時是美國航天飛行計劃的開端。
波音公司正在與SpaceX競爭,生產自己的發射系統,預計其載人太空飛船CST-100 Starliner可能在明年發射。美國宇航局已向波音和SpaceX兩家公司共投入80億美元,旨在推動兩家公司發射火箭的開發。
馬斯克是一位南非出生的高科技企業家,除了擁有SpaceX,他還是電動汽車製造及電池製造商特斯拉公司的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