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銘傳鄉:志願「紅」給清潔行動添「彩」

2021-01-09 瀟湘晨報

該鄉志願者在清理枯枝敗草

1月4日上午,走進肥西縣銘傳鄉的街頭巷尾,映入眼帘的是三三兩兩身披紅馬甲的志願者正在撿垃圾、除雜草、做清潔行動主題宣傳,據悉,這是該鄉為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加強村莊清潔力度的一次規模化志願活動,參與活動的志願者達300人。

該鄉志願者在清理垃圾

「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推進村莊清潔行動,達到清潔徹底、改變到位、顯有成效、能夠保持的目標僅僅靠一部分人的努力是不夠的,必須要讓群眾都參與進來」。該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李曉陽告訴筆者,為了進一步調動群眾參與清潔行動的主動性,該鄉發動鄉村黨員幹部、村民組長、身邊好人、返鄉創業才俊等具有一定號召力人員率先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深入全鄉50餘個永久保留自然郢,開展「清雜、清汙、清亂、拆除無功能障礙房」的集中行動,併入戶對地方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動員他們走出家門,共同攜手守護美好家園。

該鄉志願者開展主題宣傳

「鄉婦聯到我家宣傳清潔行動的好處,還告訴我積極參與清潔行動並且有環境有大改善的家庭會被評選為「美麗庭院」或者「星級文明戶」,年關將至,我也沒什麼其他事,就自願加入到清潔行動志願者隊伍中來了,自己動手把家門口的雜草清一清,把亂堆放的雜物理一理,既鍛鍊了身體,改善了居住的環境,還有可能獲得榮譽,家裡人都十分支持我!。」家住該鄉南分路社區的劉芳邊整理著門前的亂堆亂放邊向筆者介紹說。據悉,該鄉由鄉婦聯、文明辦、團委等部門牽頭,鄉紀委全程參與監督的方式組織開展「美麗庭院」、「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根據居民家庭「是否具有文明環保意識、是否積極參與清潔行動」等20餘項標準在全鄉18個村(社區)中評選出「美麗庭院」180戶、評選出「星級文明戶」173戶,評選出「最美女性」36人,頒發榮譽證書並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來號召更多人積極參與到清潔行動中來。

據悉,當下,該鄉已實現清潔行動集中志願活動常態化,重環保、講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為該鄉實現「山青、水秀、人好」的美麗新銘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訊員 陳家樂 張曉豔)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探訪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
    7月25日,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的民眾正在吃午飯。肥西銘傳中學臨時安置點目前安置了三河古鎮村莊的300餘名村民。安置點為村民們準備了床上用品和生活日用品,並啟用學校食堂免費提供早中晚三餐。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在安徽肥西銘傳中學安置點,小朋友在安置點玩耍。
  • 肥西縣銘傳鄉:志願「紅」成清潔行動主題「彩」
    1月4日上午,走進肥西縣銘傳鄉的街頭巷尾,映入眼帘的是三三兩兩身披紅馬甲的志願者正在撿垃圾、除雜草、做清潔行動主題宣傳,據悉,這是該鄉為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加強村莊清潔力度的一次規模化志願活動,參與活動的志願者達300餘人。
  • 安徽肥西銘傳鄉:開展「汛期入戶再走訪,關心關愛進家門」志願服務...
    自7月27日開始,安徽肥西銘傳鄉組織各幫扶責任人和扶貧專幹開展為期一周的「汛期入戶再走訪,關心關愛進家門」志願服務活動,為全鄉上千名貧困群眾排隱患、查問題、解憂愁、送溫暖。該鄉聚星村幫扶責任人走訪貧困群眾填明一張排查清單。
  • 安徽肥西銘傳鄉:確保青峰安置點工程建設安全進行
    「青峰安置點是目前銘傳鄉在建的最大民生工程,總計投入5.8億元,建設21棟住宅,安置1192戶居民,目前安置點主體建設工程已基本完工,進入了收尾階段。」10月23日上午,在安徽肥西銘傳鄉青峰安置點建設現場,該鄉分管建設的副鄉長陳德華向筆者介紹道,「即使現在是收尾階段,仍有140餘名工人在辛勤勞作。確保施工工人安全,工程進展順利是我們當下要做的頭等大事。」定期不定時現場巡查,成為問題發現者。「工程建設的進展、施工質量的保障、施工環境是否安全規範,不能僅僅聽施工方的匯報,要自己去觀察。」
  • 肥西銘傳鄉:「典型評選」引領清潔行動「新風尚」
    「大娘,根據村推薦、鄉實地覆核,您家被評定為銘傳鄉美麗庭院啦,我們是來給您掛牌的」,近日,家住肥西縣銘傳鄉三河村的韓滿春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由該鄉婦聯主席送上門的榮譽證書和「美麗庭院
  • 安徽肥西銘傳鄉:桑芽又綠小鄉村 鄉村振興顯真彰
    該鄉的美好鄉村環境安徽肥西縣銘傳鄉聚星片區,一個被綠水青山環繞的生態片區,一處深受淮軍文化影響的人文片區,由數個正在褪去「窮根」走向振興的小鄉村構成,在這桑芽又綠的初春,正奮力走出一條全民一心的發展路。
  • 安徽肥西銘傳鄉:300勇士奔赴抗洪一線 彰顯責任擔當
    ,7月19日的凌晨三點半,隨著銘傳鄉黨委委員夏守忠的一聲令下,上百名銘傳兒郎奔向肥西防汛抗洪的最前線,截止7月20日,已有300餘名銘傳的防汛抗洪志願者日夜奮戰在險情最緊張的第一線,守護一方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該鄉志願者夜間出發抗洪民兵營長抗洪一線顯「血性」。
  • 肥西銘傳高中安置點圓滿「關艙」三河古鎮煙火氣回來啦
    3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肥西縣相關部門獲悉,該縣已對三十二聯圩大堤進行了「心電圖」檢測,並對相對薄弱的地方進行加固。與此同時,三河古鎮街頭的不少商店和飯店已經逐步恢復營業。電磁場「揪」出大壩15處隱患點據介紹,肥西縣三十二聯圩是巢湖周邊的主產糧區之一,圩區內優質良田達5萬多畝,居住人口約4.5萬人。
  • 肥西銘傳鄉:鋪就民生路 敲開致富門
    近年來,當地為了改變不利的發展局面,推動支柱性產業的良性發展,聚力實施道路「硬化、亮化」兩化工程和「窄變寬、曲變直、險變舒、次變好,少變多」的五變建設,推動轄區內的道路成體系變多變好,截止到今年10月初,該鄉已建設主次交通道路數百條,入鄉入村主幹道實現燈光亮化全覆蓋,陸續整改道路存在的安全隱患上百處,轄區內「穩且順」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 安徽肥西銘傳鄉:美好人居做「媒」夫妻共釀甜「蜜」生活
    肥西縣銘傳鄉是該地區有名的生態鄉鎮,5.8萬畝的山林,近47%的森林覆蓋率,使得繁花似錦、鳥語花香成了該鄉良好生態環境的標配,為相關的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花開朵朵的美好人居成為養蜂人的底氣。
  • 安徽肥西銘傳鄉:築牢夏季防溺水安全堤壩
    該鄉銘傳中心校三年級學生劉首一告訴筆者。筆者入鄉時看到大大小小的池塘邊「珍愛生命 謹防溺水」、「水深危險 請勿靠近」的警示牌鮮明豎立,周邊也未見有人嬉戲玩耍。巡河人員在做日常登記據悉,為進一步落實防溺水安全工作,該鄉提前謀劃,以轄區內各學校為主體,通過張貼橫幅、海報,開辦主題班課、發布防溺水黑板報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向青少年學子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識,幫助他們認識溺水危害,讓防溺水意識在學子心中生根。
  • 合肥八中管理團隊考察集團辦學託管校肥西銘傳高中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銘傳 自2018年6月合肥八中派出管理團隊託管肥西銘傳高中以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銘傳高中在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合肥八中管理團隊的帶領下,科學管理,質量興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用愛送行,銘傳高中安置點受災群眾平安回家
    7月30日下午3點,在銘傳高中安置點,流動的「紅馬甲」再次在安置點來回穿梭,他們有的提著行李、有的推著輪椅、有的攙扶著老人
  • 肥西銘傳鄉:愛國衛生運動守護鄉村「身心」健康
    據悉,這可喜變化的背後是該鄉聚星社區整體立面改造、汙水管網提升,實行「道路硬化、街面淨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文明深化」的成效,更是該鄉投資數千萬元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該鄉組織開展健康大講座)融合宣傳和志願服務打造全民參與「風景線」。「愛國衛生運動並不僅僅是局限於衛生服務更要注重人的精神文明建設,在做好健康生活守門員的同時,更要做好精神文明的建設員和宣傳員。」
  • 安徽肥西銘傳鄉:貧困群眾感恩黨 抗擊疫情添力量
    村裡拗不過,就讓兩位老同志協助村裡10餘位年輕志願同志,在村中搞防疫宣傳、在村口開展交通勸導,及時制止村內村民的不實謠言,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不能讓一個生人進村帶來危險,也決不讓一點謠言擾亂民心,國難時期不添亂,要讓黨放心幹大事!
  • 安徽肥西銘傳鄉:生態農業富農家
    當地生態獼猴桃正在採摘8月28日,在安徽肥西縣銘傳鄉劉老圩700畝獼猴桃種植基地上,農民正在採摘豐收的紅心獼猴桃,預計今年總產量將在20萬斤,總收益可達50餘萬元,基地內的30餘工人人均年增收可達15000元,生態農業結出致富碩果的甜頭已初步顯現
  • 安徽肥西銘傳鄉桑蠶產業織出「致富網」
    【小康中國】安徽肥西銘傳鄉桑蠶產業織出「致富網」  【解說】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銘傳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蠶的傳統。銘傳鄉自1978年成立了第一家養蠶廠至今,已經有40多年時間。近日,記者實地探訪銘傳鄉的桑蠶產業。  【解說】王聖德是銘傳鄉聚星社區的一名養蠶戶,過去因為兒子生病導致家庭貧困,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如今的他蓋起了養蠶大棚。
  • 安徽肥西銘傳鄉:小功夫大作為 人居環境整治「入細入微」
    近日,「清潔村莊真需要,靚麗人居不能少;房前屋後要打掃,大家環境大家搞;男女老少齊上陣,不愁環境不變好……」的順口溜成了肥西縣銘傳鄉廣泛流傳的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開展的動員口號,以「清潔村莊,美麗人居」為主題的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從群眾少參與變成群眾搶參與,從個人關注的小事變成了全民奮進的大事
  • 安徽肥西銘傳鄉:築牢秋冬季鄉村防疫的「銅牆鐵壁」
    11月20日上午,安徽肥西縣銘傳鄉抽調鄉應急辦、食安辦、市場監督管理所、派出所、綜治辦等疫情防控常態化領導小組成員部門(單位)的骨幹精英以「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全鄉30餘家飯店、70餘家生活超市、數十家冷凍產品自營專業戶以及3個規模化菜市場進行了一次集中檢查,特別針對其中的冷鏈食品進行了專項安全檢查
  • 安徽肥西銘傳鄉:「小帳本」見證脫貧致富歷程
    談起鱖魚、鰱魚、鯉魚等各種魚類的生活習性和餵養技巧,家住安徽肥西縣銘傳鄉高塘村的25歲小夥郭中海說的頭頭是道,他說養魚苗的技術是生活的希望,是追逐美好未來的本錢忘不得。郭中海要靠雙手脫貧的消息被村裡知曉後,高塘村兩委就立即行動起來,根據郭中海父親有過養魚經驗的情況,鼓勵和幫扶郭中海繼承父親的養魚事業,搞特色養殖。該村兩委主動上門入戶和村民商量,免費將村裡的魚塘流轉給郭中海承包,幫助他申請特色獎補,多渠道減少他的養殖成本,讓他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走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