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萬年不升職的投資公司經理,一個初入職場的金融菜鳥,二者碰撞會激起怎樣的浪花,正由《平凡的榮耀》精彩呈現。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都市職場劇,這部新劇既有懸念反轉的設定,又有職場奮鬥的氛圍,還有輕鬆詼諧的時刻,更重要的是:沒有感情戲,專心搞事業!
「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久違小螢屏的趙又廷,此番憑藉邋遢失意的職場大叔形象回歸,希望給觀眾呈現一些新鮮的東西。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趙又廷表示:「我很喜歡這個劇本,角色也是我沒有演過的類型,跟我截然不同但又很有共鳴,希望可以讓觀眾看到一個陌生的我!」
新鮮感:讓觀眾覺得我「又去整容了」
趙又廷扮演的吳恪之是投資公司的一名業務經理,為人古板、脾氣火爆,因為特立獨行而被邊緣化,常常被推出來「背鍋」。起初得知要扮演一個碌碌無為的中年職場男性時,趙又廷想像中的角色形象是「油膩一點」:「我認真想過,是不是要把髮際線提高,變成一個謝頂的大叔?需不需要增肥呢?」他已經作好了犧牲形象的準備,卻被導演組提示說:「你是『夜華』(註:趙又廷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的角色)啊,你要對得起你的粉絲啊!」
幾番討論過後,最終的形象設定為「頹一點、喪一點」,於是趙又廷在年齡感的塑造上花了不少功夫:蓄了鬍子,還把頭髮挑染成花白,每天化妝都要一個多小時。「其他人化妝十幾分鐘就好了,只有我一個人要折騰好久。」趙又廷無奈地扶了扶額頭。
除了形象,他對吳恪之的工作環境也琢磨再三。拍攝前,他第一次坐在吳恪之的辦公桌前時,就覺得「有些東西多了」:「比如說孩子的照片,他不會把家庭關係帶到工作中來,因為對他來說,這裡是戰場,桌上的物件是能幫助提高效率的。」與此同時,他又覺得少了些什麼:「我問道具組要了一個網球,我覺得吳恪之需要一個能解壓的東西,他可以對著大玻璃丟網球。後來按這個建議拍了,效果挺好。」
趙又廷的上一部電視劇是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當時他扮演的夜華深入人心,被網友稱讚為「整容式演技」。時隔三年以完全不同的題材、形象回歸小螢屏,趙又廷笑稱要讓觀眾覺得「這哥們是又去整容了才來演的」,「我很喜歡這個劇本,角色也是我沒有演過的,跟我截然不同但又很有共鳴,希望可以再次讓觀眾看到一個陌生的我吧!」
信念感:表演帶來不可替代成就感
在趙又廷看來,吳恪之是一個真性情的人,心直口快,活得通透自在,「跟這樣的人交往,知道他的雷區在哪,別去踩就是了,總比那種笑裡藏刀、城府很深的人好相處得多」。吳恪之有信念感,堅守原則,也因此會得罪人,甚至連累傷害到身邊人,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固執、墨守成規。趙又廷覺得,有爭議才會讓這個人物更突出,「那些比較突出的特質,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對自己做的事情要有信念感。」趙又廷認為,信念感對演員來說也很重要,「到目前為止,拍戲還是會讓我開心,是讓我表達創作欲望的唯一途徑。從小到大,我不會唱歌,不會畫畫,寫作也一般般,直到開始表演,它能夠給我一種無可替代的成就感、滿足感。」
入行至今10年出頭,電視劇《痞子英雄》裡的吳英雄和電影《艋舺》裡的周以文,這兩個最初的角色對趙又廷來說很有意義。他形容那時非常懵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同時也是信念感最強的時期,「沒有時間和經驗去分析剛剛演得怎麼樣,表演成怎樣就怎樣。隨著表演經驗的豐富,現在更多學會了所謂的表演,但也喪失了一些純粹的東西」。
對待演藝生涯,趙又廷用「小心翼翼」四個字形容:「我比較愛惜自己,比較負責任,希望能盡力確保每一部作品的質量。相對而言,稍微減少一點產量,做到生活和事業的平衡,挺好的。如果真的每天都在拍戲,很難想像怎麼保持對演戲的熱愛。」
危機感:害怕一直活在舒適圈
戲裡上演了一段職場師徒攜手奮進的勵志故事,戲外的趙又廷也比白敬亭早入行許多年。首次合作,趙又廷坦言在白敬亭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特別認真,對自己要求特別高,一場戲如果沒有演到想要的狀態就會自責,但要顧全大局繼續拍下一場,就看到他在那裡懊惱……這些體驗我都經歷過,有時候會想要不要提醒他不用這樣?但當年也沒人跟我說過什麼,可能有些東西自己去碰撞會更好。」
對於現在的趙又廷來說,表演是一件輕鬆的事。「以前會把表演架得很高,覺得是件很神聖的事。比如拍打戲,以前就覺得應該來真的,越真實越爽;現在再看,瘋了吧!真打傷了,剩下三百多場戲拍不了怎麼辦?」趙又廷一邊比劃著動作一邊笑,「表演是神聖的,但不是永遠都神聖,可能就是在那麼多場戲裡的某一個瞬間,碰到神來一筆,那一瞬間是純粹的、美好的,是無法複製的。」
在新人層出不窮的娛樂圈,如今的趙又廷也算是「老人」了,會有職場危機嗎?趙又廷卻說,自己離這個圈子有點遠,不拍戲時會完全回歸生活,但也會保持跟公司溝通:「我怕一直活在舒適圈裡,我渴望危機感到來。而且我願意作出變化和調整,比如再要我去演古裝玄幻的話,那就去演唄!」
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