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美麗鄉村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8月裡某個周末,河北端村。

高溫烤曬下的村莊裡,農家人早早地處理好一天的農活,空出最熱的時間在家悄聲納涼。上午十時整,一名叫做李欣雨的小女孩在家門口尖著嗓子喊了一句:「媽媽快點,我要去學琴了。」 女孩的聲音仿佛具有某種魔力,瞬間打破了小村的閒適和安靜,只見幾十個曬得黑不溜秋、年紀相仿的小男孩、小女孩突然從各個方向冒出,雀躍著奔向位於村中心的小學校。

大約半個小時後,孩子們的嬉鬧聲沒了,學校裡開始傳出大提琴、長號、長笛、非洲鼓等多種樂器演奏聲,咿咿呀呀,熱鬧了整個村莊。

這是記者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端村鎮端村村見到的一幕。

鄉村女孩的大提琴夢

2011年,以支持藝術教育和藝術普及等為主要業務的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在端村開始了它的鄉村藝術教育公益試點項目——在完善基礎教育的同時,將音樂、舞蹈、美術、美學等經典藝術門類引入鄉村學校,帶給農村學生經典藝術教育的啟蒙,浸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時隔兩年,該基金會發起人李風已頗為「樂見其成」——端村所屬東堤、西堤、大河南三所小學共計600人左右,初報藝術班的孩子將近400人,時值暑假,目前有近200個孩子堅持藝術學習。

11歲的李欣雨是最早報名參加基金會在端村學校開設藝術班的學生之一。藝術班課程有美術、芭蕾舞、管弦樂、戲劇社和合唱五個門類,李欣雨選擇的是管弦樂裡的大提琴。選擇的理由很簡單,李欣雨曾在電視上看過一次大提琴演奏,「聲音特別好聽」、「特別優美」,後來還因為屢次纏著媽媽買琴而被訓斥了好幾次。

李欣雨的媽媽王靜是一位性情溫和的女人,丈夫外出打工,自己一邊種地,一邊守著女兒的生活學習。「現在農村裡很多家庭也都是一個孩子,平時有什麼要求我都會儘量滿足她,但買琴貴不說,我買了她也沒地兒去學。」 王靜說。

基金會的到來正好緩和了母女間的小矛盾。王靜第一時間去學校給女兒報上了名,「北京來的老師給她上了幾次課,說很有天分。現在每周上課都積極著呢。」看著女兒圓了夢想,王靜打心眼裡感到高興。

「北京來的老師」

王靜眼裡的「北京來的老師」名叫吳昊,目前就職於中國東方交響樂團,是一名大提琴演奏員,自荷風藝術基金會項目在端村開課以來,她幾乎每周末都和來自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愛樂樂團、中央歌劇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等國家最高藝術院團和藝術院校的師生們到端村給孩子們上課。

李欣雨是大提琴班少數幾個成績突出的孩子之一,也頗得吳昊喜歡。「總共上了十幾次課吧,這孩子已經拉得有模有樣了,」不過在吳昊看來,碰到有藝術天分的孩子固然喜歡,但正如基金會做鄉村藝術教育的宗旨,是希望通過經典藝術教育讓孩子們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讓經典藝術的「美」刺激孩子的心靈,從而陶冶性情,豐富和充實精神世界,「大多數孩子都很普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接受藝術教育。」

端村學校藝術教育課程是每周末開課,目前由北京知名藝術機構、藝術院校的師生以志願參與的形式從北京「組團」到端村上課,「通常是周末早上七點半從北京發車,車程兩個多小時,上午一節課,下午兩節課,然後回北京。」吳昊告訴記者,雖然比在北京帶課辛苦得多,但大家都願意堅持,甚至身邊的同行、同學都主動加入進來。

「這就像是一塊荒蕪而貧瘠的土地,你在這開墾,播種,孩子們對每一種藝術門類的好奇、求知,每一點進步,他們每打出的一個節拍、彈出的一個音符,這些都是我們的收穫和財富。」吳昊動情的告訴記者。

藝術教育的「端村模式」

在吳昊給孩子們一遍一遍講解樂理、大提琴演奏基礎知識的同時,在距離教室不遠處,幾名工人正冒著炎熱給一棟佔地30畝的建築物做最後的優化和美化處理。再過半個月,這裡將舉行「端村學校」新校園啟用儀式和新一屆開學典禮。

新的端村學校由端村原東堤、西堤、大河南三所小學合併而成,預計2013年秋季,來自端村的八九百名適齡兒童和社會招生入學的孩子們,共近千名小學生將一同走進新校園。

「這裡將充滿喜悅和歡樂,古詩文經典的誦讀聲與西方古典音樂的靈動音符將瀰漫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端村學校捐資人之一、荷風藝術基金會發起人李風向記者描述自己的設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辦教育是件費力氣的事情,何況藝術教育投入大,見效周期更長。那麼,荷風藝術基金會又為何執著於在鄉村辦藝術教育?為何又選擇經典藝術教育?

面對記者的追問,李風講述了在端村辦學的初衷。「藝術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工程,無論對於個人的成長,還是對於具有創造力的社會的構建,藝術都是極其重要的基礎。今天我比以往多了份信心,我認為藝術能帶給處於貧困中的兒童巨大的勇氣和自信,這是一種精神的財富。雖然他們物質貧窮,但是精神富有,孩子們對美的認知,所有這一切都不是普通教育能解決的。藝術教育能給予他們巨大的、長遠的、深厚的、基礎性的精神財富。」李風說。

一位名叫劉洢橦的學生家長特地跑來告訴他村裡一些孩子的變化,「過去放學回家、放暑假孩子就跟放羊一樣,現在基本能做到每天在家練習單簧管。」劉洢橦還在日記裡寫道:「說到願望,我的願望就是長大後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老師。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學習音樂的快樂和美好。」

按照李風和他團隊的設想,未來端村學校將成為一個鄉村文明中心和鄉村藝術教育示範中心,「1000餘個孩子入學,如果我們能影響1000多個家庭,影響的是禮儀,影響的是對生活、對藝術和對世界的理解,我們可以通過孩子把這些理念帶回家。我們計劃在全國推廣『端村模式』,通過鄉村學校文明中心,來影響農村文明建設。」李風說。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探索日本美麗鄉村樣板項目——小布施町
    導讀:小布施町作為江戶時代曾經繁榮一時的北信濃經濟文化中心,隨著人口的外流,經濟文化一度衰退,後又經過文化藝術、庭院景觀、慄子產業三個步驟、四十多年的復興努力,成為小而美的鄉村度假勝地,實現了其文化復興、經濟復甦的目標。希望小布施町成功的模式,能為相關從業者們提供新思維與新視野。
  • 瓷都景德鎮美麗鄉村演變
    初夏時節,當你走進風景如畫的千年瓷都鄉村,可以看到乾淨整潔的美麗,文明,和諧清新。走在鄉間小路上,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的花海、林海、茶海和高產糧田,一排排又一排的無公害蔬菜大棚……漫步在村莊和小巷裡,乾淨平整的瀝青路面,小河自來水,農家院落內外,處處綠油油油的,用花裝飾的。
  • 「奮進中的南京——遇會美麗鄉村」主題創作展在南京美術館舉辦
    11月22日——26日,「奮進中的南京——遇會美麗鄉村」主題創作展在南京美術館舉辦。此次展覽由南京市文聯主辦,南京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和南京市作家協會承辦。千百年來,在我們的文化情懷中,鄉愁是無法割捨的記憶。
  • 鄉村最美女創客展播 |李潔:用設計點亮美麗鄉村
    鄉村最美女創客展播 |李潔:用設計點亮美麗鄉村 2020-10-28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美麗鄉村 從點滴做起
    沱江村村幹部陸福強說,在村級工作隊的指導下,經過集體商議、科學論證,大家最終決定把之前的上坡路鋪成青石板磚步道,並在路旁安裝太陽能路燈、新建幾個花圃、畫上獨具鄉村風味的牆畫。在得到2020年度青秀區第一批鄉村建設「一事一議」30萬元財政獎補的同時,武羅坡村民自主集資3.33萬元,並主動投工投力參與建設。「你看這幾幅牆畫,就是學校的美術老師帶著我們村的孩子畫上去的。」陸福強自豪地說。
  • 美麗鄉村園建_2020年美麗鄉村園建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二、照搬城市模式,脫離鄉村實際 三、破壞鄉村風貌和自然生態 一、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園、大廣場,偏離整治重點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福建省財政廳關於做好美麗鄉村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閩建村[2016]2號)要求美麗鄉村建設防止大拆大建和過度整治。
  • 建設美麗鄉村體現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各地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起來,把黨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落細落小、落到實處。鄉村美麗往往是鄉村振興的代名詞,鄉村美麗了,鄉村振興也就到了一個新階段。
  • 「藝術中國」——王安民庚子秋季美麗鄉村寫生展
    前 言2020年9月一10月,美麗的金秋季節,隨李小可工作室團隊,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北京畫院、榮寶齋畫院部分師生先後在北京十渡、河北承德興隆縣、山西陽城王屋山中條山等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寫生創作
  • 塗鴉畫在東頭村,路上偶遇的美麗鄉村
    不由得對村民心生羨慕,能在家門口欣賞到這樣美麗的塗鴉,那該是怎樣的幸福體驗啊!山東壽光田柳鎮東頭村,一個因為街頭塗鴉而成名的網紅小村。東頭村,原本只是齊魯大地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自然村。村裡田地平闊,屋舍儼然,街道空曠。
  • 常州安基美麗鄉村開園揭牌 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安基美麗鄉村是常州市第二批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位於鐘樓區鄒區鎮,總面積990畝,涉及5個村村民小組,147戶600多名村民。自項目啟動以來,安基美麗鄉村緊緊抓住自身地理優勢、環境優勢和人文優勢,圍繞「燈」文化和「運河」文化兩大主題,定位「城市郊野,運河慢村」主基調,打造「特色鮮明、水田交融、果蔬滿園、村富人淳」的常州近郊都市後花園,並著重凸顯鄒區「燈光」特色,激活夜經濟,秀出新「夜」態,全新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 美麗鄉村建設:三亞的思與行
    「美麗鄉村的主體一定是農民,他們才是真正的主人。」王健生說,優質的旅遊企業入駐鄉村,為美麗鄉村建設帶來質的飛躍,但若沒有村民的深度參與,即便有好的發展規劃也將與當地發展脫節。美麗鄉村建設中,三亞格外強調村民的共建共享,助力村民深層次地參與。
  • 佛山三水:創新機制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美麗方案
    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召開。發布會現場,為10個「廣東十大美麗鄉村」、20條「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50個「廣東特色名村」舉行了頒獎典禮,其中,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則入選為「廣東美麗鄉村精品路線」,為佛山唯一;西南街道江根村、蘆苞鎮獨樹崗獲得
  • 市人大代表林輝:圍繞鄉村特色完善產業布局 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的...
    這一回,他帶著《關於加快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的建議》參加市兩會。  美麗鄉村建設同時  保留「鄉土氣息」  「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是我市美麗鄉村建設的「三美」目標。林輝長年深入鄉村調研,在實際工作中,他發現「三美」發展不夠平衡等現象,突出表現為人文打造與產業發展依然不足。
  • 新聞快訊——美麗鄉村建設
    據悉,綏濱農場有限公司(農場)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多舉措提高遊園的品質,為創建美麗城鎮增添色彩,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滿意度。投資升級改造遊園,建設百姓舒心、稱心、可心好去處。此次改造要豐富植物配置,增加景觀小品,增加休閒活動場地,突出人文地貌特色,遊園設施更加完善和人性化。
  • 魯山縣第一批美麗鄉村、美麗鄉村路、美麗農戶全名單來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持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村垃圾汙水治理,深入開展「三清」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顯著成效,湧現出一批美麗鄉村、美麗鄉村路和美麗農戶,有力展示了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
  •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2020-12-2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間壁畫藝人裝點高明美麗鄉村
    這幾年來,高明好多鄉村美麗起來了,傳統建築得到活化,古色古香,充滿歷史韻味。窗簷畫荷城街道坑邊村正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採用青磚、石板等復古材料。市民 李先生:古時候的畫是這樣的,現在恢復了很好,美麗鄉村,一定要有古色古香才好看。古畫多取自戲劇中的故事,一組畫組成一齣戲,羅啟元發現,從前牆上的畫經歷幾百年,很多都依然色彩鮮豔,他極力去追求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顏料。
  • 【人物專訪】陳榮彪:深度剖析美麗鄉村創建中牆繪的運用、功能及...
    中社村沈心:藝術牆繪邂逅美麗鄉村,是誰驚豔了誰?陳榮彪:經過歲月沉澱的村落,因為藝術牆繪及其他形式藝術的共同作用,勢必越發韻味獨特。一牆一故事,一牆一風景,鄉村環境融入包括牆繪藝術在內的藝術表現,因主題鮮明、個性獨特、表現創意,便會讓村莊得以華麗蝶變。
  • 美麗鄉村藏嶺北 五古線路等你遊
    美麗鄉村藏嶺北 五古線路等你遊 2020/12/01 06:19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728
  • 四川廣播電視臺公共·鄉村頻道開播儀式暨「鄉村振興·美麗家園...
    5月26日,四川廣播電視臺公共·鄉村頻道開播儀式暨「鄉村振興·美麗家園」2019四川省網絡視聽節目優秀作品發布活動在四川廣播電視臺S1演播廳隆重舉行。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曲木史哈出席活動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