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設定在90年代,是電影票房主力記憶模糊,甚至是陌生的一段年代故事,導演用還原度較高的場景,把觀眾迅速拉回了那個「錄像帶、BB機」的年代。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可能知道,基於當時的各方面的技術不發達,要破案並非易事,但影片卻向觀眾展現了人民公安「除暴安良」的決心!
張隼(吳彥祖飾)社會底層心狠手辣的搶劫犯,尤其是這一次沒有了浮誇的造型,眼神裡充滿了歲月帶來的演技,把一個搶劫犯智慧和殘暴充分演繹了出來,刑警鐘誠(王千源飾)帶領刑警小隊對悍匪張隼咬死不放,破獲驚天結案的故事。
王千源飾演的男警和女警在天台聊天的鏡頭。聊天內容大致是,女警說如果歹徒不實行下一次的犯罪行為,我們應該是抓不到他了。但是王說,他一定會有下一次行動的,就是我們警察,看到賊我們一定會逮捕。我覺得這個比喻特別好,估計王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歹徒犯罪是一種戒不掉的欲望。
作為一個觀看者,當時我就在想,如果吳彥祖飾演的歹徒停止了犯罪,是不是真如女警所說的那樣,抓不到他,過著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逍遙法外了?應該也不能吧,畢竟騙過了別人,騙不了自己,罪犯的身份在他內心永遠抹不去…
還有一個鏡頭,是王千源在逮捕成功後,把黑板上的連環搶劫殺人案擦掉了,然後寫成了綁架傷害被綁架人罪之後鏡頭切換到警察局辦公室,一張四人桌,只有王千源坐的那個位置有文件夾,剩下的三個位置都是空空的,像沒人一樣。這個鏡頭的旁白是另外三個警察在劇中說過的話,一個是開車被槍殺的,一個是用手搶手雷被炸的光華,還有就是女警察最後去找浴室前說過的話。
當時看到王千源擦黑板的時候,我以為他要寫結案什麼的,但是卻寫了另一個罪名。後來聯想到鏡頭出現四人桌中只有一人桌子上有辦公痕跡,以及找浴室時分開後就沒有出現過的女警,這是不是在暗示女警也犧牲了,畢竟王千源回憶中三個警察的話,兩個男警察一個犧牲了,一個手斷了,而還有一個聲音就是女警察的。我猜她應該就是綁架被傷害罪中的受害者,所以她說過的話才會出現在王千源的回憶裡。不知道這個是不是導演留給大家的懸念呢?
影片中最讓人驚喜的莫過於吳彥祖演技,反派角色,極度還原90年代風貌,戲份粗暴極度過癮。或許我們對「阿祖」至今也記憶猶新,但對於「張隼」,似乎又是另一種不可替代的形象。吳彥祖將悍匪張隼的大膽挑釁,囂張跋扈,血腥暴力,冷血殘酷表達出來,讓觀眾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希望王千源所飾演的鐘誠能將其追捕歸案。
影片循序漸進,穿插的吳彥祖與春夏飾演的角色間的感情戲,也為整部電影增加了真實感,在冷血無情的人,亦有軟肋。影片最後吳彥祖和王千源在男浴室的對手戲真是拳拳到肉,也是荷爾蒙爆棚,是絕對的亮點,赤身肉搏,緊張卻也過癮。
儘管歲月在吳彥祖臉上留下了痕跡,但是還是很帥,果然「美人在骨不在皮」,「收手吧,阿祖」!請停止散發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