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花】蘭花術語要點及鑑賞 [圖解]

2021-02-16 潤之蘭

一、色

地生蘭花的顏色,雖然比較單一、純樸,沒有其他花卉媚麗,但素靜色澤,高雅風韻,卻是一般花卉難以相比的。根據江、浙一帶的蘭蕙傳統上以綠色為佳,尤以嫩綠為第一,老綠為第二,黃綠色次之、赤綠色更次。凡屬赤花,總以色糯者為上品,色澤昏暗而泛紫色者為下品。其他類蘭花,對色的評價因地而異。

二、肩

蘭花外三瓣中,中央豎直一瓣稱為主瓣,左右橫向排列兩瓣稱為副瓣。所謂肩、即專門指副瓣著生的形態:

第一種呈水平狀,稱為一字肩,屬上品;

第二種,當舒瓣前後,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稱為落,這種形式較次;

      第三種,是剛盛開,副瓣就大幅度下垂,與主瓣形成三角形,稱為大落肩、三腳馬、八字架,如呈這種形式,即使瓣型、花品再好,由於外三瓣著生姿態惡劣,也不足取,屬劣品;

第四種,是副瓣微微向上生,稱為飛肩,屬貴品。

瓣型(肩)鑑賞:

  (一)梅瓣:  舊時,稱梅瓣因外瓣像梅花。一般現在的蘭界這樣定義梅瓣:外三瓣短圓、質厚、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頭,唇瓣舒展、堅挺而不後卷。宋梅為梅瓣中的典型。 

  梅瓣的欣賞要點為: 

  1、外瓣短圓才能形似梅花,要求外三瓣的長寬比例越小越好,瓣頭結圓,圓形越規整越好。瓣質厚則不易變形。收根細則更體現出瓣形的整圓,緊邊是梅瓣的非常重要的特徵之一,指萼瓣的前端結圓、起兜,呈內卷  狀,有一種內斂的力度,與梅之傲骨精神相通,也許這正是前人名之為「梅瓣」的緣由吧。 

  2、內瓣起兜,捧端有白頭。捧端有無白頭是區別梅瓣和水仙瓣的重要特徵之一。 

  3、梅瓣花的唇瓣較短,舒直,不後卷。

春蘭宋梅

   (二)荷瓣:  外三瓣肥厚、寬潤,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捧瓣不起兜,似微開蚌殼,唇瓣闊大,前挺後卷都有。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屬大型荷瓣花,環球荷鼎屬中型荷瓣花,蓋荷屬小型荷瓣花。同荷和蓋荷為荷瓣的典型。

    荷瓣的欣賞要點為: 

  1、花瓣長寬比為2:1,或長寬比接近於2:1。古人也曾曰:「荷瓣真難得,八分長兮四分闊,收根細如君子花,貌比張郎更活潑」。這是蘭花入荷瓣的最基本入選條件之一。 

  2、外瓣標準:眾所周知的荷瓣的標準之一是收根放角。而荷瓣收根放角的這個分界點,則是確立荷瓣外形的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如果分界點靠中間就成團瓣花了,太靠內就成了荷型或水仙了。 

  3、捧:荷瓣花捧瓣短圓,收根細,不起兜,以蚌殼捧和短圓捧較好(蚌殼捧在荷瓣中較多)。 

  4、舌瓣闊大,圓正,前挺後卷都有,但,荷瓣花舌瓣以圓舌下掛者最佳。以大圓舌、大劉海舌最好,其他舌形次之。

   (三)水仙瓣:水仙瓣的外瓣與梅瓣相似或者稍微長些,瓣端稍尖,捧瓣有兜或者起淺兜,唇瓣下掛或反卷。以汪字逸品為代表。

    欣賞要點如下: 

  1、外瓣比梅瓣長,收根放角,這有點象荷瓣的要求,如果不收根放角就成了竹葉瓣。這是水仙瓣與竹葉瓣的區別要點之一。 

  2、內捧有兜,或者起淺兜,但捧瓣的雄性化不如梅瓣那麼明顯。 

  3、舌下垂,微捲曲。在梅瓣與水仙瓣的鑑別中,舌瓣是否反卷是最重要的標誌之一。舌瓣若是反卷,外三瓣再接近梅瓣標準,也只能歸入水仙瓣型類,或稱之「梅型水仙」。

汪字

水仙瓣變種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

梅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長,主、副瓣收根緊,主瓣尤其明顯。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為梅型水仙。

西神

荷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較闊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龍字、水仙大富貴為荷型水仙。

龍字


(四)奇瓣:凡外副瓣下幅部位和捧瓣演變成唇瓣形,或花瓣多瓣、缺瓣,或多唇瓣均稱奇瓣:

    1.蝴蝶瓣

    分外蝴裡蝴兩類。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處,稱全蝴。兩副瓣後翻的全蝴稱飛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種,如五彩蝴蝶,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稱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狹長的半蝴稱為草蝴,半蝴與草蝴觀賞性不很強,極少留種。兩捧瓣唇化的奇瓣稱裡蝴,也稱蕊蝶。歷史上蕊蝶不被重視,因此,留種較少。近來國內較重視蕊蝶品種的發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發現,特別是舟山地區近年發現了大量蕊蝶。從欣賞角度而言,外蝴應高於裡蝴。

五彩蝴蝶

 2.多瓣

   花瓣(包括唇瓣)數量超過六瓣,達到七瓣、八瓣甚至幾十瓣,統稱為多瓣。例如綠雲,餘蝴蝶等,此類花瓣數量一年一個樣,無確定的花型。但外瓣瓣型保持不變,如綠云為荷型,餘蝴蝶是竹葉型。多瓣新花大都不穩定,極易變樣,因此,除多瓣老種外,一般較少留新種。近年來發現菊瓣多瓣型,牡丹型多瓣型如千島之花、多朵蝶等,花瓣如菊花一層一層往上生長,花瓣比傳統多瓣花更多。此類花引起了國內外蘭友的重視。

    3.多唇

    外三瓣與捧瓣數量齊全,唇瓣有兩瓣以上,稱為多唇或多舌。此類花因不穩定,而且形態也不端正、不雅觀,很少留種。

桃瓣: 

  桃瓣型花指外三瓣形如桃形的花瓣,瓣形寬、大、短、圓,或有收根放角,或瓣端部有不明顯的偏斜,瓣端部或有凹陷、或有桃尖。這是近年內發現的新瓣型類花。桃瓣型花主要是指外瓣形如桃形,對內瓣無具體的要求。品種有春蘭翠桃,蕙蘭方桃梅等。 

  超瓣(團瓣): 

  超瓣是指瓣形極為闊大,卻無明顯收根放角的瓣形,它既不符合梅瓣的標準,也不符合荷瓣的標準,特徵以花大、瓣闊為主,對內瓣的鑑賞也無具體的要求,這類品種也較為罕見。也有人稱之為「團瓣」。 

  百合瓣: 

  百合瓣是近年來從傳統瓣形中的「飄門」類發展出來的新瓣形,是對傳統瓣形學的繼承和發展。百合瓣的外瓣與內瓣都外飄,外瓣端部或有凹陷,內捧或為玉扇捧。其花整體形似盛開的百合花,故名「百合瓣」。內外花瓣外飄反翹,不起皺,內捧與外瓣配合恰到好處,這種百合瓣型,極具動態美感,與傳統瓣形審美的「正格」標準相去,現在受到廣大蘭的喜愛。

 

  竹葉瓣: 

  竹葉瓣顧名思義,指外三瓣形似竹葉,捧瓣也較狹窄,瓣質比較薄。傳統瓣形鑑賞中通常將竹葉瓣形列入行花,隨著國蘭審美文化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寒蘭的審美文化的發展,細瓣形的花另有一種美的神韻,春蘭竹葉瓣形花的鑑賞標準也會逐漸豐富起來,也一定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傳統竹葉花的品種選育,並不是以竹葉瓣選育標準的,卻常常是因為素心、或蝶花而被選育。 

  鳳爪瓣: 

  鳳爪瓣亦稱雞爪瓣,指外三瓣纖細、狹長,形似雞爪,瓣形比竹葉瓣還要狹長,內捧亦同樣狹窄如雞爪。這種瓣形是寒蘭的主要瓣形特徵,而近年來,隨著寒蘭審美文化的發展,這種細狹的鳳爪瓣形已受到很多蘭友的喜愛,尤其是這種細狹的鳳爪瓣表現出來的飄逸美,是傳統正格瓣型花(梅、荷、水仙)所無法表達的一種美感。

 

  蟬翼瓣: 

  蟬翼瓣是指外三瓣如同蟬翼一般,特徵是瓣質較簿、在花瓣的兩側比正常的蘭花增生出一塊或增寬,瓣質透明,薄如蟬翼。蟬翼瓣形是近年才發現的新的瓣形。如春蘭永順蟬翼荷等。

 

    素心瓣: 

  凡是蘭花舌瓣上沒有紅點、色塊的均可稱之為素心瓣花。按照其舌苔上的色澤不同,又細分為白素、綠胎素、黃胎素、桃腮素(舌根的兩側微微有紅暈,如同人的腮幫一樣)、刺毛素(舌苔上微微有紅色)、麻殼素、紅素(其舌苔全部為紅色或者紫紅色)等;結合外瓣的瓣型又可分為荷素、梅素、草素等;結合外瓣的色彩時,又可分為白花素、紅花素、黃花素等等。

三、捧 

    即內三瓣中間向外豎直靠攏的二片短瓣(比外三瓣略短),捧瓣以光潔為主,按其形式可分:

蠶蛾捧 形似蠶蛾形。又分硬和軟二種,例如春蘭中的綠英、榮祥梅、梁溪梅,宜春仙等; 蕙蘭中的大一品、培仙、蕩字、樓梅、端梅、崔梅、慶華等。

觀音捧(俗稱觀音兜)形似神話中觀音菩薩,帽沿前端兜形,如春蘭中龍字、春一品,蕙蘭中的老染字等。

 豆殼捧 捧瓣尖端較圓鈍,瓣肉厚,有兜狀,形似蠶豆殼一端形態,如蕙蘭中的關項。

 蚌殼捧 每片捧瓣似空蚌殼般內凹外隆,如春蘭中的常熟,大魁荷,蕙蘭中泰素等。

 剪刀捧 捧瓣似剪刀形,如春蘭中的文團素,蕙蘭中的華字、赤糰子。

蟹鉗捧 捧瓣瓣背中部隆起,尖端部兜。以蕙蘭中的萬年梅最為典型。

(暫無圖片)
 

貓耳捧 捧瓣前端部分向上翻,狀似貓耳般,如蕙蘭中的蜂巧、朵雲。

短圓捧 捧瓣短而圓,瓣前弧形較大,如鄭同荷。

 蒲扇捧 捧瓣短圓,但瓣背弧形較小,如春蘭中的西神梅。

罄口捧 捧瓣雖無兜狀,但瓣尖緣微有罄口狀,例如春蘭中的蓋荷。

上述各種捧瓣形式,以蠶蛾捧為上品,觀音捧較次,其餘均屬下品,當然還要結合各類瓣型加以區別對待。另外,捧瓣著生姿態,有的二片相互分開或部分相聯,或甚至與鼻(柱蕊)和舌(唇瓣)混雜膠粘一起,故又可分成三種形態:五瓣分窠 二片捧瓣各自分開,瓣根基部著生在外三瓣基部匯合處。

分頭合背 二片捧瓣瓣尖部分相互分離,而自中部至瓣根基部聯結成整體。

連肩全背 捧瓣與鼻和舌聯結成塊狀整體,或捧尖端部位與鼻微有分離痕跡,例如春蘭中蔡梅水仙和蕙蘭中潘綠常有類似形態出現。

    上述三種捧瓣著生形態,有時同一品種由於遺傳因子演變,既能有五瓣分窠,又有分頭合背,但連肩合背僅限於少數幾個品種。總的說來,以五瓣分窠形態最優美,分頭合背次之,連肩合背最劣。

    四、舌 

    即唇瓣,位於住蕊下方,其形狀可區分如下:

    劉海舌 舌形圓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例如春蘭中宋梅、 西神梅等,蕙蘭中培仙等。但由於花期乾濕度或肥效關係,舌尖部亦有微垂狀出現 


    大圓舌 舌大目圓,微微下傾,如春蘭中湯梅、汪字、小打、月、翠一品、宜春仙等,蕙蘭中榮梅。

 如意舌:有大、小如意舌。舌形似玉雕工藝品如意頭狀,平掛,不捲,例如春蘭中秦梅、鴛湖第一梅、太原梅、綠英、天綠、方字等,蕙蘭中大一品、潘綠、慶華等。

大鋪舌 舌寬大略長,舌片下垂部分之前略向後反,舌片鋪滿2片捧全抱下方的橫向空隙。大鋪舌多數出現在荷形水仙花藝。

 龍吞舌 舌硬而不舒,舌尖緣部呈內凹或微兜狀、以蕙蘭中程梅、崔梅、極品在正常開放時方為標準。

大捲舌 這種舌形大都發生蕙蘭中間,舌形大而長,前端下垂而反卷。如蕙蘭中的泰素、華字、赤糰子、松江大荷、王陽明素等。

柿子舌 舌片圓短,舌端微尖,形似柿子。多數配荷形水仙花藝。如蕙蘭中的大陳字。

方缺舌 舌尖端部中央呈內凹或微缺狀,如蕙蘭中的蜂巧、宜興雙舌梅。

執圭舌 「圭」者,古代朝見皇帝的朝板。「執圭」即手捧朝板之狀。

秤鉤舌 舌片尖長反卷,形似鉤。在水仙瓣中偶有出現。

穿思舌 舌短,前端有上蹺鉤尖,舌片前端上伸而靠貼捧瓣,從左右兩則看舌與捧靠貼處有一穿思孔。

  狹捲舌 一般中國蘭花的舌。

雙歧舌 舌前端有一「A」形小缺,形似雙舌片。

舌總以短圓、端正為上品,如尖形、狹或歪形都屬劣品。舌的顏色以淡綠、白色為好(春蘭中以白為貴,蕙立中以綠色為貴)。按我國藝蘭界對花瓣形式總結的經驗是,凡梅瓣緊邊、硬捧,尖如意舌、吊舌者居多。凡大如意舌、劉海舌、大圓鋪舌必能害放宕,惟梅型水仙中有之。至於方勝舌、方版舌,其花多微皺,微缺舌則是皺皮出身。另如舌在捧心內不舒者稱平舌,偏在一邊稱歪舌,舒而不捲者稱為拖舌,這些都是舌中之次品。如舌與鼻粘連一起者稱無舌,更屬劣品。凡剛從蘭販手中買回落山新花(即當年剛由山上挖下自然野蘭花),如果舌形圓大而垂下者,翌年復花時,不易變劣。

    五、苔

    即舌上附著絨狀物,以勻細色糯為上品,粗而色暗者為劣。以綠色和白色為上品,微黃色次之。

    六、鼻 即柱蕊 

    其形必定要小而平整。這樣,捧瓣方能窩緊,花形才能俏俊得神,如果鼻形粗大(俗稱大準頭),那二片捧瓣勢必撐開,這種形式俗稱「開大窗」,三瓣花形再好,也不能作為上品了。

七、朱點 

    為綴在舌上紅點,其顏色必須鮮豔、清楚、明亮、分布勻稱,方能算為上品,總之,要引起人們觀感上的美。春蘭舌上的紅眯,有一點、二點或品字形,亦有塊形或元寶形;蕙蘭等舌上紅點、塊與介蘭有所不同,大者是散布點塊,密集度大,並且顏色較深。一莖多花的舌比春蘭稍長大而苔色更濃豔,所以色彩交相輝映,更為豔麗多姿。

    八、梗

    即蘭花的花莖。春蘭的短小,一般粗0.2釐米,高於10釐米者為優,如果矮縮於盆面的葉叢中,由於遮掩難見,有礙風姿(短葉中的蓋荷屬除外)。蕙蘭的花莖較壯較高,一般以花莖粗0.3釐米、高出20多釐米的為優。夏蘭和報歲蘭的花莖更粗而高。按傳統品評,蕙蘭以大花細梗為貴,俗稱燈草梗,若小花粗梗,俗稱木梗,屬下品。花梗總之挺直渾圓為標準。色澤,在春蘭中以青幹青花為上品,如宋梅、綠英等;蕙蘭中以大一品的花梗白綠如玉,幹高花大,為蕙蘭中最具風姿的品種之一。赤蕙中卻以梗粗直者為好,例如程梅幹粗挺拔,頗為壯觀。花梗雖以細圓為上品,但這是相對而論,只要與花形、花型相配,仍屬上品。報歲蘭花梗的顏色,據《廣群芳譜》上說:紫梗青花為上,青梗青花次之,紫梗紫花又次之,餘不人品。

    九、鳳眼

    外三瓣含苞待放前,主瓣與副瓣瓣尖互相搭連,在主瓣與副瓣一側瓣緣相互隆起而中間露出空隙處,下露舌根,中間看見捧側面,這區域稱為鳳眼。假如鳳眼大而上搭深,花瓣心闊且有兜,並且不落肩。

 十、上搭和下搭 

    當露出鳳眼時,花瓣背兩側蓋頂處稱為上搭,胸下稱為下搭。

    十一、排鈴:

    蕙蘭的幼蕾俗稱為鈴。當花梗抽長到一定高度時,上面生著各朵幼小花鈴,呈豎直狀,緊貼花梗,這種形態稱為小排鈴。幼鈴花柄離梗橫出,作水平排列稱為大排鈴,此時即將綻蕊舒瓣,漸次盛開。

十二、轉莖:

    蕙蘭即將大排鈴時,花梗上每朵花鈴的花柄橫出生長,花心朝外,稱轉莖,俗稱轉挖、轉宕、轉身等。

 十三、中窠:

    即捧瓣與鼻的整體部位的統稱。梅瓣、水仙瓣的中窠頭形,以窩緊為好;荷瓣、蝴蝶瓣的中窠比較寬大。凡中窠必須與外三瓣形型相配得宜,方顯得花姿優美、俊俏。

 十四、兜:

    專指捧瓣尖端部瓣肉組織的形態,並按照捧瓣尖端部瓣緣內卷形狀的大小、深淺、厚薄而定。如按它的厚薄、大小又可分為軟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為深兜和淺兜。

 十五、收根放角:

    專指蘭花外三瓣瓣幅之闊狹形狀,它牽涉到花品的美觀和花形的姿態。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根逐漸收狹,稱收根;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尖逐漸放寬,及至花瓣尖端部前沿約0.4釐米左右處又逐漸縮攏且向內微卷,匯成瓣尖微兜形,這段前後交接部位稱放角。在荷瓣和荷形水仙瓣中收根放角現象最顯著,水仙瓣由於花瓣多長圓形就沒有那般明顯了。而梅瓣,尤其屬十足梅瓣型,由於渾圓形,很少有收根放角。

 十六、緊邊:

    外三瓣中每瓣瓣緣微呈內卷狀,離瓣根約0.3釐米起越向瓣前部,其微卷狀愈呈明顯,而卷帶漸寬,瓣緣增厚,及至放角處再延伸及瓣尖部與對稱另一緣合攏,匯成兜狀形。這種內卷帶,稱為緊邊。梅瓣緊邊多後厚實,水仙瓣稍薄,荷瓣最薄(素荷瓣類似)。

 十七、雞嘴:

    花苞剛出土時,苞尖相對合攏,有緊吻一起,微分或裂開狀,都稱為雞嘴。如苞尖有白色玉鉤或統體肉質感,絕大多數出梅瓣、水仙瓣類。

 十八、細花和行花:

    凡具有梅、荷、水仙、素心、奇瓣型的花朵,都稱為細花;凡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狹雞爪形或竹葉形的花朵,都稱為行花或俗稱粗花。

 十九、伏花:

   自然野生蘭花,經盆栽馴養後繼續孕育花蕾,稱伏花。間隔數年復生花苞,稱作復花。

 二十、蘭膏:

    亦稱命露。蕙蘭花朵轉莖至盛開時,在花柄末端(靠著花葶處),有一滴細圓晶瑩透徹的膠凝物,它味甘醇如蜂蜜,如隨意抹除,易引起花朵早萎無神。春蘭中很少見到蘭膏,或偶有也是細微小點。

 二十一、簪:

    又名短底。即指蕙蘭每朵花的短小花柄。

 二十二、籜:

    即數層苞葉中緊貼花朵的一片,又稱貼肉小苞。這種苞葉在春蘭名種中要比其他蘭花顯得圓闊、厚大而長,有的著生在主瓣背後,有的側生一旁,有的遠離花朵著生在花梗正面。蕙蘭、建蘭、秋蘭、寒蘭、報歲蘭的貼肉小苞衣總是著生在各短小花柄的末端,且它的基部半卷裹在花柄上,前半部分呈擴張開放狀,籜幅細狹。凡具有各種瓣型的名花的貼肉小苞必定呈現濃厚異色,並且有光,春蘭最明顯。如色彩淡而質薄,花瓣瓣肉亦薄;如一邊有異色,另一邊沒有時,捧瓣一邊有兜,另一邊也沒有兜。

二十三、巧種和官種:

    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質兜狀者稱為巧種,沒有白頭或微有淺薄兜者稱為官種。

二十四、癃放:

    蘭花花朵萎軟,花瓣僵攏施不足,都稱癃放。主要在蕙蘭中常見這種現象出現,如花朵先從頂花開放,且是軟弱無力,下面各朵常是僵開,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著生各朵排列間距過近,花開無力等。凡屬這種形式都是最劣花姿。

  如當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葉受傷過度,花軸上各朵花叢密聚攏,形似羽毛帚,又稱球開。

二十五、蕊尖:

    花苞含苞待放時,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頂端或整體形態。按春蘭和蕙蘭的蕊尖有多種形式,現列述如下:

  1.春蘭

  (1)蓮子形: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蓮子。這種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頭(即瓣尖端有微白暈肉質兜),邊緊。大都開大舌梅瓣,花瓣較圓正。假如滿蕊俱白,色澤姣嫩,花瓣放足後,容易伸長變皺。

  (2)花生肉形:花蕾似花生仁狀,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長。如籜筋細糯,多開大鋪舌,梅形水仙。白頭、肉裹尖重者,開梅瓣者居多。

  (3)機梭形:花蕾形似織布機梭。舒瓣後有緊邊。如籜筋粗硬,大多開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

  (4)橄欖形:花蕾二端小,中部寬大。如籜筋細糯,花開小舌水仙者居多。

  (5)瓜錘形:花蕾頂部平而下部斂小。籜筋稍硬者,大多開分頭合背梅瓣,或開三瓣一鼻頭之類。如筋絡細糯,且呈綠色,花蕾下部寬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寬。

  (6)圓燈殼形:花蕾較長圓。籜筋細糯,條條延伸達頂,這種形態大多開皺角梅瓣或軟捧微皺水仙瓣。

  (7)淨瓶口形:花蕾稍長,三瓣瓣尖頂收、口放。如籜筋細糯,顏色嬌豔者,必開武瓣水仙。

  (8)石榴口形:花蕾圓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籜筋粗而挺直,筋色鮮豔者,必開武瓣水仙。

  (9)龍眼形:花蕾渾圓結實感,如無白頭彩殼者,開短圓瓣,或三瓣雖短,而無秀氣,還不算名貴這種形式大多開荷花瓣之類。

  2.蕙蘭(詳見:圖解蕙蘭<五門八式>)

  (1)巧種門

  蜈蚣鉗:花蕾二片副瓣合攏成鉗形。舒瓣後有緊邊、瓣肉厚,合背硬捧,這種開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軟捧,開大舌梅者居多,為上品中第一,例如潘綠、程梅等。

  大平切:平邊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頭合背、硬捧,小舌梅者為少。這種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為上品中第二,例如上海梅、元字仙等。

  小平切:三瓣稍長,平邊圓頭。分窠捧心,大舌者居多;如合背硬捧,小舌者少。水仙瓣大多出於這種形式,為上品中第三。例如小蕩、大陳字等。

  (2)皺角門

  瓜子口:寬邊文皺,花開水仙瓣者居多,開梅瓣者少。屬上品中第四。

  石榴頭:寬邊武皺,飛捧、方缺舌,此類梅瓣、水仙瓣都有,為上品中第五。例如蜂巧、峨蜂梅、朵雲等。

  (3)官種門

  官種形:捧兜淺而厚。

  滑口形:微有淺薄捧兜。

  杏仁形:寬邊蒲扇捧、舌小。這類多為水仙瓣,屬上品中第六。

  (4)癃放門:俗稱油灰塊。含苞待放時,先見捧心,且形似僵粘整體。外三瓣舒瓣時卷邊皺角,不能舒展平整。凡屬這種形式,捧瓣全合硬者居多,亦有分頭合背。如捧瓣與唇瓣粘連成一塊,俗稱為三瓣一鼻頭,是梅瓣、水仙瓣中最劣開品。

  (5)行花門

  凡花蕾銳尖、狹長,舒瓣後,花瓣都呈尖狹雞爪狀,這種形式俗稱為粗花或行花,是不具瓣型的一般蘭花。但,如花蕾稍短,上搭深,有時亦能有一般性荷瓣出現。

  蕙蘭中除上述「五門八式」蕊形外,尚有多種形式,但多數沒有上品好花開出。

  二十六、筋:

即苞葉上的細長筋紋。筋有長短,有疏密,有粗細,有平伏,有凸出,顏色也各有不同。筋總以細長透頂,軟潤,疏而不密且微有光澤者,常有瓣型花品出現。如筋粗透頂者,花瓣必闊,且有荷瓣出現。如綠筋綠殼或白殼綠筋,筋紋條條通梢達頂,苞殼周身晶瑩透徹,那大多出素心瓣可能性多。梅瓣和水仙瓣的筋紋較細糯,中間還需布滿沙暈。

二十七、麻:

    苞葉上不通梢達頂的短筋,稱麻。麻之粗細、長短不勻,排列比較緊密,這種俗為麻絡,如相互之間空闊稀疏,又布滿異彩沙暈,往往多出奇瓣或異種素心瓣。麻由於顏色各異,可分為青麻、紅麻、白麻、褐麻等。又根據花苞出土時間遲早,分為深與淺之分。

  二十八、沙暈:

    各筋紋之間散布著細如塵埃狀微點,稱為沙;密集如濃煙重霧狀稱為暈。苞殼上如有沙有暈,大多出梅瓣、水仙瓣。如苞殼上的沙如杏毛狀密集一起,花苞逐漸抽長時,蕊頂部分又呈現濃綠色者,絕大多數出梅形水仙瓣。如沙暈柔和,顏色或白或綠,出素心瓣居多。凡具有瓣形的名花,在其苞殼上除筋紋細糯、通梢達頂,還必須有沙暈。

  二十九、殼:

    即指苞葉。它有多種顏色,如綠殼、白殼、赤轉綠、水銀紅、赤殼等。但,由於筋紋的顏色深淺和沙暈映輝,更有深綠、淡青、竹葉青、竹根青、粉青、青麻綠殼、白麻殼、紅麻殼、荷花色、深紫色、豬肝赤殼等等。其中以水銀紅殼、綠殼、赤轉綠殼最易出名花。另外,殼有松和緊、厚與薄之分。按我國藝蘭先輩們經驗總結,無論哪種顏色殼,都有好花出現,但必須氣色要鮮明,殼薄而硬,色糯方算上品;如殼薄而軟,稱「爛衣」,很少有上品花出現;如殼厚而硬,顏色柔糯,也屢有好花出現。

  殼有長短之分,俗稱為長梢殼和短梢殼。短梢殼中部的色彩濃而厚,鋒尖有肉鉤,苞尖又呈鵲嘴形,大都出梅瓣、水仙瓣。如殼長而苞尖呈鈍形,多數出荷形水仙瓣。如綠筋綠殼、白筋白殼,筋細麻纖,晶瑩透徹,且通梢達頂,又沙暈與殼、筋、麻同樣顏色者,往往出現素心瓣。蕙蘭苞殼的腹部筋紋間滿布沙暈,又有粒粒如圓珠般凸出狀,屢有梅瓣、水仙瓣出現,但殼色不能有過分明亮光澤。如蕙蘭花蕊苞殼緊圓粗壯,下部整足,一般多開荷形大瓣子花。

  通過苞殼上的緊、麻、沙暈諸點,可作為鑑別出落山新花中屬名花與否。我國藝蘭先輩們通過長期實踐,總結成許多豐富經驗,足以留供我們在選擇新花中具有瓣型名花的借鑑,至今仍有一定參考價值,現附錄《看殼各訣》如下:

  1.「綠殼周身掛綠筋,理解透頂細分明,真青霞暈如煙護,確是真傳定素心。」

  「綠筋忌亮,須要有沙暈,必如煙霞,筋宜透頂小蕊,在仰朵時,日光照之如水晶者,素;昏暗者非是。」

  2.「羅衣自綠亦稱良,大殼尖長也不妨,淡綠筋紋條透頂,小衣起綠定非常。」

  「白殼綠飛尖綠透頂,沙暈滿衣,此種定素。出鈴小,蕊若見平,水仙在其中存。」

  3.「老色銀紅煙暈遮,峰頭淡綠最堪誇,紫筋透頂鈴如粉,定是胎全素不差。」

  「出鈴時色如茄皮紫者,梅根綠背,黃者素。」

  4.「銀紅殼色最稱多,莫把紅麻瞥眼過,多揀多尋終有益,十梅九出銀紅窠。」

  「銀紅窠必須先淡後深,筋紋透頂,飛尖點綠,小衣肉厚,而多光滑,細心選擇為要。」

  5.「綠殼三重起紫灰,此中必定見仙梅,小衣有肉峰如雪,鈴頂平疑刀剪裁。」

  「官綠殼上若起紫暈一重,其花必異,筋紋忌亮。」

  6.「深青麻殼無人曉,莫道青麻少出奇,尖綠頂紅條透頂,暈砂滿殼異無疑。」

  「深青麻殼,極多光亮,滿蕊白砂,必非素異,必須紫筋透頂,飛尖點綠,此花定異也。」

  7.「筋粗厚殼出荷花,鐵骨還須異彩誇,無論紫紅兼綠殼,此中常是見奇葩。」

  筋粗殼硬,屢出荷花,不論赤綠,一樣看法,如落盆幾日,能起砂暈,就可望異。最難得者,荷花小蕊,尖長深搭,鳳眼微露,收根必細,灶門開闊,定是飛肩。

  三十、子芽:

    從假球莖基部生長出來的幼小葉芽,俗稱子芽。子芽剛露出土面,凡屬綠花類和素心瓣尖都呈白綠色;如赤綠殼或水銀紅殼類的芽尖,呈微紅色;如赤殼類都呈紅紫色。在「入黴」前後破土生長的子芽最強壯,如在「夏伏」時破土的較弱;若遲至秋季中生長出的子芽俗稱「秋杆」,細小瘦弱,長成的葉束亦短小細狹。

  三十一、抽箭:

    蘭花的花莖從苞殼中透出後,逐漸長高,這種過程俗稱抽箭。 

**********************************************************************

    蘭花的葉型也有鑑賞價值

    對蘭花葉型的欣賞則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立葉:葉脈硬朗,葉質較厚,葉直立。立葉草往往葉面細,滋潤,如汪字、環球荷鼎。半立葉:葉從假鱗莖出土後向斜上方向生長。如龍字。半垂葉:葉型半垂,大多數蘭花都為半垂葉。垂葉:葉呈鐮刀型,葉尖下垂至假鱗莖。如大富貴等。調羹葉:葉短闊,頭圓,腳收根,葉如調羹。扭葉:葉面旋卷,或扭曲。如綠雲。燕尾葉:葉片尖端分叉,如燕子尾巴。春蘭中偶有發現。水晶葉:葉片中有水晶體出現。龍葉:葉面凹凸不平,葉子扭曲,大多出現在墨蘭中。 

蘭花葉片上的白色或黃色條紋和斑蘭,港臺地區稱之為葉藝,八十年代來,受到蘭界的重視。花藝只能欣賞半月,葉藝能欣賞全年。 

  1,爪:葉尖端邊緣有白色或黃色的稱"爪"。爪有深爪、淺爪之分。 

  2,覆輪:整片葉子邊緣都鑲有白色或黃色邊線稱為覆輪。 

  3,縞:葉片中部有白色或黃色條紋的稱為"縞"。如葉片中部有一條白或黃線條,則稱之為"中縞"。 

  4,斑:葉片中有不規則的斑紋,稱為"斑"。有"緋斑"、"中斑"、"切斑"等,條紋集中出現在葉的基部或下半部稱為"晃"。另外 ,葉片上有白色或黃色細點的稱為"錦沙"。 

如意舌:舌形似玉雕工藝品如意頭狀,平掛,不捲。劉海舌:舌形圓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由於花期乾濕度或肥效關係,舌尖部亦有微垂狀出現。大圓舌:舌大且圓,微微下傾。

    劉海舌與如意舌區別點圖: 

劉海舌與大圓舌區別點圖:

如何區別「花捧」和「蕊蝶」?

    無論是外蝶還是蕊蝶,只有在其蝶化的瓣上有唇瓣常有的腺毛、褶片及中裂片和兩側各一側裂片才算完全唇化,才能稱得上真正的蝶花,否則便成 「花捧」了。秋無際蘭友作業中「蘭溪蕊蝶」是「花捧」而非「蕊蝶」。「蕊蝶」的要求如圖: 

在欣賞蘭花花色時,蘭人講究色彩的柔和度與質感,這是要求一種富有內涵的色彩,而非直白妖豔之色,寓意做人要講修養,由內而外之美才是真美。古人賞色稱「黃為貴,紅為稀,素為珍,綠為上」,黃色要的是蜜蠟黃,取其富貴之意;紅色要的是緋紅,猶如少女嬌羞;素色要的是淨素,喻人純潔明淨;綠色要的是嫩綠,貴在那份不與草爭豔的含蓄、素淨和高雅.所以古人才會有「有品而色不佳,是窈窕其身而滓穢其面。」的感慨。

    在欣賞蘭花瓣型時,人們常說到主瓣要「上挺蓋帽」,上挺說的是主瓣根部至中段要直立寓意做人要挺起胸膛,蓋帽說的是主瓣頭部要向花心內折呈蓋帽狀寓意為人要虛心謙卑;說到副瓣要「拱抱」,是指兩副瓣端部要向花心內折呈拱抱狀寓意待人接物要熱情大方,反之三瓣翻翹則被喻為趾高氣揚,放蕩不羈;

說到「一字肩為上大落肩為下」時,寓意為人處世要有責任感,要能「挑擔子」;

說到「看花要看中宮,看中宮要看口舌」,寓意看人要看心,看心要看言行的道理;說到「兩捧起兜抱緊」,一如行「抱拳禮」,反之「兩捧開了天窗」,就象「衣冠不整」毫無禮節,非常不雅;說到「舌瓣放宕要適度」,過之便「張了大口」說話把不住口,緊了「三瓣一鼻頭」,沒了口舌即使肚子裡再有學識也不能表達出來;遇到唇瓣邊緣有不整齊的毛刺和凹陷,便說「舌頭毛了」,亦稱「爛舌頭」;遇到蕊柱有暈色不純正時,便說此花有「酒糟鼻」,寓意品第不正;遇有藥帽有異色,便稱「花有鼻屎」,亦指品第不正。

此外,人們在藝蘭生活中,常會說到「形、質、色、香、格都好還須花守好」, 寓意做人要有操守和骨格。在看花苞「頭形」擇蘭時,人們會說到「頭形太兇難出好品,頭形圓正文氣方出上品」,寓意外型兇而心不善;在看胞衣擇花時會說到「外胞衣色形雖好,可越是向裡其胞衣越色淡無彩,一般難出好品,反之越向裡其胞衣色彩越好,方出上品」,說的是做人要有內才,有內才才是有真才。在看蕙花大排玲時人們會說到「排玲疏朗,轉身轉盡」,因為排玲疏朗、轉身轉盡後蕙花花朵才會在花杆四周側面平展,才可以使人與花平視,甚至微向上看,可觀花之正容,反之花朵「朝天開」或「俯開」都會導致不雅的賞花姿勢,也不是君子與人交往之態。平時,常見蘭友贈人以「荷瓣花」,謂之「和為貴」,贈人以「梅瓣花」,謂之「團團圓圓」,贈人以「水仙瓣花」,謂之「清心修好」。

     以上種種無不是蘭人以「真、善、美」為標準的獨特的蘭花審美觀。所有愛蘭、植蘭、賞蘭、詠蘭之人看到的是蘭花的形,想到的是蘭花的意,並使之成為一種固定的符號、定向的語碼。每個愛蘭者在蘭花這枚鏡子前都能吸取道德的力量,從而自覺地塑造、升華自身的人格與胸懷。

【中國蘭花】一位蘭友想對賣家說的話,保護養蘭新手的意義

【中國蘭花】光芒之上,是無邊的風吹雲影

【中國蘭花】建蘭荷王,蘭致以深情以煙火。

【中國蘭花】品蘭《三十六字訣》從人品角度衡量蘭品

【中國蘭花】你知道「原生種」與「返銷草」的意義嗎?

【中國蘭花】 挑選下山蘭的訣竅

【中國蘭花】分享蘭花養殖的10個妙招

【中國蘭花】看葉尖識花品(附圖)

【中國蘭花】如何看葉識別名貴蘭花

【中國蘭花】十一種養蘭人

【中國蘭花】養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

【中國蘭花】蘭花養殖十妙招、

【中國蘭花】防治蘭花葉面出現黑斑的方法

【中國蘭花】兩招」杜絕蘭空根

【中國蘭花】認識蘭花莖腐病及預防

【中國蘭花】蘭株澆水關鍵要把握的幾個階段(附圖文)

【中國蘭花】成為一個真正的養蘭人,需經三個階段

【潤之蘭苑】洞悉蕙蘭特性,深悉蕙蘭養殖

【中國蘭花】深谷幽蘭 ——蘭花的文化意蘊與藝術觀照

✎_郵箱:qiuchunlan@163.com 每周更新,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蘭花.蕙蘭的審美與鑑賞
    平心而論,古人賞蘭,以至於形成蘭花品鑑文化,蘭蕙是不分家的,而且鑑賞也是在春蘭的花型基礎上,結合蕙蘭以及其他品種的形態,進行擬人化的感情寄託,從而總結出一整套鑑賞文化。在此,筆者著重把對蕙蘭審美鑑賞的一些感受寫下來和大家共同討論。蕙蘭的鑑賞,從表象來講,是探究欣賞蘭花的開品如何。由中國文化「天圓地方」的概念而引申出國蘭的鑑賞,講究對稱、講究方圓協調,內外統一。我們一般欣賞的是「軸對稱」花型,也就是常見的正格花,其以花形的中心線為中心的左右對稱,以中心線為中心物體左右相等,幾乎一致,這反映出一種平衡,穩重的美。
  • 蘭花鑑賞|火焰蘭:「野鳥繁弦囀,蘭花焰火然」
    蘭花是我國最著名的傳統花卉,有「國蘭」美譽。在傳統蘭花鑑賞文化中,以素雅端莊為上品;而近些年頗受關注的「洋蘭」,雖然我國也有很多分布,然而由於不甚符合傳統審美觀念,歷史上受關注較少。如今隨著蘭友增多,國外蘭花培育品種的蓬勃發展,洋蘭以其花朵碩大、花色豔麗熱烈贏得不少蘭友青睞,也逐漸被人們接受,蘭花的鑑賞文化內容也得以擴充,成為蘭花文化的一部分,並且隨之國內眾多蘭花資源受到更多關注,許多蘭花品種被發掘栽培
  • 中國蘭花的種類中國蘭花的歷史和文化
    點擊上方[蘭花]關注,關於蘭花鑑賞與養護方面的文章就會自動推送給您!
  • 盆景蘭花葉藝線斑藝的鑑賞
    盆景蘭花葉藝線斑藝的鑑賞中國人傳統賞蘭葉主要是賞蘭葉的流暢線條,賞蘭葉的瀟灑飄逸,賞蘭葉的風姿姿神韻。至於蘭葉上的色線、色斑,古蘭書很少提及,僅有金邊、銀邊之說。對蘭葉上的色線、色斑的觀賞始於200多年前的日本,上世紀初在日本、中國臺灣、韓國等地興起葉藝熱。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蘭花資源的大量開發,葉藝品種越來越多,蘭花的葉藝始成為中國蘭花的一大鑑賞門類,對蘭花葉藝的欣賞之風在我國才開始掀起。線斑藝主要指葉邊上的藝、葉尾上的藝和葉面上的藝三類。也有將線斑藝分為爪藝、邊藝、斑藝、縞藝四類。
  • 盆栽蘭花花藝鑑賞
    盆栽蘭花花藝鑑賞1.瓣型花瓣型花包括梅瓣、荷瓣、水仙瓣等。這種說法最早針對江浙春蕙蘭而言,現沿用到蓮瓣蘭、建蘭、墨蘭等其他種類。寒蘭三星蝶3,奇花蘭花花朵一般有6個花被(3個萼片、2個捧瓣、1個唇瓣),如其花被數量增多或減少,則稱之為奇花。
  • 知道了花朵上的這些術語,你就會鑑賞蘭花了[加圖註解]
    蘭花術語要點及鑑賞 [圖解]
  • 蘭花推薦:莎草蘭的鑑賞與栽培養護
    蘭花推薦:莎草蘭的鑑賞與栽培養護花木君國人都愛蘭花,全國的蘭友超過上百萬,關於蘭花品種也是以傳統的國蘭為主,不外乎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劍蘭、蓮瓣蘭等等,而在秋冬季開花的國蘭較少,一般只有建蘭和寒蘭
  •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布袋蘭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布袋蘭,同時,蘭花被稱為「國蘭」,可以說,蘭花是最能代表文人氣質的花卉。過去,蘭花的鑑賞僅僅限於春蘭、蕙蘭、建蘭、墨蘭、春劍、寒蘭、蓮瓣蘭等少數傳統品種。近些年,隨著花卉園藝市場的繁榮,人們對蘭花的鑑賞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充,不但傳統品種,一些蘭科其他屬的美麗花卉,比如蝴蝶蘭、兜蘭、石斛蘭、萬代蘭、大花蕙蘭等等,也非常受蘭友喜愛。
  • 千古幽貞是蘭花
    在大自然的劇本裡,蘭花是保留至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就栽培蘭花而言,中國最古老的蘭花當屬春蘭中的「玉素梅」了,這個品種出自清朝康熙年間,她的葉片勻稱狹長,姿態輕盈,長20~30釐米,寬0.5~1釐米,花劍有6釐米左右,花劍和花蕾呈紫紅色,煞是好看。歷史悠久的「玉素梅」,今天依然被很多人所喜愛,可見魅力不凡。  最名貴的蘭花,要數大名鼎鼎的瓣蓮蘭花,她的價格甚至能賣到幾百萬元一株。
  • 蘭花,國蘭分類與鑑賞1,或許你愛錯了蘭花
    中國古詩文中常提到的梅、蘭、竹、菊為花中四君子,我獨愛蘭,今天就來講一下蘭花。中國有著悠久的蘭花栽培歷史,可以說從有記載的歷史開始國人就有栽培蘭花的愛好,史書記載堯帝時期就有人種植蘭花,舜帝親自栽培蘭花。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長河中關於蘭的詩詞歌賦字畫數不勝數。
  • 蘭花品種有哪些,看圖認識中國蘭花
    點擊上方[蘭花]關注,關於蘭花鑑賞與養護方面的文章就會自動推送給您!
  • 【第359期】【蘭花鑑賞】常見蘭花種類介紹(一)
    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 蘭花知識概述
    隨著中國大西南蘭花的大量開發,又有賞花瓣半透明的水晶花和賞花色特異的朱金花等等。越多突出賞點的蘭花,越見其珍稀,越受蘭界的歡迎。所以,蘭花的多藝品目前已成為蘭界的新追求、新熱點。 在千姿百態的花卉世界中,很難找到一種花像中國蘭花那樣,花形、花色千變萬化,變幻莫測。中國蘭花花形花色的多樣化、多變化尤以蝶花、奇花為著。 何謂蝶花?蘭花中捧瓣或萼瓣部分或全部舌瓣化或類舌瓣化,開成形與色像翻飛的蝴蝶,故名蝶花。何謂奇花?
  • 蘭花推薦|獨佔春的品種鑑賞與栽培養護
    蘭花推薦|獨佔春的品種鑑賞與栽培養護作者:花木君《梅花》【宋】張耒在古人詩詞中,詠嘆獨佔春色的花卉頗多,比如梅花、蘭花、海棠(林檎)、牡丹、瑞香等等,然而都不是本名。有一種花卉,卻是以獨佔春色為名,那就是蘭花中的大花品種——獨佔春。
  • 蘭花鑑賞|鳳蝶蘭:借枝蝴蝶飛,憑樹天女舞
    蘭花鑑賞|鳳蝶蘭:借枝蝴蝶飛,憑樹天女舞文:花木君《與盧陟同遊永定寺北池僧齋》對仗工整,狀物傳神,蝴蝶在蘭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則在辛勤採蜜,一派春天優美景色。蝴蝶繞蘭叢固然美妙,可是,您知道嗎?蘭花品種繁多,而且非常 「聰慧」,其中不少為了誘騙蟲媒鳥媒等進行傳粉,因而花朵進化成擬態,比如我們前面介紹的蜜蜂蘭,使得蜜蜂不停地拜訪,非常有趣。
  • 十種名貴的蘭花品種
    這幾個蘭花品種的花形都很別致,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是比較名貴的蘭花代表。蘭花的品種十分繁多,因此這最古老的蘭花就屬於春蘭當中的玉素梅品種了,這個品種的梅花出自於清朝的康熙年間,直至今日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它的葉片比較細弱,姿態比較輕盈,十分好看。最名貴的蘭花要數大名鼎鼎的瓣蓮蘭花,它的價格甚至可以賣到幾百萬一株。
  • 蘭花不難養,只要掌握要點,就能長得旺盛
    蘭花的品種也有很多,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自古就有君子愛蘭的美德,家裡養一盆蘭花,不僅有淡泊高雅的氣質,還能聞到它那幽靜的蘭花香……在家裡養上一盆蘭花,其實並不難,掌握這幾個要點就行了。經常養蘭花的朋友都知道,養蘭要先養根,只要根系長好了才能充分吸收養分供植株生長。蘭花的根系是氣生肉質根系,需要呼吸,不能積水。所以,養好根系需要提供適合生長的土壤,併合理澆水、施肥,這樣蘭花才能長得非常旺盛。
  • 如何區分蘭花是否矮種?
    如何區分蘭花是否矮種?需要看6點文/三條石隨著時代的變遷,關於蘭花的鑑賞活動,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繁榮、昌盛。也是,蘭花是雍容、高貴、大氣、雅致的象徵,這樣的美好品質,又有多少人會不喜歡呢?蘭花不僅品質優良,品種也很多樣。
  • 蘭花文化:蘭花的花語和象徵意義,蘭花象徵著什麼品格
    蘭花芳香馥鬱,氣質淡雅,很符合中國的傳統審美。因此很多花友們都很好奇蘭花的花語和象徵意義,蘭花象徵著什麼品格。
  • 中國蘭花.建蘭名品. 蘭花盆栽 金邊素心蘭花卉盆栽
    我國習慣將蘭花分為兩大類,即澤蘭(稱熱帶蘭更確切)和中國蘭花(簡稱國蘭)。西方稱中國蘭花為東亞蘭。日本人稱中國蘭花為東洋蘭,洋蘭為西洋蘭。中國蘭花花型較小,含蓄素淡,清雅高潔,多有幽香。   它主要分布在我國亞熱帶地區,與我國相鄰的越南、泰國。緬甸、印度、日本等國也有分布。 中國蘭花到底有多少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