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將聯手推動歐盟制裁俄羅斯

2020-12-22 青島晚報電子報
德法將聯手推動歐盟制裁俄羅斯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09 星期五

    德國和法國外交部長7日說,鑑於俄羅斯迄今未就俄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利內事件給出「可信」說法,德法將聯手推動歐洲聯盟制裁俄羅斯。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回應,德法兩國的指責「令人無法接受」,是「威脅和恐嚇」俄方。
德法「揮棒」
    德國外長海科·馬斯和法國外長讓-伊夫·勒德裡昂7日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俄羅斯迄今未就納瓦利內事件給出 「可信解釋」,「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沒有比俄方參與並應當為納瓦利內先生『中毒』承擔責任更合理的說法了」。
    聲明寫道,德法兩國將與歐盟夥伴分享制裁俄羅斯的提案,主要「針對那些應對這一事件承擔責任和違反國際準則的多名個人……以及一個涉及 (神經毒劑)『諾維喬克』項目的實體」。
    納瓦利內現年44歲,8月20日在俄境內乘飛機時感到身體不適,隨後在俄西伯利亞地區鄂木斯克市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反對派聲稱納瓦利內遭人「下毒」,但鄂木斯克市醫生說在納瓦利內體內沒有發現有毒物質。
    納瓦利內隨後被送往德國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德國政府9月2日稱,納瓦利內中了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歐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多個西方國家政府譴責俄方,俄羅斯政府則多次否認關聯這起事件,同時呼籲停止把事件政治化。
    納瓦利內9月22日出院,目前在德國,稱今後將返回俄羅斯。
    德國目前是歐盟輪值主席國。一些西方國家外交官先前告訴路透社記者,德法兩國打算在歐盟27國外長本月12日開會時提議制裁俄羅斯情報總局多名特工。
俄方斥責
    俄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7日回應,德法兩國外長的說法「在內容和語氣上都令人無法接受」,顯示兩國缺乏考慮事實的意願。
    「德法兩國政府不與俄方適當合作以弄清(納瓦利內)究竟經歷了什麼,現在反而威脅並試圖恐嚇我們,」扎哈羅娃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認為,(俄方)與柏林和巴黎(的關係)不可能一切如常。」
    按扎哈羅娃的說法,儘管德法先前表示希望就納瓦利內事件與俄方合作,兩國似乎正在歐盟內部牽頭一個「反俄聯盟」。
    俄外交部3日說,德國政府拒絕俄方領事探視納瓦利內且德方「沒有回答俄方經由政治對話及外交途徑提出的問題」。
    圍繞納瓦利內事件,德國一些政界人士呼籲德國政府叫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不過,德國外長馬斯7日早些時候在議會接受質詢時間接否認這一選項。
    被問及 「北溪-2」項目是否會受到影響,馬斯說:「經過我們的討論,最有可能的是歐盟就(受制裁的俄方)人員名單達成一致。」
    「北溪-2」項目規劃鋪設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天然氣管道。這一項目建成後,俄羅斯天然氣將不經烏克蘭輸送到德國,繼而送往其他歐洲國家。
閆 潔(新華社特稿)

-----------------------------------------------------------------------

相關焦點

  • 德法就納瓦利內「中毒」指責俄羅斯,俄外交部怒懟
    【環球時報記者牧之】德國和法國外交部長7日說,鑑於俄羅斯迄今未就俄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利內事件給出「可信」說法,德法將聯手推動歐盟制裁俄羅斯。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同日發表聲明,表示會與德國和法國站在一起。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回應,德法兩國的指責「令人無法接受」,是「威脅和恐嚇」俄方。
  • 制裁俄羅斯,歐盟正中了美國的圈套
    美國從來沒有放棄對俄羅斯的打壓,歐盟成員國法、德曾經表示不隨美國共舞,要建立新歐洲,或者說不讓歐洲被美國控制,歐洲要自立自強,現在看來,只不過是一個笑話,歐盟從來不會自立自強,如今俄羅斯多線出現危機,為了牽制俄羅斯,歐盟再次向美國舉手投降,制裁俄羅斯。
  • 俄羅斯與歐盟互相制裁,背後只因一個人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1月12日宣布,鑑於德法在納瓦利內「中毒案」上的做法,俄決定對兩國實施鏡像制裁。
  • 納瓦爾尼中毒案俄羅斯反擊歐盟,擴大制裁歐盟官員名單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懷疑遭落毒的事件,引發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外交風波。繼歐盟制裁俄方人員後,俄國12月22日表示,歐盟做法斷然不可接受,決定擴大針對歐盟官員的「黑名單」,禁止名單上的人入境俄羅斯。
  • 歐盟決定就納瓦利內事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15日電(記者李驥志)歐盟理事會15日發布新聞公告稱,根據此前歐盟國家外長會的決定,從即日起對「涉嫌參與謀殺」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的6名俄官員及一家研究機構實施限制性措施這些限制性措施包括禁止俄聯邦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博爾特尼科夫等6名官員前往歐盟旅行和凍結其資產。此外,任何歐盟個人和實體都不得向名單上的被制裁對象提供資金。公報說,制裁措施是按照禁止擴散和使用化學武器的制裁框架所制定。在12日的歐盟外長會上,歐盟各國外長討論歐盟應該就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做出何種「強力回應」。在德國和法國提出相關建議後,各國外長決定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 美國擴大對「北溪-2」制裁,德國考慮推動歐盟採取集體反制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德國官員6月25日表示,德國正考慮推動歐盟對美國採取集體反制措施,應對美國針對俄羅斯主導下「北溪-2」天然氣項目的制裁。彭博社25日援引多名匿名德國官員的話稱,德國正在考慮推動歐盟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來挑戰美國的制裁。德國官員們表示,德國政府認為,儘管歐洲國家在這個俄羅斯主導的天然氣項目上仍存在分歧,27個歐盟成員國仍會集體應對美國對歐洲能源利益的直接幹涉。 不過,一名德國官員也指出,對於任何反制措施都應仔細評估。
  • 歐盟就「中毒」制裁4名俄羅斯人
    (新華/路透)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記者鄭昊寧)歐洲聯盟21日決定,就俄籍前情報人員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和女兒在英國遭人「投毒」,制裁俄羅斯情報部門2名高級官員和2名特工。據歐盟一份聲明,歐盟將凍結俄軍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局長伊戈爾·科斯秋科夫、副局長弗拉基米爾·阿列克謝耶夫、特工阿納託利·切皮加和亞歷山大·米什金在歐盟成員國的資產,同時針對他們發布旅行禁令。
  • 俄羅斯對歐盟借納瓦利內事件制裁實施反制措施
    綜合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22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宣布了俄方就10月份歐盟因納瓦利內事件而對俄羅斯公民採取制裁的回應措施。俄方決定擴大被禁止進入俄境內的歐盟成員國代表的名單,雖然沒有透露具體姓名,但表示被列入名單的包括「參與歐盟升級的反俄制裁活動的人員」。
  • 俄總統新聞秘書:因納瓦利內事件俄羅斯制裁歐盟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曉東】據法新社22日報導,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的盟友表示,將於當天就納瓦利內「中毒」事件狀告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俄總統新聞秘書周二稱,納瓦利內患了「被害妄想症」,並宣布因為納瓦利內事件制裁歐盟。
  • 歐盟決定因「中毒」案制裁俄羅斯,拉夫羅夫:俄歐有停止對話的可能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直】當地時間12日,歐盟各國外長舉行會議,決定對「參與毒害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的俄官員和實體實施有針對性的制裁,但強調製裁不應該妨礙歐俄在其他問題上開展合作。此舉引發俄羅斯的不滿。俄外交部13日表示,布魯塞爾的舉動不會達到穩定歐洲局勢的目的。
  • 俄常駐歐盟代表:俄將對歐盟就納瓦利內事件實施的制裁作出回應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7日消息,俄羅斯常駐歐盟代表弗拉基米爾·奇若夫對俄羅斯記者表示,俄羅斯將對歐盟就阿列克謝·納瓦利內事件實施的制裁作出回應。 此前歐盟就納瓦利內事件對六名俄羅斯個人和一個科研所實施制裁,這些俄羅斯人被禁止進入歐盟。
  • 馬克龍:歐冠半決賽將是德法大戰,歐盟同樣由德法推動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發推表示:歐冠半決賽將是德法大戰。馬克龍發推寫到:「歐冠半決賽巴黎將對陣萊比錫紅牛,而裡昂對陣拜仁。就像在賽場上一樣,法國和德國同樣是歐盟的兩大發動機。默克爾總理不會責怪我在周二和周三支持巴黎和裡昂的。」巴黎和裡昂先後闖入歐冠四強,這也是歐冠歷史上第一次有兩支法甲球隊進入歐冠四強。北京時間19日凌晨巴黎將對陣萊比錫,而20日凌晨拜仁將對陣裡昂。
  • 納瓦爾尼中毒案,歐盟英國制裁6名俄羅斯官員,克宮:沒邏輯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8月中毒事件引發俄羅斯與西方多國爭拗,英國與歐盟10月15日分別宣布制裁6名俄羅斯官員及一間國營科學研究中心,涉事官員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多名親信。
  • 德法領導人旋風式訪問烏俄 烏最快速度停火呈新契機
    德法領導人同時旋風式訪問烏克蘭和俄羅斯  烏克蘭「最快速度」停火呈現新契機  2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結束對烏克蘭的訪問,前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與俄總統普京舉行會談,商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新方案。由於美國國務卿克裡此前在烏克蘭表示,歐巴馬總統下周可能將作出向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援助的決定。
  • 德國為何不願制裁土耳其?聯手法國歐盟無人可比,撐不起大國形象
    如果論到國際地位的話,德國雖然談不上有多大的名氣,但是德國在歐盟之內影響力非常大,幾乎擁有與法國一樣的地位,如果德國願意的話,在國際社會當中也有相當大影響的,完全可以以整個歐盟為後臺,但是在許多人眼中德國失去大國之風!
  • 俄羅斯擴大針對歐盟部分國家的反制對象名單
    新華社莫斯科12月22日電(記者李奧)俄羅斯外交部22日表示,歐盟此前就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疑似中毒事件對俄方採取制裁,俄方決定擴大針對歐盟部分國家實施反制措施中的對象名單。俄外交部當天發表聲明說,歐盟以納瓦利內事件為藉口對俄方人員採取非法限制性措施,這一行為絕對不可接受。根據對等原則,俄方決定擴大針對歐盟部分國家實施反制措施中的對象名單,被列入制裁名單的人員包括在歐盟內部參與推動對俄制裁者,他們被禁止進入俄羅斯。俄外交部的聲明沒有提及俄方制裁的具體對象。
  • 美國制裁「北溪-2」項目升級俄德聯手抵制
    □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美國將制裁「北溪—2」項目納入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之後,再次對這一項目相關方施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國務院官網日前發布消息稱,如果參與「北溪—2」項目的各方「不立即放棄項目,美國將針對它們實施制裁。與項目有關的各方應當在法律通過後30天內終止參與項目」。
  • 外媒:土耳其可能面臨來自美國和歐盟的制裁
    當地時間10日,消息人士稱美國或因土耳其購買俄羅斯S-400飛彈防禦系統準備對其實施制裁,與此同時,歐盟領導人也在當日舉行的歐盟峰會中決定開始準備針對土耳其的制裁措施。綜合路透社和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10日報導,針對東地中海爭議海域鑽探油氣資源,根據歐盟峰會的討論結果,歐盟領導人已決定開始準備針對土耳其的制裁措施,考慮在現有的措施上追加更多制裁。而多名消息人士也於當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美國將針對土耳其於去年購買俄羅斯S-400飛彈防禦系統對其實施制裁。
  • 武契奇又硬槓美國:塞爾維亞不會制裁俄羅斯,將繼續購買俄天然氣
    據觀察者網12月16日報導,為了能掌控歐洲能源市場,美國無所不用其極,在2020和2021連續兩個財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中,都對俄歐天然氣合作項目「北溪2」和「土耳其溪」實施了制裁。並且美國在授權法案中還表示,美國將對任何參與和幫助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公司進行管道建設的歐洲公司實施制裁——持有美國籤證和財產將被撤銷和凍結。
  • 川普將對俄發起「致命一擊」德總理默克爾怒了
    在此背景下,歐洲還加強與俄羅斯在經貿、外交等領域的合作。而在敘利亞和伊朗核問題上,歐盟與美國的分歧卻日益明顯。在競選總統期間,川普多次批評稱「我們在北約花費的資金太多了,歐盟都在「哄騙」華盛頓,卻與俄羅斯暗通款曲」。據路透社12月23日報導稱,「北溪2號」項目剛復工,美國就坐不住了。在川普即將卸任的最後關頭將對俄羅斯發起「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