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眼睛一旦出現了問題,那麼就是大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迎風流淚視神經炎、青光眼、目赤腫痛等眼部疾病,可以通過按摩睛明穴、承泣穴、球後穴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和緩解。
睛明穴
睛明穴在人體的面部,目內眥內上方框內側壁的凹陷中。毫針刺法,醫生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用右手持針緩慢刺入,緊靠眼眶直刺0.3-0.5寸,不提插,不捻轉。因為這個穴位比較特殊,針刺的風險較大,因此要求必須在專業人員的操作下進行。而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可以採用按揉的方式來刺激睛明穴。用手指的拇指和食指掐住兩側的睛明穴,然後以穴位為中心進行旋轉按揉,按揉時力度要輕柔,不可用力過度。每次按揉1-3分鐘即可,每天一次,如果用於緩解視疲勞則可不限次數。
承泣穴
承泣穴在人體的頭面部,瞳孔直下,於眼眶下緣與眼球之間取穴。毫針刺法直刺0.5-0.8寸,左手推動眼球向上固定,用右手持針沿眶下緣緩緩刺入,不宜提插捻轉。承泣穴針刺時的要求與睛明穴相同,因為你眼球的距離較近,針刺的風險較大,因此要求必須專業人員操作。而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可以採用按揉的方式進行刺激承泣穴,將食指或中指按壓在承泣穴穴位上,然後以穴位為中心,施以一定的力度進行旋轉按揉,每次兩側的承泣穴各按揉1-3分鐘即可,每天一次。兩側的穴位可同時進行按揉。
球後穴
球後穴在人體的頭面部,在眼眶下緣外1/4與內3/4的交界處取穴。毫針刺法醫者左手向上推動眼球固定,用右手持針沿眶下緣略向上方,緩慢刺入0.3-0.5寸。此穴位同樣要求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日常保健可以採用按揉的方式,將食指或中指按壓在球後穴穴位上,以穴位為中心進行旋轉按揉,每次兩側的球後穴各按揉1-3分鐘即可,兩側的穴位可同時進行按揉,每天一次。
這三個穴位的組合對於各種眼部疾病,如眼乾眼澀、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內眥癢痛、視物不明、近視、夜盲、色盲、視神經炎、青光眼、斜視等病症都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