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環球: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圈 創新融合擦出新火花

2020-12-12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今年5月,嘉定區安亭鎮宣布致力打造『312國道沿線文創走廊』。規劃中的這條文創走廊,包括視頻直播聚合服務園區、燦坤科技園、筆克文創園和我們的東華石文化產業園。」 上海東華環球石文化產業園董事長尹安泰14日表示。 

 

 

  東華環球石文化產業園(簡稱:東華環球)成立於2004年, 是一家年輕態、通樞紐( 虹橋樞紐)的石文化產業園 。園區佔地面積350畝,商業面積20萬平米,總規劃面積40萬平米。

  近年來,東華環球勇於探索,不斷進行產業升級、創新、轉型發展,逐步形成以「產業+ 藝術+設計+網際網路科技」的產業生態圈,成為業內產業園區的典範。

 構建新型石材、花卉產業生態圈

  據了解,東華環球一開始的主業是石材,旨在打造國內領先的高端石材大板展示銷售和石文化體驗交流中心,為品牌石材企業搭建最佳營銷平臺,為設計師和開發商提供最佳選材基地。

  據介紹,石材市場普遍是粗放型的「前店後廠」以及「石材大板超市」式的經營模式。為了打造適應石材行業特性的連鎖化石材專業賣場,為廣大石材企業進軍家裝市場打通終端渠道,東華環球與許多科技企業合作,定做精細化、數據化、科學化、系統化的石材對接終端家裝市場流通平臺的服務系統。

 

 

  隨著東華環球在上海石材圈的迅速崛起, 越來越多的高品質石材企業紛紛入駐,影響力的提升更帶動了曹安路石材商圈的形成。目前,東華環球已經匯聚全球1000多個石材品種、500多家石材企業,成為中國最好的石材專業市場之一。

  為了打造新型石材產業生態圈,歷年來,東華環球長袖善舞、動作不斷。2010年,東華環球首個石材精品館落成;2013年,東華環球石文化產業園南廣場開業;2014年,東華環球石文化產業園北一館開業;2015年,石文化研究院落成;2017年,東華環球•石博匯開業;2019 年, 東華環球•建材家居館建成等。

  此外,為了發揮平臺的耦合作用,東華環球將目光瞄準了花卉市場。據尹安泰介紹,公司正在整合力量建設「 東華環球• 花博匯」, 打造一個集貿易展示體驗、鮮花拍賣、冷鏈倉儲物流、培訓教育、綜合配套、文化旅遊等花卉全產業鏈集散中心,真正推動花卉產業的轉型升級。

設計、藝術驅動,帶動產業發展

  除了石材產業,文創也是東華環球的重要發展方向。如今,東華環球匯聚了國內外眾多的知名設計師和藝術家,為發展文創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際上,按照發展思想,東華環球力圖將產業園區的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相適應, 與文化創意園區進行連接、過渡。比如,東華環球特意打造的「華泰美術館」,就是將藝術產業與企業優勢結合,導入藝術經濟、藝術收藏、藝術展覽等新業態的有益嘗試。

  與此同時,東華環球也將文創與產業、文化與商業有機結合,構建新的生態模式,打造「華泰頂層藝術社區」,致力為藝術家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集創作、生活、展覽、交流等多元化藝術基地,成為長三角新型藝術產業、藝術享受、人文情懷的文化地標。

  多年來,東華環球吸引了眾多藝術目光,;陸續舉辦了「首屆『WOW ART』華泰新銳藝術展」「2019 華泰藝術之夜」「(1+1) n 華泰頂層藝術邀請展」等活動,並多次組織 「藝術下鄉送祝福」活動。這些活動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產業委員會研究部調研組分析認為,東華環球這種產業融合文創的發展模式,一方面導入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促進園區的產業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文創,解決園區空心化、重複化問題,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塑造產業價值。

網際網路科技,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當下,網際網路科技是激發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引擎。東華環球一直把網際網路科技作為自己的「翅膀」,通過多元化業態的融入,擁抱網際網路,牽手社會群體打造跨界流量,為產業賦能,穩步發展。

 

 

  目前,東華環球已經打造了「東華環球智慧商城」,率先引入「移動互聯技術+智能物業」系統。據悉,這是全國石材行業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打造石材商場的有益探索。

  此前,「歐麥紅材料圖書館」在東華環球落地。東華環球與「歐麥紅材料圖書館」將設計師等小B群體轉變為主要流量入口,雙方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引入創新賣場新模式——即會員制「新批發」賣場,打造新流量。

 

 

  據悉,東華環球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打造活力創新生態鏈,著力引進高端創新資源,推動校地深度融合。當下,東華環球已經與國際、國內院校深度合作,三位一體,聯手打造石材設計應用領域的高等學術課程。

  尹安泰說,2020年,東華環球對品牌建設和管理建設進行了新一輪的梳理,從原來以「石材、建材家具」為核心,轉變為以「美好生活要素服務商」為品牌核心;重點圍繞「好住、好看、好玩、好吃」四個「好」進行品牌建設和管理。藉助文創、網際網路科技等力量,集團層面戰略規劃從產業地產逐步轉型為商業地產,最終轉型成為文旅地產。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校企融合再邁步 愛華仕攜手大廣賽擦出新火花
    (原標題:校企融合再邁步 愛華仕攜手大廣賽擦出新火花) 大學生臨近畢業
  • 後摩爾時代的光電融合,會擦出什麼火花?
    後摩爾時代的光電融合,會擦出什麼火花?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宋愛榮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通過不懈的努力,重慶市集成電路產業已初步形成IC設計、晶元製造、封裝測試及原材料的配套體系,新型顯示產業基本形成了原材料顯示面板模組整機的全產業鏈。2019年規上半導體企業累計實現產值460億元,同比增長了5.6%。今年1—7月份,實現產值312億元,同比增長19%。
  • 北京環球度假區賦能產業生態圈創新 科技賦能娛樂及度假體驗
    在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社會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的背景下,文旅行業在新挑戰中也煥發出新的發展契機。隨著北京環球度假區全面復工復產積極推進開園籌備。近期,由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硬體設備及人臉識別入園測試設備順利入駐北京環球度假區數據中心,完成了雙方合作私有雲層面的技術設施部署。
  • 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攜手合作 構建重慶智能物聯生態圈
    近日,在重慶市物聯網產業協會、重慶市物聯網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慶市通信智能終端產業聯合推動下,來自多家企業的20名代表一起走進中國聯通重慶市分公司,就此與該公司展開了交流互動,尋找合作商機。今年上半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5G、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的決策部署,加速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工信部發布了《關於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通知》鼓勵各地設立專項扶持和創新資金,支持NB-IoT和Cat1、模組、設備等產品研發工作,提高晶片研發和生產製造能力,滿足規模出貨需求。
  • 張劍秋:通過智慧和產業雙融合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在當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中國乳業穩定向好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作為伊利來講,始終在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全球智慧和產業雙融合來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助力國際國內雙循環,引領中國整個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 金恪集團與中國兵器旗下北極星雲聯合發起「北鬥+產業融合創新...
    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共同推進北鬥+產業融合創新服務平臺生態合作夥伴計劃,在大農業產業網際網路以及相關擴展領域開展廣泛合作。金恪集團董事長兼CEO王建峰、創新實驗室總經理茅嘉偉、產業拓展事業部總裁劉義林、基地管理中心總裁張海兵、北極星雲領導等座談交流並出席籤約儀式。
  • 東華軟體亮相第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智慧文旅榮獲創新獎!
    本次博覽會以「創新共享,開放合作」為主題,展出面積近10萬平米,通過CITE主題館、新型顯示館、智能製造館、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館、大數據存儲館、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儀器儀表館、車聯網館、基礎電子館等8大展館充分展示電子信息產業最新發展成果與趨勢。
  • 智勝科技與醫療,共建數位化創新醫療生態圈
    此次峰會上,武田中國與參會的數位化創新平臺合作夥伴們達成合作意向,攜手共同探索新科技與醫療的深度融合。未來,將圍繞著中國患者旅程洞察中的四個核心醫療需求:1)開發及應用罕見病人工智慧模型,提升篩查診斷效率;2)挖掘真實世界數據,精準地反饋新產品研發;3)建立基於新型數位化患者關愛平臺的患者服務模式,滿足患者對疾病知識的需求;4)構建全新網際網路醫院模式服務患者,提升患者服務滿意度和擴展藥物可及性,聯手設計並構建解決方案,聚力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數位化創新醫療生態圈,造福更多中國患者。
  • 新能源汽車碰上「新基建」 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新能源汽車碰上「新基建」 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已經連續多年被政府工作報告和兩會代表提及,但是「新基建」是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 成都:以產業生態圈理念推動城市發展方式和經濟組織方式重大變革的...
    核心提示成都提出,構建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產業功能區和高效協同、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圈,是城市發展方式和經濟組織方式的重大變革2018年,成都新登記市場主體540502戶,同比增長12.82%。
  •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推介會召開 現場籤約25個項目 引資231億
    「我們堅持創新引領、龍頭帶動、成鏈集群、協同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形成了從材料加工到智能終端應用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正搶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近年來,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呈持續增長趨勢,總體規模與南京、廣州等城市位居全國第二方陣,中西部城市第一位,全口徑有望在2020年底前後突破萬億。
  • 文化育人:構建 「質量·創新·融合」特色文化育人體系
    作為徐州地區唯一一所以工業命名、工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認識到培養製造業緊需的大國工匠和創新型技術人才,應具有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追求卓越的創新思維和兼收並蓄的融合能力,為此,學校凝練出了「崇德尚技、守正出新」的核心文化理念,構建起了從樹立質量意識、激發創新思維到發展融合能力一體化的工業文化特色育人體系,形成了以「質量立本、創新樹魂、融合賦能」的育人模式,貫穿價值觀培育、思維方式培養到行為能力養成全過程
  • 「創意成都·共享機遇」成都文旅(運動)產業生態圈投資推介暨行業...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11月7日訊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培育建設比較優勢強勁的產業功能區,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5+5+1」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推動經濟工作組織方式和城市發展方式變革的重要實踐。
  • 合川:以商招商 畫好數字產業生態圈
    牢牢把握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新趨勢,合川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引進頭部企業及關聯企業、生態企業,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圈正在逐步成型。打造羅克佳華西部創新產業園……   隨著中興網信、360集團、羅克佳華等一批「重量級」數字經濟企業入駐,合川區在智慧城市建設、信息安全、物聯網智能製造等領域形成了產業優勢,布局出了一條比較完整的數字經濟產業鏈。
  • 攜手北京協和醫學院推出健康科技學堂,百度強化健康產業生態圈構建
    百度健康科技學堂聯合北京協和醫學院、百度健康的優勢資源,由哈佛醫學院高管教育部提供國際課程模塊設計與教學,該項目汲取頂級權威醫學院極具前瞻性、原創性的全球健康產業洞見,深度聚合百度在技術、流量與健康產業模式創新方面的核心優勢,致力於培養具有智慧科技思維和健康產業深刻洞見的領軍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李青在開學典禮中講到,「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
  • 萬敏: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12月13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和中國旅遊協會聯合主辦、凱撒集團承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會上,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敏以「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進行發言。
  • 東北首家省級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園區在瀋陽開園
    瀋陽市將在數字經濟上下大氣力,推動信息產業發展的若干條政策,包括人才政策,都已經全面推出,就是要助力信息產業、電子信息產業、軟體產業和信息安全類產業發展。當日開園的遼寧省信創產業園,是由遼寧省信息產業發展公司、東華軟體等共同投資建設的信創產業集聚區。項目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一期建築面積8500平方米,現已吸引國內18家信創頭部企業入駐。
  • 加碼電商和縣域市場 國美和京東能否擦出新火花
    接下來,在共同的利益訴求下,國美和京東能否擦出新的火花?中國商網 唐硯/攝戰略轉型顯效根據國美發布的財報,2019年集團銷售收入約為594.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643.6億元人民幣相比下滑7.57%。
  • 打造長三角碳纖維複合材料產業生態圈 上海「碳谷綠灣」特色產業園...
    新民晚報訊(記者 毛麗君)今天,2020浦江創新論壇——第二屆碳纖維複合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金山區舉辦。論壇匯集了頂級碳纖維材料專家及行業領袖,重點討論如何大力整合資源、開展合作研發、創新體制機制、以技術、人才、資本為核心要素,為打造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產業生態圈提供重要支撐。
  • 在思想碰撞中擦出創新的火花丨青春喜迎黨代會
    不一般,在於數據創新高。本屆大賽創新項目分為節支降耗、設備革新、經營及服務創新三大類,參賽項目較首屆比賽足足增長了 123.3%,青年職工參賽積極性空前高漲。不一般,在於內容有突破。決賽期間,集團公司團委同步開展創新成果推廣活動,首次邀請路外行業青年進行創新成果交流,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與了項目展示;並與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籤訂 《「揚帆計劃」校企合作協議》,共同搭建青年創新項目孵化平臺。集團公司專業帶頭人、「寧鐵工匠」、青年 「智多星」等200多位專業人才與創新項目團隊成員深入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擦出創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