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於不少信用卡持卡人來說,壞消息不斷!
年初平安信用卡破天荒的打破了原有所有銀行一直以來執行的MCC規則,不再以MCC作為是否給積分的判定標準,改成了以支付方式為積分累計標準。廣發銀行更是針對tx刷卡交易作出史上最強限制,並對外發布《關於對身份證過期的個人客戶帳戶實施不收不付的公告》。而緊隨其後的是民生銀行發布公告,明確表示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19家收單機構交易不再累計積分。6月29日,銀保監會消保局發布《關於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樹立科學消費觀念,理性消費、適度透支。消費者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合理髮揮信用卡等消費類貸款工具的消費支持作用。就在昨天7月2日,中信銀行又發布了一則公告。
中信發文加強信用卡規範使用
7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信用卡規範使用的提示》。提示表示為保障中信持卡人的帳戶安全及用卡權益體驗,請持卡人根據《中信銀行信用卡(個人卡)領用合約》 及《中信銀行積分計劃條款與細則》規範用卡。
提示表示杜絕利用信用卡進行虛假交易等欺詐活動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積分、權益、裡程、獎品或增值服務;禁止通過第三方工具參與優惠活動;不得將信用卡用於生產經營、證券市場、股本權益性投資及房地產開發等非消費領域。
對於通過非正常手段或者非個人交易等手段惡意套取積分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異常交易、虛假交易、惡意套現、疑似套取積分等行為,中信銀行有權不予累積相關交易積分並採取凍結積分、撤銷積分、凍結卡片、銷卡等措施,而無須事先通知持卡人、說明理由或徵得持卡人同意。
積分兌換惹禍?
信用卡積分是銀行獎勵給持卡人的權益,這些權益在銀行一方都是真金白銀的營銷費用支出,每年銀行在這方面的支出費用並不低;但好在絕大部分普通用戶不會充分地利用這些權益,用這些權益的人越多,銀行要支出的費用就越多;所以銀行信用卡積分權益從某方面來講是一個」博零「的遊戲,銀行給你權益,但並不希望所有人都會100%利益最大化的使用這些積分權益;因為普通人想要使用這些權益的門檻是挺高的,積分太少啥也幹不了。積分少也反映了你的消費能力,銀行只想引導那些優質客戶在其合作的場景中進行三方互惠的消費;長期以來,銀行的精算師們面對的是職業羊毛黨這樣的對手,如今對手陣營正在快速擴大,比如被市場力量聚集起來的「普通持卡人」。近期興起的「信用卡積分兌換』業務風靡整個支付行業,更是有些品牌直接提供此類服務,短時間內讓那些平時只停留在帳面吃土的積分變成了銀行真金白金的支出。
大量非優質用戶(指非銀行營銷目的用戶)的零散積分被收集兌換,據業內調查得知一般這樣的平臺一個月能消耗掉幾十上百億積分。「我賭你不會用、少用、無效使用」的平衡被打破,職業羊毛黨始終只佔少數,但目前市場出現的兌換平臺將普通持卡人閒置的積分規模化使用並變現,這實際上就造成了銀行單方面的利益受損,從而影響到一些商業銀行對信用卡積分的政策,新的政策顯然對本就雪上加霜的收單行業更添三分寒意,同時也殃及到普通人持卡人,於是形成了今天三輸的局面。
事到如今,這題怎麼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