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不能。1997年的胡金秋,過兩個月就年滿23歲了。23歲的易建聯在幹啥?已經在NBA打了三個賽季了,更不用說早早拿到CBA的總冠軍、入選國家隊這些光榮往事了。兩人的起點,完全不在一條線上,胡金秋很難達到易建聯的成就。胡金秋是我國內線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特別是男籃在家門口舉辦的世界盃折戟後,更是備受國人的期待。2、10米的大秋,身體素質非常出色,不僅身高臂長,而且運動能力非常好,是新一代中鋒的優秀代表。胡金秋的職業生涯,相對來說,走得比較穩健。15歲被伯樂相中加盟浙江廣廈俱樂部,18歲正式打CBA,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
目前,胡金秋已經成為浙江廣廈的內線絕對核心。國家隊方面,胡金秋參加過U16、U17,U19等青年隊,也曾入選國家集訓隊,但是,因為易建聯、周琦、王哲林這國產內線「三巨頭」的存在,年輕的胡金秋沒有得到機會。目前,胡金秋帶領的廣廈最好成績是CBA亞軍,胡金秋也在為著自己的首個CBA總冠軍還有MVP努力中。說完胡金秋,我們再來說易建聯。說實話,如果NBA經歷再成功一點的話,那麼,易建聯絕對屬於那種別人家孩子的代表,天才少年,一路開掛。12歲就被人挖掘,15歲進入CBA,一進CBA就遇到宏遠男籃開啟王朝時代,早早拿到總冠軍,對於個人的信心提升極大。
毫無疑問,一個不滿20歲身高2、13米的小年輕,還在國內最好的球隊效力,想不被關注都難。國家隊層面,阿聯也是一路開掛,14歲就進入國家青年隊,18歲進入國家隊,成為重點培養的年輕力量。在這種情況下,易建聯進入世界頂級聯賽NBA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不過,沒想到,阿聯比想像中的更搶手,在2007年的NBA選秀中,阿聯原本並不像加盟雄鹿,結果被雄鹿在第六順位截胡,陰差陽錯地成為6號秀。這一次截胡,或許,也在某種程度上毀了阿聯。因為,雄鹿看中的,是阿聯的中國球員身份,瞄準的是阿聯背後廣闊的市場,當他們發現自己玩不轉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將阿聯送走。
如果阿聯去到的是一支真正看好他的球隊,為其量身打造戰術,等待他慢慢適應NBA,或許,阿聯的NBA職業生涯,會更加光明一些。只不過,人生沒有如果。即便在NBA失意而歸,但是,回到CBA的阿聯,還是穩坐聯盟一哥的寶座。儘管那段時間正是宏遠的低潮期,但是,阿聯的個人實力,還是備受認可。而近兩年,阿聯熬到了宏遠的再度崛起,CBA又重新進入廣東的統治中,可以說,33歲的阿聯,仍然是所有年輕球員通往成功的最大攔路虎。王者不退,就不會有新王,這或許才是阿聯之於CBA最厲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