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歸根結底,足球還要靠實力說話——儘管國奧首戰惜敗韓國隊後贏得一些精神層面的認可,但實力上的巨大差距還是讓這支球隊「落回地面」——U23亞洲杯C組第二輪較量,國奧隊0:2不敵烏茲別克斯坦隊遭遇兩連敗,提前遭小組淘汰的同時徹底無緣今年夏天的東京奧運會,接下來與伊朗隊的比賽又成「榮譽之戰」。
「今天在比賽節奏上與對手差距很大,我們的節奏相當慢,希望下一場比賽我們可以加快節奏。」主教練郝偉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說:「張玉寧的受傷確實給排兵布陣帶來一定影響,希望他可以儘快恢復。」
亞足聯官網認為國奧隊與烏茲別克斯坦隊相比差距巨大。亞足聯官網截圖
本場比賽國奧隊首發433,希望通過攻擊壓迫能在對手身上取分,但技高一籌的烏茲別克斯坦隊控球率高達70%,全場明顯壓制國奧隊,進球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處處受制的國奧隊最終只輸2球已然「運氣不錯」。
由於同組韓國隊2:1戰勝伊朗隊提前出線——此役韓國隊盡遣主力,首發名單與擊敗中國國奧隊時相比調整多達7人——兩連敗的國奧隊已經不存在小組出線可能性,「國奧隊」番號等到小組賽結束後便可「撤銷」,事實上如果不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直通福利,國奧隊已經連續32年未能通過奧運會預選賽。
國奧隊小組墊底被提前淘汰。
中國球迷已經看慣了賽會制大賽自家球隊從「揭幕戰」到「生死戰」再到「為榮譽而戰」的系列劇,面對「失利」「提前淘汰」「小組不能出線」「無緣××」這樣的結局亦已麻木。以發展脈絡分析,中國足球各年齡段國家隊斷無在短時間內翻身的可能性——這一批97年齡段球員早在2017年就開始正式組隊備戰東京奧運會(前身97國青隊已然屢戰屢敗),3年間球隊不乏「魔幻經歷」,不但有逐漸加大力度的聯賽U23新政呵護備至,甚至還有「我要上奧運」這樣具有綜藝性質的選秀片段穿插其中,教練也從孫繼海到希丁克再到去年10月火線上任的郝偉,種種行為幾若兒戲。球迷原本以為「史上最弱國奧」的競爭者只有「前任」93國奧隊和「前前任」89國奧隊,事實證明這一屆97國奧隊「不遑多讓」:幾乎半數球員傳接球基本功與對手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對於戰術的理解和消化多為教條,僅靠「精神激勵」可以在短暫時段內與對手抗衡,但90分鐘的比賽球員無法保持完整專注,首戰韓國隊與次戰烏茲別克斯坦隊終場前1分鐘和半場結束前1分鐘丟球即為明證。
「出線足球」確實應該被中國足球在修煉內功的發展階段暫時擱置,指望下一屆「01國奧隊」衝擊2024年巴黎奧運會更不現實:目前還是「01國青隊」的這批00後球員別說進軍世青賽,就連總共16支球隊參賽的亞青賽正賽都無緣得見,而在亞青賽預賽4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爭奪中,01國青隊輸給的4個對手,分別是寮國、越南、葉門、柬埔寨……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球迷面對的中國足球現實無比苦澀,好在中國足球早已習慣「失利」,也早已習慣了「失利」後的總結與反思,而中國足球究竟何時能夠挺起腰杆,還要看歸化球員們的臨場發揮。
【來源:中青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